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企业风险管控水平的路径研究—基于企业财务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总体需求减少,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励,这也促使更多的企业开始关注风险管控工作。企业风险管控是预防企业陷入重大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提示器,风险管控工作对企业的生存以及后续发展都非常重要。本文针对我国企业现阶段风险管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提出了提高企业风险管控水平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企业风险管控水平的提升,推动我国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风险管控;财务分析;建议
  一、企业风险管控的内涵
  风险管控是指如何在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对现代企业而言十分重要。当企业面临市场开放、法规解禁、产品创新,均使变化波动程度提高,连带增加经营的风险性。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几率、避免损失、相对提高企业本身的附加价值。企业的风险管控工作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风险管控必须识别风险。风险识别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
  其次,风险管控要着眼于风险控制,公司通常采用积极的措施来控制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控制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编制多个备选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当风险发生后,按照预先的方案实施,可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最后,风险管控要学会规避风险。在既定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方案的实施路径,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因素。例如设立现代激励机制、培训方案、做好人才备份工作等等,可以降低知识员工流失的风险。
  二、企业风险管控现状分析
  (一)企业管理人员缺乏风险管控意识
  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都没有设置专门的风控部门,企业管理人员对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一般通过管理人员自身的判断来识别企业目前面临的风险,带有较强的主观意识与随意性,由此而来的风险判断结论的可信度较低。企业管理人员缺乏风险管控意识主要由以下因素导致:一是我国传统企业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企业文化强调竞争,企业必须不断改善自身产品的销售状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导致企业管理人员把关注重点主要放在如何帮助企业“开源”方面,而对如何优化企业管理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关注较少。二是资源的限制。我国企业分布中主要以中小企业居多,而中小企业的资金基础较薄弱,使得其没有很多的资源与能力去优化企业管理,在设置管理部门时,除了建立一些日常管理部门外,一般不会再设置其他机构,如风控机构。所以企业风险管理人员缺乏风险管控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企业风险管控工作不规范
  风险管控工作不规范是我国企业风险管控的一大现状。我国企业风险管控工作随意性较强,企业没有对风险管控设置专门的部门、制度等,甚至有些企业还没有配备专门的人员从事风险管控工作。具体而言,企业风险管控工作的不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风控部门从事企业风险管控工作。我国很多企业将风险管控工作交由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来做,其将风险管理作为企业CEO工作的一部分。二是企业没有运用专门的风险管控工具来实施风险管理工作。企业通常只是简单地收集外部环境资料,然后对其进行粗略地分析,最后归纳出对企业日后发展存在威胁的外部环境,企业仅通过环境分析,缺乏专业风险管控工具的运用,是无法得出准确的风险管理结论。三是企业风险管控流程不合理。企业风险管控工作主要针对企业的经营业务,因此在流程设计时也应立足于实际业务流程,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在设置风险管控流程时并没有结合实际业务,导致风险管控流程不合理,企业风险管控工作的效果甚微。
  (三)企业风险管控工作缺乏事后考核与评价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缺乏对风险管控工作的事后考核与评价。这使得企业无法对风险管控工作的有效性做出评价,也无法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提升。针对该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可以予以解释:一是企业各级管理层安于现状,没有尽职尽责,存在道德风险。风险管控工作相比于其他工作而言,它主要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不是现在已经存在的事物,这为管理层不认真履行职责提供了机会,存在道德风险,即企业的管理人员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从而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潜在损失。二是企业没有制定统一的风险管控工作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导致相关部门或人员无法开展相应的事后考核与评价。
  三、提升企业风险管控水平的建议—基于财务分析
  综合上述分析,企业提升风险管控水平的途径有很多,例如;加大对企业管理人员以及普通职工的教育与培训,增强企业人员的风险管控意识;规范风险管控工作,合理利用专业风险管控工具,提高风险管控工作的质量水平;建立统一的风险管控工作评价体系,推进企业风险管控事后考核与评价工作的开展等等。但是本文主要基于财务分析,对企业提高风险管控水平主要提出以下建议:
  (一)合理利用企业财务报表
  企业的风控工作主要针对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将风险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企业的财务报表是企业各类状况的反映,例如:资产负债表是企业某个时点财务状况的反映,利润表是企业一段时间盈利状况的反映,现金流量表是企业一段期间现金流的反映。因此,透过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为企业风险管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
  企业利用财务报表主要可预防两类风险的发生,一是财务风险,二是经营风险。企业通过资产负债表,可获得关于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包括短期的偿债能力与长期的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可透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相关比率的反映,而长期偿债能力则主要通过资产负债率、长期资本负债率等指标反映。企业了解到自身的偿债能力信息,便可知目前是否还能进一步扩大负债资本以及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从而为企业风险管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支撑,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经营风险不同于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由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决策决定,而企业的经营风险则是由企业内外部环境共同决定,企业通过财务报表预防经营风险主要是从企业内部出发,通过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降低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冲击。财务报表对经营情况的反映主要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营运能力指标的计算以及现金流量结构分析,例如企业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占总现金流量净额的比重较低,则表示企业可能存在主营业务“萎缩”的情况,需要引起企业的重视,这为风险管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向。
  (二)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审计报告
  外部审计报告主要是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评价与调整,而内部审计报告包含的内容会更加广泛。不论是外部审计报告还是内部审计报告,他们与财务报表一样可为企业的日后发展提供重要的信息。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内外部审计报告,运用专门的财务分析技术,发现企业的风险点,以便于企业风险管控工作的开展,使其更具有针对性,最终提高风险管控工作效益与质量。
  具体而言,企业可通过分析外部审计报告中展现的总体审计意见、企业财务报表调整额度、企业财务报表主要调整版块等,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找出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易发点,从而有助于风险管控工作的开展。而对于内部审计报告而言,由于其是由企业内部人员完成,因此在利用时,应该秉承适度原则,坚守客观公正的立场,以免产生信赖过度风险,造成对企业风险的误判,导致企业风险管控工作低效甚至无效。
  四、总结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为企业提高风险管控水平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也同時为企业风险管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想法,最终希望能够推动我国企业风险管控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楼送飞.企业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中国市场,2017 (12).
  [2]邱俊文.企业集团强化内部审计提升风险管控水平的思考[J].当代会计,2017 (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008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