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玉德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供一种新的角度,不仅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及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还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如何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6-0102-01
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双向的思想情感的交流,所以听说读写教学就是师生对语言和文字信息进行感知和理解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也是进行情感体验并产生共鸣的复杂的情感活动。语文教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教育呢?笔者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根据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时代应当是人的一生中感情最强烈、热情最高涨的年龄阶段。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因素,如学业、考试、升学等势必引发他们的种种矛盾心理,影响他们的情绪和情感。主观需要与客现现实之间的不一致性,常常导致青少年的情绪与情感产生剧烈的波动。一旦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遇到麻烦或自己的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的心境就会骤然变坏,情绪马上跌到低谷,乃至陷入极度的悲观失望之中,有的甚至可能铤而走险,干出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借助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情感熏陶情感,这些人物形象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不时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长期经受这种情感的冲击和感化,可以使学生在情感和心境方面由冲动、浮躁、脆弱、抑郁沉闷向平稳、深沉、坚强、振奋开朗转化。例如,学习《背影》、《我的老师》,学生会被文章中的人物所感动,更深刻地体会到父子情深、师生义重,学生心灵受到震憾。学习《岳阳楼记》,学生从范仲淹身上感受到他人格的崇高、人生的理想境界,并逐步接纳与认同“先忧后乐”,、“鞠躬尽瘁”等优良品质。只要我们在教学时,联系课文内容,就会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就会有形和无形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指导学生写好周记,以通过学生心理保健的“绿色渠道”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心理具有闭锁性,学业的沉重,考试的焦虑,关系的冲突,社会适应的不良和青春期生活变化带来的困惑和躁动,使他们“心有千千结",内心充满了许多的困惑和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不及时予以疏导和诱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怎样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加以疏导和诱导呢?指导学生坚持写好周记是一条好方法。引导学生在周记中宣泄内心的喜怒哀乐,迁移情绪和升华情感,可以有助于他们克服消极悲观的心理,完善自我人格,从而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机制。同时,教师常能透过周记这扇“心灵之窗”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为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线索。我班的一位学生学习成绩中等,表现较好,但一到考试前便吃不着睡不好,心情烦躁,焦虑不安。在一次期中考试中她有舞弊行为,事发后她情绪波动,郁闷不乐,忧心忡忡,成绩直线下降。在周记中,她写到考试前来自家庭、同学的压力和自己的焦虑情绪和事发后的深深内疚和不安。在周记本上我与她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我对她并没有严加批评和训斥,而是循循善诱,以此消除她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因此她在周记里详细地写出作弊前后心灵深处的两个自我的激烈碰撞,然后勇敢面对自己的行为并为之负责。事后,我又多次跟她面谈,终于使她卸下了心灵上的“十字架”,战胜自我,战胜压力,树立信心。
教师在利用周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须注意几点。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少写一些空洞无物的“流水帐”,而多写一些内心的 感悟和情感的体验,以达到利用周记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与学生建立一个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师要充满爱心,似兄长、朋友地关怀信任学生,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真诚的情感,师生彼此之间心灵才能相通,学生才愿意在周记中真实、自由地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能严格保守学生的隐密,可采用面谈、笔谈、电话交谈等多种形式平等地交流,这样,学生的心理自我意识之流,才能通过周记这条绿色渠道得以畅流。
三、指导学生写好“心理病历”,树立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生活目标”
现实生活中学生之所以不良现象屡禁不止,越轨行为屡治不断,人际间的矛盾冲突频繁,攻击或自毁现象俱增。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的心理素质低下,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压力,都使之产生极大的挫折感、无力感或高度焦虑,动辄离家出走,受到一点小小委屈便愤而自杀。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常走入个误区,把学生中的这许多心理问题当做思想或纪律问题加以处理。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借鉴和采用魏书生的教育方法,加强学生自我教育,注意学生心理保健方面,即学生犯错误时,不要简单地加以训斥和说教,而是让学生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让学生自我剖析心灵深处的矛盾冲突和犯错误过程的两个自我,教师再及时给予搭脉诊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更好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处理人际关系等,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这种学生心理保健操,对学生的自爱自律,自我教育起到一种特殊的功效。
例如,我班有一位女学生,因身材矮胖而受到同学的取笑,她一度情绪低落,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成绩一落千丈。当我发现这种情况后,我并没有对她进行传统的说教,而是让她冷静下来写一份“心理病历”,她在这份说明书中将自己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强烈的自卑感、幽怨感,形诸于文,宣泄于笔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抑郁,我及时给她施以“心灵的按摩”,使她丢下思想包袱,排除心理障碍,重拾生活信心,振作起来,发奋学习,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四、指导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图书阅览角”,点燃学生自我心理保健的“七彩焰火”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具有很明显的优势,而课外阅读更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我在教室里开辟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图书阅览角”,可以让班上每个同学带1―2本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读物,或班级订阅《家庭教育》、《心理与健康》、《演讲与口才》等杂志,这样全班近百本书刊杂志就组成了一个小型图书室每人与同学交流阅读不少于20次。这样有意识有导向地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既可以使学生积累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语文读写能力,又能使学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和矫正心理偏差,有利于排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使他们以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律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教育自己,启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实现由他助向自助转变。教师如要检验效果,可鼓励学生办《心理健康》手抄报,或写《读后感》,或组织“心灵大碰撞”心理知识读书竞赛,结合语文教材,充分挖掘其中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采用小品表演、角色游戏、情境辩论等多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积累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经验,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驱动学生人格优化,开发学生内部潜能,提高心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来点燃学生自我心理保健的“七彩焰火”。因此,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5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