百所公立医院的医改之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00所公立医院进入试点,可谓是重建中国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的希望所在,在探索高效、低费的医疗体系方面,有着巨大的标本价值。
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目前表示,尽管新医改方案已经公布实施,但这并不表示未来的医改设计已经完成。在他看来,医改仍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如何规范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环境;如何在政府主导下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参与发展;如何实现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等,与此同时,有关媒体从卫生部获悉,今年我国将在100家公立医院开展改革试点。
进入试点范围的100所公立医院,可谓是重建中国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的希望之所在,在探索高效、低费的医疗体系方面,有着巨大的标本价值。
医疗服务是个特殊的市场,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对这一市场的影响是有限的,即市场失灵。一个社会有责任让每个公民获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而商业医疗保险市场无法实现这一功能。所以,政府应该主导建立覆盖全体国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但是,正如当初“平价医院”的设想与试行,100所试点的公立医院也将面临着三重考验:在当今医疗资源配置中,大医院与小医院对比悬殊,小医院如何打破资源配置被边缘化的威胁?未来公立医院的资源配置究竟以政府为主导还是依循市场规律?公立医院在实际运行中,如果提供较以往更“廉价”的药品与服务,必然面对亏损的可能性,它应当坚持以政府财政补贴为主,还是走市场经营之路?这些问题关乎公立医院医改的成败,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论证。 首先,随着政府财政对医改投入的加大,至少100所试点的公立医院将获得更多程度的公共补贴,但也不能一味寄希望于财政补血,造成改革效果究竟是依赖财政买单还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困惑。
其次,100所公立医院要真正赢得民众“病在此治不挨宰”的信任,应该建立在高超医术、优质服务、有吸引力的医疗价格的基础上,这不仅需要政府在“全科医生”的培训上加大力度,更需要建立一套公开透明的外部评价体系,由政府、专业人士及社会各界民众组成“评判团”,通过患者反馈、医疗纠纷解决率、舆论监督、与以往记录纵向对比等多种途径,深入了解100所公立医院的改革进展程度,发现问题所在,以求未来改进之道。
如何在政府主导下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参与发展,是破解医改单一依赖政府支出的重要改革之举。作为试点的100所公立医院,也应大胆放宽各种门槛限制,促使民营乃至外资资本进入,从而保征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解决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难题,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限设公立医院成立董事会,以市场化的头脑经营公共服务,有望不断优化经营孜率。与此同时,医疗服务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政府可尝试对改制医院通过签订合同,授予经营权、经济资助、法律约束等手段,委托民营医院提供服务,并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一旦出现医院为单纯追求利润放弃公益本位的现象,就可采用惩罚性条款乃至取消委托权,从而将公立医院的公信力与民营医院的经营效率捆绑在一起。 探索公立医院门诊药房改制为零售药店等医药分开的有效途径,或成为医玫一大重点。100所公立医院完全可以或为改革先锋,试行这一新政,在力求切断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之间过度紧密的经济利益关系的同时,推进“开大处方药”、人事改革、薪酬改革等问题的改革进程,一方面维持和促进医疗机构的运转与发展,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和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与工作积极性。 100所公立医院医改的市场化路径正在铺设,其点滴得失都足以成为未来医玫整体推广的重要参考对象,需要政府、医院、民众及舆论在试点过程中共同积极参与,群策群力以求获得理想的结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80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