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西医结合\心理支持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红敏 杨淑莲 武庆梅 贺晓茹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配合心理支持治疗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的原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对照骨性关节炎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3%,对照组为65.3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心理支持并用疗效优于无心理支持组。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心理支持;骨性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388-02
  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炎,骨关节病,是一种退行性的疾病,是由于衰老、创伤、炎症、过度使用、肥胖、代谢障碍、遗传等,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关节僵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晚期出现关节畸形,本病在中老年以后多发,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院自2009年8月至2011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配合心理支持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108例患者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的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排除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引起的关节病变。中医诊断及辩证分型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骨痹的标准〖2〗。中西医结合、心理支为治疗组,共56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34例,年龄40~79岁,平均61.8岁,病程3月~12年,平均4.14年,无心理支持为对照组,共5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34例,年龄41~78岁,平均61.4岁,病程2月~12年,平均4.12年,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病理分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
  1.2.1 中药外敷:选用益气活血通络、祛湿散寒、补肾强筋壮骨方剂加减组成:黄芪20g,红花10g,当归10g,川穹10g,生川乌10g,细辛5g,川断15g,赤芍10g,杜仲15g,桑寄生10g,元胡10g,血竭6g,牛膝10g,川椒6g,威灵仙10g,透骨草10g,乳没各10g,穿山龙6g,羌独活各10g,鸡血藤15g,炙马钱子10g,防风10g,补骨脂10g。上述药物混合均匀,加工成末,装入袋备用。使用时用白酒喷洒药袋,加热后敷于患部。
  1.2.2 病变部位注射:选用维生素B1、B2、B6及丹参4种注射液。用5ml注射器抽取药液各1~1.5ml混合备用。根据病变部位选2个压痛点,局部常规消毒,吸取药液,以75度角斜刺进针,达骨质增生部位,缓慢注射药液。患者局部有酸、麻、胀痛、热的感觉,并向肢体周围迅速扩散。针刺深浅度按病变部位而定,尽可能刺到骨质增生病变周围。避免注入血管、关节腔或刺伤骨膜。隔日1次,7次为1疗程,如症状未消失,可隔5~7天再进行第2疗程。注射完毕,局部用中药袋敷30分钟〖3〗。
  1.2.3 心理支持:骨性关节炎患者长期遭遇严重或顽固的疼痛并伴有不同程度残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常使患者心理情绪发生重大变化,表现为失望、消极、焦虑、抑郁,对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各方面需求,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为主动参与治疗、护理。
  指导患者根据受累关节的不同,选用合适运动。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疼痛减轻后,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改善关节功能,有防治和巩固疗效的作用。做功能锻炼要注意循序渐进,以关节感到舒适,无全身疲劳为度。指关节:握拳与手指平伸交替运动,平时可将手掌和手指平帖桌面或两手用力合掌。腕关节:两手合掌,反复交替用力向一侧屈曲。肘关节:手掌向上,两臂向前平举,迅速握拳及屈曲肘部,努力使拳达肩,再迅速伸掌和伸肘,反复进行多次。肩关节:一臂由前方从颈旁伸向背部,手指触背,同时另一臂从侧方伸向背部,手指触背,尽量使两手手指在背部接触,每天反复多次。踝关节:坐位,踝关节分别作屈伸及两侧旋转运动。膝、髋关节:下蹲运动与向前抬腿运动,每回重复活动10-15次,每日2-3次〖4〗。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注意卧床休息,避免风寒潮湿,多晒太阳、减少关节负重,禁忌剧烈活动。
  对照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同治疗组。
  1.3 观察项目:(1)疼痛分级,参考词语描述量表(VDS)。0级为无疼痛,Ⅰ级为轻度疼痛,可忍受,不影响休息。Ⅱ级为中度疼痛,疼痛不持续,负重状态下活动可使疼痛亦加重,偶尔影响睡眠。Ⅲ级为重度疼痛,经常疼痛,减重状态下活动亦加重,影响睡眠。(2)关节活动的改善:1级为关节僵硬或固定,活动受限2/3;2级为关节活动困难,受限1/3;3级为关节活动灵活〖5〗。
  1.4 疗效标准:参照文献〖2〗拟定,显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恢复。好转;关节疼痛、肿胀减轻,活动功能好转。无效:关节疼痛及肿胀无变化,关节活动度无改善。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缓解程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比较,见表2,以3级为关节正常功能。
  表2 治疗后两组关节功能恢复程度n(%)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结论
  通过观察治疗组在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关节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4 讨论
  4.1 中医学认为骨性关节炎属“痹症”范畴,《秦问・痹论》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历代医家的观点,多认为本病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养,兼外邪侵袭,系机体生理性退化或机械性积累劳损所致,关节老化是发生本病的内在基础,如再兼其他诱因,如血运障碍、过度劳累、姿势不良、寒冷潮湿的气候变化,内分泌紊乱,遗传及外伤等均能使本病复发或加重,故治疗宜采取滋补肝肾、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散寒、活血止痛、强筋健骨为主,以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中药外敷可以综合药力和热力作用,通过类似红外线的湿热作用,直接通过肌肤渗透吸收、扩散、深入腠理,从而直接达到温经散寒、祛湿通络、活血化瘀作用,缓解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状态。方中,黄芪,补气升阳,生血行滞,令气旺血行,瘀去络通,红花祛瘀,消肿止痛,生川乌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细辛散寒,川断、杜仲、桑寄生、补骨脂补肝肾,强筋骨,威灵仙、羌独活、川芎、当归、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通络,消除无菌性炎症,以上诸药合用,药乘热力,直达病所,祛风除湿,疏经通络,软坚散结,活血止痛。
  4.2 中药外敷治疗同时配合病变部分药物注射,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丹参能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治疗冷热关节疼痛等作用。病变部位注射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无菌性炎症吸收,进一步增强活血化瘀止痛功效,局部注射还能麻痹疼痛感受器及传导系统,减少充血及肿胀,可使疼痛缓解。
  4.3 护理人员以亲切的语言、热情的态度和不厌其烦地进行解释指导,加强了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了良好医护关系,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潜在的护理问题,满足了患者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护理需求,因而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大大提高,激发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从被动治疗转为主动参与治疗,使治疗效果有很大提高。
  通过对108例患者的治疗,护理观察,中西医结合,心理支持治疗骨关节炎,具有效果显著、副作用少、疗效持久、安全可靠、易于操作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4)22-2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程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8-49
  [3] 庄金泉.中西医结合“药物火花”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8;11(2):26
  [4] 北京侯丽萍风湿病医院.《骨关节炎》.骨关节炎常识,2010-2-26
  [5] 自拟中药方内服外洗治疗骨关节炎56例.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4月第19卷第4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