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十分重要。为应对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类风险,为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必须抓住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机遇,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有企业拥有着雄厚的资金,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促进国有资产的改革,不仅是国有企业的优化升级,还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化。在本文中,笔者总结了国有企业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中内部控制建设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控建设;风险防范;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企改革被公认为我国经济改革中最难的环节之一,难就难在各界在一些根本问题上缺乏共识。在新一轮以“混合所有制”为重要标志的国资国企改革中,虽然方向已定,但细节未明。在此背景下,如何落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路线至关重要。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对保证企业财务报表数据真实、保证国有企业年度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等都有重大的意义。自前些年国家以立法形式确立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框架以来,我国的企业相继进行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探索实践,虽多次改革升级,但时至今日,仍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在新一轮改革进程中,内部控制体制的建设尤为重要。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企业领导者的内控观念
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在我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它不仅推动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还引发了国家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基本都是国家委派,多以技术或销售出身,其自身的内控观念缺失,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也匮乏,所以遇到一些财务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也难以参考之前的经验解决问题,这就体现出国有企业的领导者财务风险观念淡薄,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客观。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是释放更多的生产力以增加企业利润,而企业的财务数据就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体现,如果领导者对企业财务问题没有准确的认识,那么内控制度的完善也会步履维艰。
(二)内部控制机构缺失
国有企业的资金雄厚,因此国企的财务部门分类就较细致,有着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大到审计部门的主任,小到基层的会计人员,都有着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是纵观整个企业的组织结构,不难看出企业高层里没有专管与审计部门主任对接工作的人。
(三)内部控制机制状况
有很多的国有企业未制订详细的《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且对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没有详细规定,造成了企业解决问题时无据可依,加剧了企业的混乱。
(四)内部控制环节状况
内部控制环节贯穿于企业运转的全过程,材料采购、销售收款、对外担保借款等都需要内控机制发挥作用,单单从材料采购来说,部分国有企业采购原材料时盲目采购,事先并没有依据企业需求制定合适的采购计划,造成实际采购量和需求量出入较大,要么资源不足,影响企业的产出;要么原材料过剩,浪费了企业的采购资金。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财务管理意识,轻视风险防范
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财务管理意识淡薄,不能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只是让财务管理人员做单一的财务工作,而没有注重把管理融入到工作中,长期以往,企业内部员工积极性不高,使企业发展停滞不前。同时,部分企业也不重视风险防范,只是单一的在风险发生之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处理,而没有事前对其进行识别和分析,以便企业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加大了企业的经济损失,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部分国有企业虽设有监督机构,但是形同虚设,并未履行监督的职责,导致企业的员工消极度日,责任心不强,缺乏创新精神,使企业整个工作氛围都比较低迷,缺乏活力,从而影响企业的进步和长远发展。作为企业的一把手,手握决策的拍板权,如果不受监督,片面决策,忽视企业的实际效益,走偏激的发展道路,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
(三)对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有很多国有企业的领导者不能准确认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单单着眼于企业短期的发展和经营业绩,被这种片面的利好现象所蒙蔽,总觉得企业运转的很好,企业也赚到了应有的利润,所以忽视了改革,继续按照现有的模式发展。国民经济在不断的发展,所以市场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没有人可以一直赢,不思改革进取迟早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
(四)风险管理的内部体系不健全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却没有看到巨大利润背后的风险,轻视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极易造成公司账面上的坏账、死账,给企业带来的消极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策略
(一)增强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意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是对其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优化,而增强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水平又是优化企业内部环境的第一步,企业应聘请专业人员结合企业文化对管理者进行培训,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培养其适合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水平、方式和风格,使其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优化企业内部环境的第二步是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进行加强,表现企业员工的思想健康、三观正确,以此为基础对企业的文化进行建设和加强,使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在积极健康、价值观明确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的风险,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推动企业长远地发展。
(二)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国有企业应该重视企业监督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监督体系,加大企业内部监督的力度,企业可以通过企业的审计部门来实现,具体做法如下:首先企业应扩大审计部门的监督范围,除了对企业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外,还应对企业内部制度落实情况、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各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工作,推动企业的发展。其次,应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表现为由企业的权力机构直接指导和负责审计部门的工作,审计工作不再接受管理层的领导和管理,建立相关的制度确保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同时也规定审计部门除权力机构外不受别的部门的约束和管理,在企业内部独立地进行监督工作,从而增强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水平。
(三)建立科学有效风险评估机制
国有企业应该完善风险评估机制,从而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从而对企业的风险进行防范,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一套完整有效地风险评估体系应该包括风险识别、风险检测和风险分析三部分。首先,企业应该先进行风险识别,识别风险的类型、特点等,从而确定企业风险评估的目标,并通过某些途径搜集风险目标的信息,并列出企业风险目标清单,方便相关员工的工作。其次,企业应该根据专业部门制定的标准,对列出来的风险目标进行检测,可以通过风险评分来对风险目标进行排序和评级,方便工作人员对风险目标的危害程度有更清晰地了解,从而能够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企业应该对风险目标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更加注重细节,从定性和定量方面分别分析风险目标发生地可能性,损害程度,并建立风险目标数据库,方便企业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其进行处理和采取补救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增强企业与同行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财务风险内部管理体系的再构建
随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企业现有的财务风险内部管理体系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不能够及时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因此,企业应该对其财务风险内部管理体系进行再构建,将其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事前要以企业的财务预算为核心,所部属的工作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服务;事中要做到严密监控操作流程,严格按照事前计划执行经营和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率;事后重在分析,对财务活动的结果数據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对比、归类,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曾云彬.完善企业财务内控体制的意义研究[J].中国外资,2013 (2).
[2]李小香.论企业组织架构对内部控制活动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2 (1).
[3]王冬梅.如何提高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执行力[J].企业研究,2013 (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982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