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唐山市丰南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践及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唐山市丰南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找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兴产业;发展;企业
   一、丰南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良好
  丰南区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完成增加值68.4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19.5%,占丰南全区工业(规模以上)增加值的19.8%。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长39%,高于市达目标26%,达到31.4亿元。截至2018年底,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企业80家。整体看,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传统产业的延伸提升阶段。
  (二)积极开展创新平台建设
  全区积极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目前,全区共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1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3家,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有序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化项目
  2017年河北华通线缆石墨烯复合半导电屏蔽电缆升级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为唐山市新兴产业石墨烯基地项目总投资3572万元,目前项目进展顺利。2018年信达科创(唐山)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海陆油气工程用连续管项目获得省专项资金补助450万元,有力推动了项目发展。
  二、存在问题
  丰南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数较大、产业层次不高,项目的质量和数量都不够突出。产业链功能还不完善,没有形成功能完善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力度还不够强,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一是新兴产业体量尚小且投资项目不多。从当前情况看,全区的新兴产业多数行业体量较小,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仅占规上工业的19.7%,上下游产业链不够完善,配套不足,产业功能不全,产业整体分工协作机制尚未建立,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新兴产业增长乏力。二是产业层次偏低,战新产品不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虽然初具规模,但层次偏低,发展前景不明朗,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很多企业在整个产业链的位置较低,造成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水平领先度不够。战新产品整体上并没有充分体现新兴产业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特点。三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的研发不够,新技术的应用不足,创新缺乏内生动力;科学研究力度不够,技术创新源头供给不足;新技术产业化的阻力较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四是人才支撑作用不足。科教资源发挥优势不够,缺乏高技能、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加之高水平的科教资源不多,很难培养造就全区发展亟需的高素质人才。
  三、丰南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策建议
  (一)明确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
  一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强化供应配套,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二是新材料产业。以唐山鑫丰锂业有限公司新型锂电材料项目为带动,做大做强动力电池基础产业,加快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三是电子智能仪器仪表产业。坚持培育和引进相结合,以唐山海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突出抓好开普瑞高端数控焊接设备等项目建设,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3%以上。四是节能环保产业。组织实施重大节能环保工程,培育节能环保示范基地。重点实施唐山双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环保设备加工制造、唐山盛世维精工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异形钢结构及环保设备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以上。五是生物医药产业。以唐山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智慧医药物流中心及外用药剂生产基地项目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围绕“强链”、“补链”、“扩链”等关键环节,瞄准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积极主动对接央企、国企和知名民企,持续开展以商招商、小团组招商、科技招商。严格行业准入和项目审查,提高项目“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三)培育新兴产业市场主体
  按照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好、带动作用明显的标准,筛选一批骨干企业纳入全区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培育库进行管理,通过建立重点企业包联制度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支持企业加快发展。
  (四)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建设
  积极吸纳京津创新资源,促进各级科技研发平台(机构)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结构优化,打造新兴产业创新驱动新引擎,增强区域产业创新能力。
  (五)实施人才智力引进工程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引进高层次人才智力计划,强化人才培训,培训企业经营管理、高技能、专业技术各类人才。全力支持创业示范孵化平台建设,重点培育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团队。
  (六)加强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区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督查、监测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作用,各成员单位要立足自身职能,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2.强化监测分析。对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实施动态监测,落实规上高新技术产业统计月报制度,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和解决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推进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3.严格目标考核。制订《新兴产业发展考核办法》,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对全区贡献率、增加值增速、新增規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等指标考核,更好地发挥考评“指挥棒”作用。
  参考文献:
  [1] 闫俊周,杨  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研究[J].科研管理,2019(4):34-43.
  [2] 暴平菊,王  硕,王  娟.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河北省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21-24.
  作者简介:
  刘志广(1975.9-),男,汉族,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158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