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赖桂凤 谢丽娟 韩伟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治疗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B12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并艾灸;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胃复安注射液10mg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术后第一次出现肠鸣音时间、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60/60),对照组总有效率88.33%(53/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35,P0.0233),治疗组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1)。结论:综合治疗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安全无痛苦,经济方便。
【关键词】腹部手术后;肠蠕动; 肛门排气; 艾灸; 穴位注射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103-01
胃肠道手术后。由于胃肠道暂时处于麻痹状态,加上腹腔炎症、渗出、水肿容易引起粘连,严重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肛门排气是判断胃肠道功能恢复的重要指征。为避免胃肠道术后的并发症,尽早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对12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腹部手术后患者120例,男67例,女53例,年龄40~60岁。120例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40~60岁。胃穿孔、胃癌术后16例,结直肠癌31例,肝胆疾病9例,胰腺损伤、胰腺疾病2例,肠坏死、肠梗阻2例。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40~60岁。胃穿孔、胃癌术后17例,结直肠癌30例,肝胆疾病4例,脾功能亢进2例,腹后腔肿物4例,胸腹联合损伤1例,盆腔脓肿1例,胰腺肿瘤1例。两组均为清醒患者,排除消化道梗阻、急性胃肠炎、便秘等影响肠蠕动因素。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种、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维生素B12注射液500u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1次/d,双侧足三里艾灸,2次/d,每次15~20min,胃复安注射液10mg静脉注射,1次/d。治疗时间为72小时。
1.2.2 对照组: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并艾灸双侧足三里,用法、用量治疗时间同治疗组。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记录患者术后第一次出现肠鸣音时间、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腹部听诊观察肠鸣音,1次/2h,每次至少听诊3min。采用制定标准:有效:24~48 h腹部听诊肠鸣音正常,肛门排气。好转:腹部听诊有肠鸣音,但无肛门排气。无效:无肠鸣音也无肛门排气。有效加好转为总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疗效比较采用Ridit统计,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60例均有效,总有效率为100%(60/60);对照组88.33%(53/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35,P0.0233)。见表1。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治疗组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见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x±s)
3 讨论
3.1 腹部手术后患者由于术中麻醉作用、胃肠显露、手术操作及腹腔感染的影响,使肠胃功能暂时受到抑制〖1〗。临床上以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患者无腹胀、呕吐等不适为胃肠功能恢复的标志。由于手术操作和麻醉作用的影响,腹部手术后患者常出现胃肠功能抑制,表现为肛门停止排气、肠鸣音消失、腹胀、呕吐等。若持续时间过长,则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引起严重腹胀。严重腹胀致病人极度不适,影响饮食,并导致一系列病理改变。腹胀越严重,肠道血循环就越差,蠕动和吸收功能就不易恢复。高度腹胀可能影响腹壁切口愈合,甚至造成切口破裂等严重后果。重度腹胀可使膈肌上升、运动受限引起呼吸困难,或下腔静脉回流受阻〖2〗。
3.2 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贺串上下,将内部脏腑与外部各组织器官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各种功能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3〗。尤其是对胃肠道有双向调节作用。足三里具有理脾胃、调中气、和胃消、疏风化湿、通调经络气血、扶正培元等功能,属阳明胃经合穴〖4〗。针刺足三里能促使脑垂体分泌P物质、β内啡肽、亮脑啡肽和血管活性长肽等多种脑肠肽,促进胃肠道平滑肌运动〖5〗。维生素B1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减少乙酰胆碱水解,兴奋胃肠道平滑肌。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有针刺、药物治疗两者之功效,通过喻穴-经络-脏腑的特殊作用,达到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目的。
3.3 腹部手术使用麻醉剂,麻醉剂有抑制肠蠕动,不利于肠蠕动恢复。胃复安为多巴胺第二(D2)受体拮抗剂,具有5-羟色胺第四(5-HT4)受体激动效应,可促进胃及上部肠段的运动,提高静息状态下胃肠道括约肌张力,促进胃排空,促进幽门、十二指肠及上部空肠的松弛,形成胃窦、胃体及上部小肠功能协调。维生素B1有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作用〖6〗;维生素B12促进食欲功能〖7〗,将药液穴位注射,通过对经穴局部刺激,既有类似针刺样作用,又使药物通过穴位循经循环,最大限度发挥药物效应〖8-9〗,从而起到针药合一的疗效。艾条灸具有温和热力,温通经脉,促进诸穴调整气机,运化水液〖10〗,使腹胀消除。本研究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穴位注射及艾灸足三里,总有效率为88.33%;治疗组加用胃复安注射液,总有效率为100%,治疗组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大部分患者手术后24~48h出现肠蠕动、肛门排气,效果显着,对腹部手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ZHANG HB,SUN WY,YANG DY,et al.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fter abdominal operation 〖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7,17(1):97-98
[2] 赵丽萍,罗涛,何自力. 经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8):2698-2699
[3] 高巍,黄裕新,陈洪,等.电针足三里对火鼠瘫体和外周血中脑肠肽含量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22):2023-2025
[4] 梅治明,刘杏仙按摩足三里促进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J〗2006.24(5):294
[5] 印会河,张伯讷.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64-65
[6] 张亚范,崔桂香. 足三里穴位封闭治疗术后腹胀的体会〖J〗.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2):1551-1552
[7] 郑兴,纪东梅. 维生素B1、B6、B12穴位注射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65例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1997,13(1):37-38
[8] 温萍,李旭方,李智.等. 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胸腰骨折后腹胀便秘疗效观察〖J〗. 吉林中医药,2006,26(7):38-39
[9] 邓冬梅,杨嘉丽,赵晓琴.等. 艾灸与药物穴位治疗机械通气并发腹胀的临床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5):389-391
[10] 袁青,闵俊英. 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促进肛门排气时间提前的临床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2006,7(3):108-1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