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分析与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时武略 宇宙锋
本论文为教育部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动漫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号jzw59011039)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一般主要有课程置换、专业共建、就业培训、“2+1”等模式,各有利弊和特色,结合多年的实践,对此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校方应把握的四个基本原则。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办学模式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学校与企业合作建设专业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那么,什么样的合作办学模式是对高职教育有益而且可持续发展的呢?本文将结合多年的实践,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种类
1.课程置换
学校将企业的部分课程纳入教学体系,也可以结合认证,由学校的教师授课,或者聘请企业员工授课,以学校为主体进行人才培养。我院软件技术专业曾于2006年引入“IBM教育学院”的课程体系,主干专业课程全部采用该体系的课程,我院教师经过合作企业培训后持证授课,企业提供教材、课件、考试试卷、答疑等服务,学生修完全部课程后可获得相应的证书,并由企业推荐就业。
2.专业共建
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一个专业,可以改造原有的专业,也可以共同申报新专业,教学体系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研究确定,企业派工程师承担部分授课任务,尤其是在实训环节更多地由企业参与,有些企业还会捐赠部分软件或硬件设备。这种合作模式中,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共同实施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掌握与企业产品相关的职业技能。我院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先后与锐捷公司、思科公司合作,建立了“锐捷网络学院”、“思科网络技术学院”,采用企业的课程授课,使用企业的设备实训,学生可以考取企业的认证,在校期间就能掌握较为熟练的工作技能。
3.就业培训
由企业举办短期培训,针对某一个工作岗位,培训相关的职业技能,这种模式为学生从课堂到岗位的过度搭建了一个跳板,是完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与学校教育关系不大。一般来说,企业会进入校园针对大二学生进行宣传,感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大三的时间参加培训,提升职业技能,实现更好的就业。
4.“2+1”模式
学生在学校完成前两年的教学,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然后到企业接受一段时间的培训,由企业安排到实际工作岗位上顶岗实习,最后实现就业。在这种模式中,学校和企业都是实施教学的主体,各负责一部分内容,各有侧重。
我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从2010年起与企业合作,实行“2+1”模式,将原有课程进行整合,调整为四学期,第五学期到企业接受为期4个月的培训和实训,然后安排到动漫公司顶岗实习,最后实现就业。
二、各种合作模式的利与弊
1.课程置换
这种方式是一种较为温和的改革,对原有教学体系冲击不大,但拉近了与企业的距离,比较容易实施。由于企业课程的引入,学校的教育更加符合社会需要,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要做好企业课程与学校课程在内容上的衔接,避免重复或者完全割离,这就需要专业教师对企业课程的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不能单凭企业经理简单的介绍就开展合作,要适当地进行取舍,并对原有学校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处理好理论与实训教学的关系,使专业课程体系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2)企业要收取一定的课程转换费用,学校不大可能承担,这就需要学生自愿参加,这样一来,就需要重新分班,对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学生参与的人数也是企业是否能够合作的重要指标,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
(3)企业对就业的承诺只限于推荐,无法保证学生学过这些课程后就能真正就业,这也是很多学生不愿意参与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专业共建
企业与学校进行专业共建的目的,是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培养忠实的用户群,以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或者培养技能熟练的员工。这种合作,学校一般不需要额外的投入,反而会因企业的投入而增强专业的力量,并能培养出毕业即可上岗的技能型人才,提升专业品牌,是学校乐于接受的。但同时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企业产品必须是市场占有率较大的品牌,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这样才能保证培养的学生在就业时有较大的选择余地,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企业。
(2)有些企业的市场做得很成功,但在培训方面没有专门的机构,在与学校合作时不能充分考虑学校的教学实际,沟通不畅通,导致学校无法实现企业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学校的教学秩序也有影响。
(3)学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必须先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不能削足适履,为了改变而改变,否则,将不利于专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一系列相关的问题。
3.就业培训
学校的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既把专业课程都开全,也不可能安排足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完全熟练掌握,从而造成从校门到岗位无法顺利过渡,而社会培训机构就是利用这一点来进行市场拓展的。学生经过几个月的培训,然后由培训机构推荐工作,完全是市场行为,与学校的教学没有任何关联。参加培训的学生由于花费了金钱和时间,学习目标明确,所以在培训过程中会比较努力,往往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好的技能,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
(1)培训机构的宣传当然是积极地从正面进行渲染,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要参加培训的冲动,但随着学习的进行,热情逐渐冷却,繁重、枯燥的学习使很多学生知难而退。
(2)有些学生选择的不是自己原来所学的专业,在培训学习之中会很吃力,能否学会就很难保证了。
(3)培训机构会帮学生推荐到用人单位,但不一定就能达到事先的承诺,或者不一定能达到学生的预期目标,学生会因此感到失望和不满。
4.“2+1”模式
在“2+1”校企合作模式中,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到企业培训几个月,然后到企业就业,使得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能帮助学生顺利实现过渡,又能帮企业培养质量可靠的人才,是双赢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1)企业的人才定位是否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致,这是顺利合作的基础,否则会影响专业的发展和建设。
(2)双方的经济收益分配,学校一般不愿意损失既得利益,正常的学费是不会轻易拿出来给企业的,所以就要提高学费,多收的部分给企业,这是校企合作的经济基础,也是维系稳定合作的保证。
(3)学生的认可程度,这个也很重要,尽管是不需要学生选择,但如果学生参加企业的培训和实习一段时间以后,又不想从事这个专业的工作了,就会很麻烦。这就需要在到企业之前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认识要每个环节的作用,安心地学习、实训。
三、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合作模式
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出发点是为了提升专业品牌,提高人才质量,而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目标是推广技术和产品,培养优质员工,所以,为了实现双赢,掌握主动,学校必须把握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学校选择合作办学试点的专业必须是在学费方面比其他专业高一些的,或者经过申请可以提高的,否则企业的经济利益受限,学校的经济利益受损,很难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
2.合作的企业不能只代表一家企业的利益,应该是代表一类企业的利益,人才培养规格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职业技能、工作流程较为规范,这样培训的课程体系就会很有代表性,又实用又通用,使得学校的教学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广。
3.合作的过程中,该专业的教师必须能够全程参与,可以到企业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双师素质,这样才能为专业的发展提供后劲,通过合作带动教师团队的成长。
4.合作企业对学生的就业必须能够很好地解决,达到100%顶岗实习,90%以上真正就业,学生通过这个合作渠道不仅仅是入门而已,还应该有机会向较高的职位提升,这才能够体现出校企合作的价值,也是提高学生认可程度的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不同的专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与企业合作的模式,但一定要把握住前面的几个基本原则,在学院领导充分重视的前提下,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将专业的品牌、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就业质量都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打造出高职教育的品牌和特色。
参考文献:
[1]廖建,杨小刚.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0(32):9-11.
[2]蒋道霞.探索IT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新模式[J].软件工程师,2011(9):50-53.
[3]周建平.关于高职"2+1"校企合作实施问题的探析[J].职教论坛, 2010(14):92-96.
[4]陶月恒.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浅论[J].价值工程.2010,29(35):99-100.
[5]胡颖蔓.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4):23-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3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