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财务制度的医院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疾病治愈率、生活水平以及健康意识的提高,使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急速增加。而与此同时,医疗费用也在不断上涨,人们面临的问题从以往的“治不了”逐渐演变为“看不起”。针对这个问题,国家颁布了新医改政策。在新医改政策下,原本医院可以借助药费差价收入等补充医院资本的方式被禁止使用,医院的管理模式发生改变。在我国经济深化改革的各项制度中,新医院财务制度是国家层面对医院财务管理提出的要求,本文从新医院会计制度对成本控制的影响出发,分析医院优化成本管理的对策,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新财务制度;公立医院;成本控制
一、新财务制度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一)财务核算的基础发生变化
新医院财务制度实施之前,医院财务工作中会计核算制度主要是收付实现制,难以满足现代医院的需求,医院财务核算制度朝着应收应付制的模式转变。这一制度是对收付实现制度的完善,有力地促进医院实施现代财务管理,同时提高了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新财务制度也重新界定了会计科目,科目的变更和核算方法的转变,意味着医院财务报表也将发生变化[1]。虽然新制度的实施弥补了以往会计工作中的不足,但在改革中,由于新制度和旧制度的冲突,也将会产生新的问题。
(二)成本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上的创新
在以往的核算管理中,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主要以提供反应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决算报告为目的,无法准确、完整的反应医院家底,以及医院的运行成本等情况,难以满足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信息需求。考虑到旧制度下事业单位所面临的这个问题,新财务制度将会计记录原则从单模式转变为双模式,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之间的联动性,形成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加强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在医院成本管理中作用的发挥,从而提高单位成本核算的有效性。
二、新财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数据准确性难以得到保障
医院管理层从战略层面开展成本管控以及制定具体的财务管控决策计划都是基于财务部门提供财务报表和其他信息。然而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尤其是县乡级公立医院对财务管理的重视性不足,财务数据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管理层基于财务报表获得的经营情况偏离实际,影响医院预算指标、目标成本的制定。基于此开展的成本管控方案也和实际所需存在一定的偏差,增加医院的财务风险。
(二)预算执行力度不足
预算可以帮助医院预测未来经营活动的预期收益、预期成本以及潜在风险,同时给医院各部门经营活动提供准确的资金使用指标。但就目前来看,基于预算指标所制定的目标成本在公立医院中的权威性不足,部分医院的预算数据可以较为随意地被改动。比如,居民普遍认为好的医疗设备可以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公立医院为了提高自身競争力而超预算的引进医疗设备等,预算执行力不足,医院成本超支。
(三)成本核算的归集和分摊存在难度
虽然新医院财务制度优化了医院的财务核算,但在实际中财务人员的技能欠缺、制度不完善导致在费用的划拨上存在主观臆断问题。同时,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科目受到会计科目的变化而变化,分摊系数、规则同样都和以往不同[2],对财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由于目前处于转变初期,一方面财务人员在执行新制度的时候难免按照旧习惯进行,另一方面医院对成本核算的重视并未达到该有的高度,导致医院成本核算的归集和分摊存在一定的难度。
(四)缺乏合理的监督评价机制
随着新医改的发布,国家也增加了对医疗机构的投入支持,但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受私人医院的发展以及公众医疗意识的转变,公立医院不得不加强医疗投入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再加上认知的不全面,使公立医院在成本管理体系的建设上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大部分公立医院并未建立合理的监督评价机制,医院管理层难以准确的了解成本管控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自然也无法及时开展成本管控优化建设,成本管控效果难以发挥。
三、新财务制度下医院优化成本管控的措施
(一)加强各部门员工对成本管理的认知,健全成本管理架构
为了促进成本管理在各部门之间的运行,医院需要加强各部门对成本管理的思想认识,使其明确自身在成本管理中所担负的职责,促使财务人员顺利地开展成本管理。同时对成本管理的全面认知也促使财务人员在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来对成本进行全方位的管控,增加医院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其中,为了确保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医院还要健全项目成本管理架构。设置专门的成本管理小组或者部门,由管理层进行统筹规划以及审批成本管理方案;由成本管理小组负责调研实际项目情况,并制定适宜的成本管理方案。从而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二)加强费用审核
新财务制度下,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以及服务费等,主要投资于医院自身运营。而医院的各项成本支出都需要审批,所以医院可以通过加强费用审核确保各项费用支出的合理性,从而为医院的成本管控提供一个坚固的基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加强费用审核过程的“三公”性,各人员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杜绝出现会计舞弊的现象;第二,明确费用审核人员的权责。以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监察相关人员的职责是否有冲突,以及监督管理层是否存在威胁、串通等逼迫费用审核人员“放水”的问题;第三,加强财务人员岗位制衡以及权责发生制的建设。医院费用管理各岗位之间要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形式,同时进一步落实权责发生制,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从而减少不合规行为的发生。
(三)完善内部控制,加强对会计核算的监管
内部控制可以帮助机构规范各员工行为以及各活动的运行等,所以医院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来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管制,使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并将各部分权责落实到具体个人,确保资金核算到每一笔资金,规避成本核算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医院在完善内部控制时也可以从风险控制出发,借助风险识别来检测单位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再通过风险评估来分析影响大单位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由管理人员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完善。
(四)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应用,高效执行成本预算
新财务制度背景下,医院要从总成本出发,依据经验数据以及实际估价将成本细分到各部门、各员工,形成目标成本,并利用内部控制来规范各员工行为,使其行为不脱离目标成本的要求。同时加强医院的预算管理,对成本预算进行监管,提高成本预算的执行力度,医院可以通过构建预算偏离调整机制来实现对成本这一目的。一般预算偏离机制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对预算进行偏离度分析,估量预算偏离大小;第二环节是对预算偏离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预算偏离的主要因素;第三环节是根据预算偏离的主要因素采取适宜的措施来进行预算调整。通过预算偏离机制,医院可以实时、动态地调整目标成本,实现成本管理作用在各活动中的高效发挥,促进医院的发展。
四、结束语
新财务制度的实施给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毫无疑问,新医改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转型,有利于公立医院的稳健发展,但同时也对医院的成本管理提出较高的要求。在新医改政策的背景下,公立医院的经营收入甚至不能满足基本的运营需求,加强成本管控是医院保障其运营稳健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范莉.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控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 (06):386.
[2]李建丽.基于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管理与控制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8,No.474 (07):118.
[3]杨伟.基于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7 (11):131-1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456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