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作业成本法在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科技的发展使得制造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程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也使得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不再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发展。同时市场经济背景下,产品的制造成本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要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而作业成本法是当前企业成本管理和控制中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对作业成本法在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应用
  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制造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的转变,在生产过程中传统的人工生产方式被高科技的机械取代,提升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但是也增加生产成本,同时在成本的结构和内容上也更加复杂。这也使得传统单一的工时以及机时的成本管理法不适应企业成本控制需求,无法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特别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来说,由于资金有限,规模较小,因此更需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作业成本法是当前成本管理和控制中比较有效的管理方式,因此中小型制造企业也需要探索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一、作业成本法优势分析
  当前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程序与传统的制造企业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产品结构也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结构形式,生产过程更加复杂。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的流程以及管理方式也都发生巨大的改变,产品在成本分配方面需要进行重新划分和布局,在生产过程中间接成本比例提升。因此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作业成本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被广泛应用到企业的成本管理中。
  作业成本法在产品生产核算中精确性更高,能够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成本信息,降低企业的成本管理风险,为企业的发展决策制定提供有效的依据;其次,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能够对企业资源消耗的原因和方式进行把握,而不是盲目的将资源在产品上进行随意分配[1]。比如,对于相同类型的但是不同种的产品,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能够对产品的成本的相同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成本的节约;此外,有利于对产品成本信息的了解,对产品成本的原因进行分析,实现企业成本的管控以及产品的合理定价,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对策
  (一)对增值以及非增值成本进行精确的计算
  企业的增值成本指的是企业在增值作业的执行中所发生的成本,是企业生产中必要的投入成本。非增殖成本指的則是一些增值效率低或者不具有增值能力的作业成本,这些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必要的,因此必须要降低或者消除。作业成本是企业生产中有效作业执行中需要消耗的成本,而在作业成本的消耗中,有些成本不会随着产品产出量而发生变动,比如职工的薪资或者设备的折旧费等,这些成本也被称为固定成本,同时有些成本是需要随着作业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比如在生产中消耗的能源和材料等,也被称为变动成本[2]。在企业的这些资源得到有效的应用后,作业产出达到标准量,消耗的固定成本为最低。因此在增值作业中,将达到标准作业量的固定成本称为单位固定成本。企业在增值以及非增值成本的计算过程中,单位成本的变动成本也被视为是一种标准成本,而且使用的标准一般不会随意发生变动。
  增值成本=当前实际作业产出量×(标准单位变动成本+标准单位固定成本)
  非增值成本=(实际作业产出量×标准单位变动量+增值作业标准产出量×标准单位固定成本)-实际作业产出两×(标准单位变动成本+标准单位固定成本)
  比如,X制造企业,其主要生产液态硅胶注射成型机,硅胶模具、硅胶制品及机械配件等产品,在机械冲压以及焊接的过程中,对于增值成本与非增值成本的计算中,机械冲压和焊接作业中每月增值作业的标准数量为6123.46小时,标准单位固定成本为每小时35元,标准单位变动成本为每小时10元,其中一个月的作业产出为4106.4小时。
  机械冲压焊接的增值成本为4106.4× (35+10)=184788元
  非增殖成本= (6123.46-4106.4)×38= 76648.28元
  非增殖成本的数值不仅能够反应制造企业的生产现状以及价值链情况,同时也对改善的目标进行明确,随着非增殖成本的消除和减少,也代表非增值作业量的消失或者降低,意味着企业的增值效率得到提升。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对非增殖数量的变化情况了解企业生产的发展,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二)做好作业动因分析
  作业动因指的是在作业过程中成本的驱动因素,为了体现处生产作业中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哪些是要进行削减的,并最终确定需要减少的消耗数量,降低企业的作业成本[3]。比如X制造企业,在产品涂装的过程中,如果增加作业时间必然会提升涂装作业成本,但是如果减少涂装作业时间,则会降低作业总成本。那么这个过程中涂装作业的时间就应该作为作业的动因。然后对作业动因增加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成本的增加是由于漆色的更改?油漆牌子的改变还是设备的冲洗和调整的时间增加等,通过对这些影响动因因素的分析,合理的安排涂刷中的颜色和种类变化,尽可能将同一个批次的油漆安排在同一个设备的涂装中。在动因的分析中,能够使我们在作业的分析中从源头进行捋顺,分析作业在生产价值链中的价值和意义,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判断。动因分析一般都需要基于人们对问题的思考和逻辑的分析,而不是对整个价值链的分析,使得无法分析作业的真正原因。
  (三)零件的获取决策制定
  首先,建立完善的资源消耗模型。以作业成本管理为基础,针对企业的情况制定短期经营决策模型。并根据模型的要求,对短期经营需要的资源进行分类,同时根据资源的具体供应量和需求量的情况,确定最终的成本,进而制定经营的对策。通过资源耗用模型的建立,将作业消耗资源进行分类,包括预先获取的短期资源、需求量随时可获取的资源以及预先获取的长期资源。其中按需要量获取的资源中供应量与需求量相等;需求量变动与资源获取成本间相关,同时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与资源获取成本不相关;对于预先获取的短期资源,供应量与需求量的差为企业的闲置能力,如果需求量增加力比闲置能力小,则资本获取成本与决策不相关,需求量大于闲置能力,资本获取成本与决策相关。如果需求量呈现持续降低的情况,作业能力不变,资本获取成本与决策不相关,若需求量持续减少,同时作业能力也减少,那么资本获取成本与决策则相关;对于预先获取的长期资源中,同样是供应量与需求量的差为闲置能力。如果需求量小于闲置能力,则资本获取成本与决策不相关,反之则不属于短期决策。
  其次,零件采购方式的选择。中小型制造企业为了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在零件的采购方面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进行自制或者外购的方式。但是在是否进行外购的过程中不能仅考虑外购价格是否比自制成本低。企业仅凭借价格优势进行外购,不一定会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因为如果企业的零件进行外购,将会导致作业能力长期的闲置,预先获取长期资源白白流失,提升闲置企业的闲置能力成本,而如果企业的闲置成本远远超出外购的成本降低量则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因此企业在零件采购中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做好成本核算和分析工作,保证决策的准确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型制造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做好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作业成本法是当前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比较广泛和有效的方式,因此还需要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应用作业成本法,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睿.作业成本法在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及优势探析[J].经贸实践,2016 (15):202,204.
  [2]林菡.作业成本法在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菏泽学院学报,2015 (3):90-96,100.
  [3]何立强.作业成本法下的中小型制造业成本核算解析[J].财经界,2016 (14):102-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20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