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发兴趣与快乐学习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冉春艳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0850)
  摘 要:阐述培养高职类学生学习兴趣、倡导快乐学习的必要性。结合教学经验,从教师快乐教学、多媒体技术运用、启发式教学、人文精神共勉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等五个方面,论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乐学习,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习兴趣;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185-01
  生产运作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该课程通常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教学内容繁多琐碎,涉及面广,例如生产能力的核算,内容比较复杂和抽象,与学生毕业后才可能面临的实际工作情景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学生对该课程易产生枯燥、乏味感。针对此现状,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便成为保证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
  1 “激发兴趣、快乐学习”的必要性
  高职类院校学生,多来自本省或邻近的地区,在本土文化和价值观的潜移默化中,有着浓厚的地缘特点,例如广东省地区的高职类学生对于经商、自主创业等方面的内容感兴趣,而对偏理论性的知识不感兴趣,这与广东省经济繁荣的环境,以及广东人灵活的商业头脑和崇尚奋斗的观念息息相关。大一新生刚经历了高考,心理上渴望自由的大学生活,不希望继续枯燥繁重的演算学习,于是遇到计算量大、内容艰深的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时,便会产生抵触情绪,以致厌学逃课。还有一部分高考失利的同学未走出困境,他们本想从新课程中找回些自信,可遭遇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的折磨,实训条件等限制又使得实践锻炼欠缺,于是很难从课程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学习的快乐也就无从谈起。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可怕的是,还可能挫伤学习积极性,损害未来优秀人才的成长。因此,“激发兴趣,快乐学习”,势在必行。
  2 生产运作管理教学中“激发兴趣,快乐学习”的策略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占据着主导作用。近些年理论界广泛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一些院校师生也进行了诸多尝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何教学改革,都离不开教与学的两个对象,即教师与学生,因此,改革的重心应两者兼顾,不可偏废。
  2.1 提升教师素养,快乐教学
  有位学生经常逃课,但有一位老师讲课时,他从来不逃。问其原因,他说“那门课虽没意思,但那位老师很有激情很敬业,不忍心逃”。许多学生对一门课的兴趣往往是在对教授这门课的老师有好感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总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忘了首先需激发出教师的教学兴趣。教师热爱自己所授的课程,快乐地教学,才能创设出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快乐学习。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识修养,不断提高艺术才能和语言感染力,以取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并通过个人魅力来感染学生,与他们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这样一种共同努力营造的富于情感的教学环境中,快乐教学、快乐学习,教学相长。
  2.2 运用多媒体技术,生动教学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它集图像、声音、文字、图表、动画于一体,在丰富教学信息的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和有趣,深受广大师生青睐。在生产运作管理的教学中,讲解生产提前期计算思想时,学生起初很难理解,于是我利用动画一边将桌子的组件逐层分解,一边解释以成品木桌为起点、逆向选择采购或生产方木等原材料和部件的原理,学生会意地接受了。生产提前期的计算方法也是一个难点,自行车厂的例题中谈到制管车间,学生表示不理解。于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自行车的构造图,引导他们分析自行车各部件的最关键部分,最后大家明白了核心在三角架,而制管车间便是制造管状结构三角架的部门。为了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我用EXCEL设计了一个模拟抽奖的程序,以全班学生的学号为待抽奖号码,随机地抽取学生回答问题,于是,连最讨厌提问的学生也愿意成为“幸运儿”,因为他们从互动中发现了学习的乐趣。
  2.3 以学生为主,启发式教学
  “学而不思则罔。”教学伴随着复杂的思维过程,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不断产生疑问、思考从而解决疑问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感受,力争为每一堂课精心设计吸引人的内容,积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巧妙地制造悬念来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例如,在讲解选址内容前,我先跟学生来了个互动,询问大家喜不喜欢吃肯德基,这个问题立刻让课堂活跃起来。接着,我又抛出第二个问题:我国第一家肯德基在哪个城市落户?学生们议论纷纷,都积极参与。答案揭晓落户北京后,学生自发地问:为什么会落户北京而不是其他城市呢?于是我又安排了即兴讨论,让学生思考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行解决,他们可以体会到哪些知识需要学习,在参与研究中获得积极的体验,从而激发出学习主动性。
  2.4 人文精神共勉,激励教学
  管理类的老师,应该教学生什么?毫无疑问,要介绍各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但我认为,这还不够,更重要的应该是介绍管理思想,培养学生专业的思维方式,以及丰富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在管理史中,涌现出许多伟大的管理大师以及让人敬佩的实业家,他们智慧的人生和经历,给我们深深的启示。分享大师们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鼓励学生战胜困难、树立远大的理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罗素说,参差不齐是幸福的源泉,因而在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忘掉标准答案,激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吸收各种管理思想和精髓,并积极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2.5 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教学
  管理类专业涉及面广。在教学过程中,若能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上的知识与生产实践联系起来,并结合学生熟悉的信息,可以使他们对生产运作管理活动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激发出学习兴趣,达到活学活用课本知识的目的。例如,在分析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工厂的案例时,我结合当下出现的“富士康十三跳”事件,与学生讨论该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学生争相发言,想法十分丰富。在介绍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的区别时,我向学生介绍了淘宝网上贩卖“寂寞”这种新产品的案例,使学生在惊叹之余,也积极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产品出现,以及这种产品的属性如何定义等等,课堂教学质量迅速提高。而课程实训环节中,沙盘模拟软件的普及,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生产运作管理各个环节各个步骤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学生明白了自己匮乏和需要提高的地方在何处,并且真正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3 结论
  高职类院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快乐的教学,更离不开学生快乐的学习,这是两者交相辉映的结果。无论是教还是学,只有能从中收获快乐和成就感,才能真正热爱它。让师生一起努力,激发兴趣,快乐学习,提高生产运作管理的教学质量吧。
  参考文献
  [1]李观仪.我的英语学习和教学[J].外国语,2003,(1):50-52.
  [2]谭照亮.大学英语的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J].2007,(9):59-60.
  [3]范雄林.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J].2003,5(2):203-2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40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