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与防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快速推进,金融体制也在不断变革。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日趋复杂。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相关业务的特殊企业,起着重要的信用媒介作用,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会计风险作为银行主要的风险类型,贯穿银行业务的各个环节,规范会计行为、有效防范会计风险成为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的重点。本文从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风险、会计核算风险、会计人员风险以及会计内控风险等各个不同的角度,对会计风险进行分类。通过分类,概括会计风险的客观性、隐蔽性、滞后性、突发性和严重性等特点,探究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设计合理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会计核算体系,并通过培养商业银行的会计人才,加强会计内控体系的全面建设,以增强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意识,有效管理会计风险,促进商业银行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会计风险 防范措施
一、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特点和类型
(一)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特点
1.会计风险的客观性
风险的客观性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总是伴随着各种风险,绝对零风险的业务在商业银行活动中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而客观存在。人们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改变风险形成和发展的条件,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而不能彻底消除风险。由于风险的客观存在,会计风险控制日益重要。
2.会计风险的隐蔽性
会计风险的隐蔽性是指由于商业银行的日常业务核算较为复杂,单项风险往往不容易被发现,再加上工作人员对风险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会计风险防范的意识比较弱,在会计风险爆发之前,很难及时察觉风险。同时随着金融业务电子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人工的会计处理模式相比,计算机系统处理业务数据缺乏直观性,使得会计风险的隐蔽性越来越强。
3.会计风险的滞后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计为了掩盖风险,会采取一些人为的手段,在会计账务上做手脚,风险产生后不会马上爆发,只有在实际业务发生后才会暴露出来,具有一定的延缓性、滞后性。而且,风险越晚被发现,银行的损失就會越严重。因此,人工不能科学地预见风险,反应滞后,措施不力,就会产生会计风险。
4.会计风险的突发性
会计风险的变化有量的增减,有质的改变,还有旧风险的消失和新风险的产生,其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具有不确定性,是一种随机现象。由于会计风险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所以人们很难准确地预测风险发生的时间以及后果。因此,会计需要认识到会计风险的突发性,努力地预测、控制以及规避该风险。
5.会计风险的严重性
会计风险来源于银行的会计工作,它不仅会给会计带来经济损失或使其承担法律责任,最主要的是还会给银行和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害。银行的会计风险一旦爆发,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加深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乃至产生对金融体系的震荡和冲击,并迅速影响其他社会经济主体,引发更大范围的社会经济震荡。
(二)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类型
1.会计信息风险
会计信息是反映银行所有经济业务活动的关键,是银行管理者决策的重要参考资料。会计信息风险,即银行内部可能存在的追求自身利益而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风险。如果银行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在未达到预定目标的情况下,利用会计制度的漏洞,弄虚作假,隐瞒经营问题,乱摊成本,调整报表,则会掩盖风险的真实情况,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影响会计部门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违反国家金融政策的要求,导致违法违规现象。这些行为会掩盖资产风险和质量的真实情况,给银行未来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风险。
2.会计核算风险
在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中,会计核算是重点内容。会计核算风险是指银行在开展经济业务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对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真实、完整、及时的核算,而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在经济业务的各个环节中,都会出现错误地使用会计科目、人为主观判断的失误或者人为的违规操作等各种情况,导致银行会计无法发挥基本核算的职能,进而产生管理风险。因此,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任一环节失控,都会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风险,这种会计核算失控带来的风险,就是会计核算风险。
3.会计人员风险
会计人员是指直接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会计人才越进步,经济才能越发展。对银行会计风险控制体系来说,会计人员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会计风险控制体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核心和重点。会计人员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等不足,或者在实行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存在人为偏差、违规操作等现象,而引发的风险。因此,银行的会计业务需要员工具有与从事工作相适应的素质,并且在充分了解业务特征和具体流程的前提下进行操作,否则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损失。
4.会计内控风险
会计内部控制是指银行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它通过适当的会计业务权限设置和授权、准确的会计记录、及时的实物盘点以及公允的财务会计报告等程序和方法,保证银行经营和财务状况信息的可靠性,保证投资人财产的安全性。会计内控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在内部会计制度方面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
从财务状况来看,为了提高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一方面,通过大量发放贷款,增加贷款总量,同时,没有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贷款5级分类,不能真实地反映资产质量;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借新还旧、以贷还本等多种方式,将不良贷款转为正常,提高贷款等级,以降低不良贷款率、贷款逾期率等,达成业务目标,完成任务。以上方式均是对资产质量真实情况的掩盖,会给会计信息带来更大的风险。 从经营成果来看,为了提高收益水平而进行不规范的会计核算,导致会计信息资料不真实、不完整,虚假做账,通过调整应收或應付利息、其他应收或其他应付款项,或其他暂时性会计科目,达到提前或延期确认收入、费用的目的,影响到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银行经营状况的客观评价,增加了产生错误决策的风险。
(二)会计核算存在违规操作
为了适应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的规章制度也在不断完善,然而在实际业务处理过程中,仍容易出现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工作的情况。一方面,银行由于人手不足、缺乏会计人员的合理配备,由一人兼任多种会计业务,或一人兼任同一种类会计业务的不同职责,容易产生多重职责融于一身的情况。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在专业技术方面存在不足,缺乏相应的会计操作技能,会计核算没有按照规章制度来处理,核算方法不规范,核算工作质量不高,造成会计科目使用不当,例如手续费支出与业务管理费科目的使用相互混淆、利息支出与手续费支出科目的使用相互混淆、资产处置收益与利息收入科目的使用相互混淆、摊销成本不准确等,导致会计账务混乱,会计报表出现问题,会计核算结果不能反映出真实情况,会计信息对相关决策部门产生巨大的干扰效果,这也是会计业务工作中存在的巨大风险。
(三)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水平普遍较低
目前,很多商业银行的会计队伍建设比较滞后,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无法满足银行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银行管理者的会计风险意识不足,更多关注保护银行资金的风险防范,忽视了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水平。第二,很多商业银行的大多数员工来自校园招聘,这部分员工毕业后,银行只对其开展简单的短期培训,然后就分配到各个工作岗位上,他们对银行的业务流程不熟悉,对会计风险的了解不多,对各项规章制度更了解甚少,业务处理中无法贯彻执行。第三,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一定误区,缺乏严格的考核机制,选择的人才不能很好地胜任所在职位。例如在人力资源分配时,将会计业务素质高、能力强的员工调至其他相关部门,把一些不称职的员工安排到会计岗位;在人才选拔方面,有些会计负责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会计专业教育,缺乏实际业务操作经验,对会计业务并不精通,导致整个会计团队的专业素质比较低下,会计核算出现较大问题。另外,会计从业人员平时不专心研究会计知识,缺乏知识的积累,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态度比较消极,专业素质水平较低,风险意识淡薄,也易引发风险。
(四)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不严格,导致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约束不足。首先,很多银行的会计没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导致操作行为不够规范,经常出现会计方面的差错。其次,在重要岗位和职责上,缺少切实可行的职责分离制度,一人兼多职,没有实行相互制约的牵制机制。再次,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更关注扩大经营规模,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了内部控制系统的全面建设,使得银行的各项内控管理制度,包括会计内控制度、授信业务内控制度、资金业务内控制度、存款及柜台业务内控制度、中间业务内控制度、计算机系统内控制度等,均作为单独的内控制度,分别由各业务部门负责,没有实现整体有机结合,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三、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改进会计信息的揭示与披露制度
为了改善日益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商业银行需要增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首先,银行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在现有会计信息披露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制定符合自身的信息披露标准,增加会计报表的内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例如,在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信息披露方面,包括流动性比例、存贷比、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在盈利能力的信息披露方面,包括净息差、成本收入比率、非利息收入占比;在风险抵补方面,包括资本充足率等。其次,商业银行编制的会计报表比较简单,设置的会计科目不详细,仅能反映银行的表内业务和风险,而对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较少。因此,银行可以自行编制“表外业务情况表”等作为补充,全面地体现银行的会计风险,以确保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能够全面、有效、客观地反映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减少和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的会计风险。
(二)完善银行会计核算体系
核算是会计最主要的职能。随着商业银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不断增多,银行应该加强会计核算体系建设。针对新产品、新业务,应改进原有的会计核算规章制度,或制定新的规章制度,例如制定非保本理财会计核算制度、衍生产品业务会计核算制度、债券投资业务会计核算制度等,使各项业务的会计核算都严格地按照该制度进行。另外,在会计业务操作过程中,需要规范业务处理流程。会计负责人可以通过制定各项会计业务的操作流程,如本外币同业拆借业务操作流程、现券买卖业务操作流程等,规范会计业务的处理程序,减少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损失。
(三)加强银行会计队伍建设
员工的素质偏低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会计队伍,才能够稳步发展。第一,银行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管理层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会计人员在防范银行会计风险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第二,通过社会招聘,选择业务能力强、素质较好的人员补充到当前的会计队伍中。其中,会计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即会计专业的学历水平,因为这些决定会计人员未来的工作发展潜力。第三,银行可以开展多种方式的培训,如定期业务培训或职业技能比赛,以考核专业知识,并通过激励计划,鼓励员工学习,提升其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第四,在会计重要岗位的人才选拔上要严格把关,选用高素质、高专业水平的会计人才,加强银行整体的会计队伍建设,促进会计工作人员全面发展。
(四)构建完善的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有效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是保障银行各项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是防范会计风险的最佳方式。商业银行在处理业务时,需要严格遵守会计规章制度,明确会计人员各自的岗位职责,通过岗位责任制的控制,在合理设置组织机构的前提下,将各个部门的具体业务活动划分为若干个具体的工作岗位,并对各个会计岗位赋予相应的任务、权限与责任,规定会计人员的配置和具体分工、岗位轮换办法及岗位考核办法等,加强会计人员之间的制约,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防止会计处理过程中出现差错及营私舞弊等行为。另外,银行可以根据具体业务的处理程序,在会计业务开展过程中,通过运用流程化管理,优化各部门的资源结构配置,整合优化各部门的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加快业务处理电算化的应用,发挥会计电算化在防范银行会计风险中的作用,有效地减少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
四、结语
防范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深入研究,结合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会计核算体系和会计内控体系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只有做好商业银行的会计工作,才能减少会计风险,促进商业银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晴.城市商业银行会计的风险与防范[J].财税研究,2017(2):161-163.
[2] 李付强.基于内控视角的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7):234-2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54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