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田平

  摘要:会计电算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伴随着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现代信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在由传统的手工记账到会计电算化的转变中,会计电算化显示出了快速、精确、高效的优势。但是。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学与实际应用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一些问题寻求解决的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222-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能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财务信息,从而增强决策有用性,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会计电算化人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得到了认同。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矛盾的出现,会计电算化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电算化教学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1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够强,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教学的需要。当前,院校和社会的交流还不够,院校虽然在制度上落实了到企业调研、教师挂职等实践内容,但是,在实际中往往流于形式,教师的学习主动性差,企业也不愿意公开企业的一些资料。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因为不了解企业的需要而缺乏针对性,往往是参照别的院校进行设置,或者是闭门造车,课程的设置不适应企业的需要,造成供需脱节。
  (2)课程安排顺序不太合理,不能充分发挥好每门课程的功能作用。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基础的电算化,还应包括专业会计的电算化,所以会计电算化课程应安排在各专业会计之后以及计算机操作基础之后。如果说会计电算化操作基础和计算机操作在同一个学期开设,会造成把会计电算化上机实践课的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基础操作的讲解上。现在各院校都意识到模拟实习课的重要性,一般都开设有会计模拟实习课,但是会计模拟实习课是手工模拟实习,与上机模拟实习是两张皮,不仅不便于知识的衔接,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3)电算化教学时间设置少,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目前,部分院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专业会计占到60%左右,计算机课程占到25%左右,会计电算化课程所占比例几乎不到15%。不少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仅设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一般为70个学时左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能够系统掌握和熟练操作的学生很少,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4)缺乏系统的电算化模拟教材,实践操作时间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目前我国关于高职会计电算化的账务处理系统和教材较少,账务处理系统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实用的电算化模拟教材不仅少,而且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纯理论型的教材和软件的配套书比较多,上机模拟题不够详细,针对每一个模块的小业务核算题比较少。此外。上机实践课时比较少,理论与上机课时比例基本上为1:1,学生只能重点学会账务处理系统,关于报表处理、工资处理、应收应付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原材料处理系统等只能由代课老师根据需要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这样就不利于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全貌。
  (5)院校的教学机制滞后,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队伍教学素质因人而异,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教师到专业院校进行培训或深造的人数和时间有限,培训的渠道单一,影响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此外,院校的奖惩机制跟不上、教师的履职尽责能力不同以及计算机等硬件设备陈旧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学质量,致使培养的学生质量不高。
  
  2 解决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的建议
  
  (1)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发挥好案例教学的作用。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熟练应用通用会计软件完成企业日常账务处理流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电算化软件对企业进行初始化设置、账套管理、日常经济业务处理等账务处理流程外,还要将会计处理技术和企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学生碰到的困难不仅仅是电脑操作的问题,还有学生实际工作经验缺乏所带来的对所学课程难于理解。因此,在学习本课程时,往往会感到枯燥、被动。而会计案例教学法在注重会计理论教学环节的同时,更注重实验教学环节。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具有“实战”的感觉,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变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为使案例教学法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师应有合适的案例。案例通常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编制,通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资料,加以整理取得;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自行设计,或从有关资料中收集。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情况,因材施教,以学生掌握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
  (2)积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上机锻炼的机会。如果动手的机会非常少,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就会非常差,在求职过程中,则容易受挫。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的学习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整个教学过程都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如果不能及时、大量地上机练习,就无法对所学的内容有充分地理解和掌握,而会计软件开发部分的整个课程最终是为编程服务的,编程最终要在计算机上实现。因此,教学需要进行大量的上机练习。
  (3)注重教师队伍的素质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动性。
  教育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人师者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不但要明确告诉学生如何进行会计软件的相关操作,更应对操作背后的会计理论作出清楚、完整的讲授。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他们不仅要有完整的财会知识,还要精通计算机知识。教师如果不抓紧更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就会面临知识老化、陈旧的局面。院校可以通过派相关教师到财务软件公司、企业学习或聘请专家、技术人员来校讲课以及对相关教师进行定期培训认证等办法,从而使教师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只有对教师进行及时、充分地培训,才能使他们跟上社会的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学生。
  (4)加强教学硬件建设,充分利用好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
  目前,会计电算化的教材存在很多版本,有的以理论为主,有的以编程为主,但是都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要求。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教学则常以软件自身所带的用户手册为主,这种用户手册对于软件操作和会计知识的内部勾稽关系交待得并不清楚,所以使用起来也存在很多问题。在选择教材上,一定要适当。市场上的商品化会计软件有很多种,要选择应用广泛、功能较完善的一种进行讲授。在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之后,应尽可能多地让其接触其他会计软件,触类旁通。不同的会计软件有着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操作方式,多操作几种软件,可以取百家之长,有利于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财会专业知识,它也需要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熟练的计算机应用、维护和编程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电算化课程。此外,选择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也有利于开展好这门课程,比如,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学设备能够保证授课质量I专业机房和性能稳定的机器使会计软件的运行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等等。
  总之。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培养既具有丰富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操作财务软件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了促进本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应该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开展实践性教学,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为我国会计电算化教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85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