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人为本是学校科学管理的法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斌

   摘 要: 管理者应将人性化思想体现在学校管理中,建立富于特色、催人奋进的教学管理体制,营造一个促进教师发展的平台,形成教师发展梯队;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形成有特点的教学管理体制;建立激励机制,进行创新管理;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绩效工资实施办法。
   关键词: 人性; 教学; 理念; 骨干教师
  中图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104-01
  
   一、营造一个促进教师发展的平台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的发展在于建立一支优良的师资队伍,在于让这支队伍体现出充分的价值。做为管理者,首先应考虑如何建设好这支队伍,我主要抓三方面。
   1. 紧抓教学思想的管理。要将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管理中,渗透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让先进的理念成为一种指导,成为一种方向,引领教学工作上水平、上层次。
   2. 建立教师发展梯队。根据教师的不同水平、不同贡献,形成有层次的教师专业梯队,满足各类教师的不同需求。建立校内骨干教师体系,划学年评选,分学月兑现津贴,按学科制定职责,骨干教师履行责任,做好引领。建立名师类、骨干类、胜任类、帮扶类教师梯队体系,开展以老带新、以强帮弱的教师帮带活动,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整体工作合力。
   3. 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培训是一种提高,培训是一种福利。制定、健全教师培训机制,创造、提供教师培训机会,搭建起教师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平台。校本培训是基础,外线引领是根本,三年任期内,争取让每位教师都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感受新思想的精华,接受新理念的洗礼,让教师在培训中提高,在更新中成长。
   二、形成有特点的教学管理体制
   落实机构保障,完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在教学业务管理中的作用,打造出教学中的“航母”,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其“灯塔”效应。制定教学工作及教师行为方面的规章制度,突出制度的科学性、建设性、精干性、操作性。
   1. 以激励为主,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针对教师中的职业倦怠性及退缩现象,开发激励因子,唤起教师工作需求,激发学校工作活力,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关系教育效果、教学质量等重点考核指标,学校从公用经费中支出一部分,对表现出色、做出成绩的教师重奖特奖,对在县校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中做出贡献的教师分层次奖励,对关心学校整体工作效率的教师作为典型表彰奖励,对影响学校发展及工作质量较差的教师以帮扶为主、惩处为辅。定期召开教代会、民主生活会,广泛征集教职工的建议和意见,激发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和热情,体现人本思想,提升办学品味。
   2. 更新教学观念,进行创新管理。根据学校管理折线流程图的发展趋势,迅速捕捉发展低谷及滞后区域,找准突破点,更新工作思路,创新“中介”环节,引领学校突破“泥泞区”,跨越到一个新的发展起点。教学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不断创新和提升是工作的中心,才能在管理中注入新鲜血液,促进教学工作上水平、上层次。引进新理念、新模式,大胆进行教学实践,不做原件的复制版,要做原件的艺术品,结合学校特点走特色发展之路,如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实验,确能开启教学内涵和形式的换代升级。
   三、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管理环节分为主体、中介、客体,中介即思想政策、体制机制、手段方法等。做到有效性管理,主要在于发挥中介环节作用,科学的教学考核评价体制,有助于引领教师的工作方向,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有助于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制定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绩效考核代表着最佳的人事管理,绩效是一种结果,是一种行为,能促进教师的未来发展。绩效考核方案含盖了学校各方面工作,包括师德、工作量、教科研、教学效率、班主任工作等方面,考核采取软硬兼施、公私兼顾的方式,坚持合法性、公平性、实效性,特别把握好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倾向于教师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的考核。要通过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激活教师的工作需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办学质量。
   四、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教师参与问题是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老师,我们应有四个权力给予保障:一是执行权。让老师知道校长要做什么,学校在决定一些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是怎样来进行决策的,这就是要求公平。二是表达权。校长的想法不一定是老师的想法,老师共同的想法也不一定是每个老师的想法,这就需要有一种机制让每个老师都说出自己的意见,这种想法又能被很好地采纳、听取,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三是参与权。凡是教师自己决定的事让他自己决定。这种参与,具体参与到什么程度是要由我们具体来设置的。四是表决权。当表决结果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却不符合小部分人的利益时,小部分人的利益怎样来确保,怎样来化解矛盾?我认为,如果这方面的利益没有满足,那另一方面利益转换一点,采取这种办法来解决。总之,要使教师有权表达自己的感情,有权反映他们的观点和意见,有权获得有关的决策信息,有权参与决策过程。这是教师参与的基本原则。
   确保教师的这四种权力,学校应通过制定相关的规定将民主参与的观点和做法纳入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当中。凡是与教师有关的而且有能力促进的事情应由他们自己去决定并负起相关的责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授权对于校长自己来说也是种保护,也就没有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处理一些琐事,而是集中精力解决学校管理当中一些重大的问题。我们通过这种参与的权力的分配强化了老师对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校长有责任制定学校管理实施政策制度,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素质,以在学校工作中实施领导。
   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有助于教师确切地理解和把握工作的意义,如果在形成学校理念的过程中,让老师一开始就参与进来,大家就会感觉这个理念是我们共同提出来的,就会更正确全面去把握工作的内涵。同时,还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包括改善干群关系,还有会改变学校组织的性质,改变教师教学环境关系。
   凝聚力就是由参与中得来的,有了凝聚力,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要确定教师参与是思想和感情上的投入,教师作为参与者已成为学校管理的一员,成为学校的主人翁,从而可以极大地发挥他们的干劲和积极性。这是一种思想的投入。我们在实施教师管理参与制的时候,必须怎样来引导教师从思想上情感上把这个事当作自己的事,把学校发展和自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根据这种观点,我们在学校管理当中用得比较多的就是参与式管理决策。可以这样说,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的这部分人对教师的地位充满信心,并把自己当作学校改革的执行者而不是改革的目标。
   那么,教师参与是什么?教师参与主要是指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具体而言是指教师在不同层次上参与学校的决策过程及管理工作,让教师与学校领导在地位平等的前提下研究和讨论学校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使他们感到学校领导的信任及学校的利益与自己的发展密切相关,并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在参与过程中老师与校长能够平等对话,可以充分表达意见。
   我们在讲教师参与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两点:一是参与是种意识而不是种口号,这种意识表明参与者是思想和感情上的投入,成为决策的主人翁或者成为决策的一员。二是参与是种技术,这种技术有一定的操作程序和办法,教师通过校长来获得支持,比如情感上的、经费上的、时间上的、包括具体工作上的支持,这都是一种参与,如教师要讨论某个问题,这个问题正好与他的课程相冲突,那校长可以帮助调课或是派人代课,这也是种支持。参与的方式和途径也比较多,如:教职工代表大会、教育意识会、民主管理委员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66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