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 文

  [摘要] 《外贸函电》是商管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结合国际贸易实务和外贸英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和运用性。结合高职特点,笔者提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作情境化和课证融合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使学生在模拟实际操作中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 外贸函电教学实践职业导向工作情境课证融合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笔者将以武汉船院商务英语专业《外贸英语函电》为媒介,提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切入点,结合教学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境,开发以真实贸易情境为载体,项目为驱动,课证融合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模式,使学生在模拟实际操作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专业技能。
  一、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外贸英语函电》课程分析
  《外贸英语函电》是商管类专业的专业模块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和实用性。既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又要具备熟练函电处理技能,这也对《外贸英语函电》的课程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
  2.《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单一的讲练译授课方式。一直以来高职专业课程体系都是沿袭以学科体系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亦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课堂教学大多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拘泥于语言和文字的读、写、译训练,错误地认定外贸函电学习主要就是熟记商务英语惯用句型和短语,或掌握一定的外贸知识。单一教学方式降低了学习效果,挫败了学习兴趣。(2)缺乏与进出口业务实际相结合的实训项目。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以“课堂”为中心,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缺乏具体的实务操作,学生很难从课本的案例中体会外贸工作的真实环境。实践证明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具备社会竞争性,与计划培养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从业人员所要求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存在一定距离.使人才培养规格与行业企业需求产生偏差,不能满足职业人才培养要求。
  (3)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团队仍是以校内教师为主,语言知识扎实、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外贸实践经验不足,有时不能准确把握专业知识在实际岗位的作用;聘请部分企业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做一两个讲座或上一两次课,只是流于形式。
  以上是目前高职院校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尽快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及实施
  1.改变单一的授课方式
  《外贸英语函电》是英语写作与外贸实务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读解、处理和撰写外贸实务中不同流程英文业务函件,主要包括:建立业务关系、询盘、报盘、还盘、订货、签约、接受、包装、装运、保险、付款、索赔等。它有约定俗成的通用格式,单刀直入,言简意赅,讲究效率。
  笔者对所在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未来就业岗位在企业进行了“外贸、涉外秘书岗位要求调查”,提炼出市场和岗位(群)能力要求,包括沟通交流、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细心负责、诚实守信、吃苦精神等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并妥善地处理好外贸业务中的各种情况,突出和培养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将其中的内容划分为一个个的工作过程,每个工作过程又包含一个或若干个工作任务。通过学生模拟贸易公司的建立,起设工作情境,学习情境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后一个学习情境是前一个学习情境的递进,让学生亲历这一情境的各环节,直至所有课程内容结束。
  其中教师是总策划和安静的观察者,学生俨然是公司的员工,接受企业的管理,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学生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甚至是评价者和团队活动的激励者,通过讨论、探索认识和发现问题的方法完成任务,“公司”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处理和沟通、书面来(去)函的措辞和解读、“公司”内的讨论或辩论也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进出口流程的各环节的业务信函的样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业务相关知识及用英语写各类信函的要求和技能。力图做到“做中学,做中教” ,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课程的教学过程更多地突出以理论为辅,以实践为主,以之取代教师讲台上枯燥的独角戏。
  2.结合实际业务,增设实训环节
  除了在教学课堂上给予学生商务情境的模拟,还要增加具体的实训环节。使用EDI教学系统软件,使其熟悉电子商务的运作方式;通过国际贸易模拟教学软件,使其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从事进出口交易的主要操作技能,以案例教学为核心,围绕着外贸过程中相关函电的收发和各类单据的填写,切身体会商品进出口交易的全过程,强化动手能力。
  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实施工作情境化教学模式,学校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定期到企业去参与实际外贸运作,提高经验储备,增加感性认识。通过书本、通过实践、通过向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在职人员学习,了解和掌握商务活动中每个环节的发展和变化,将各种有效信息融会在函电教学中,带给学生最新、最实用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产品、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4.课证融合
  外贸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往往要求有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的专业外贸人才人员,而“课证融合”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更贴近市场。“课证融合”是基于职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将专业课程与职业考证相融合,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考证内容、职业岗位要求相融合,是实现充分就业和优质就业目标的一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外贸业务员等职业证书都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定位、以外贸实务案例为背景开发的,考核学生的外贸业务实际操作能力,突出实践理念。
  三、结束语
  《外贸英语函电》的现有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如何探索出一个新的、更好的教学模式,培养符合市场和目标岗位(群)要求的高职人才,还需要每一个外贸函电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章安平: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 中国高教研究 》,2008,11
  [3]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08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