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会计学专业《审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审计学》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结合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结合实际情况在师资、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给出合理的改进对策,以提高课程的授课效果。
  关键词:审计学  教学方法  课程设置
  随着企业审计需求的增加,市场对审计人才数量上的要求还不断增加,并且随着企业业务的复杂性的增加,对审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很多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了,但是因为课程内容的复杂性以及理论与实务的差异性,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存在。所以对会计学专业《审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是找到课程改革的契机,也是后续改革的基础。
  一、会计学专业《审计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分析
  《审计学》课程一般开课在学生大三第二学期,学生修过《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税法》等先导性课程,并且结合学院三学期教学特色下,学生掌握基本的企业财务核算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教学大纲中设置教学内容时,能够分解教学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并且教学内容设置方面比较齐全,基本审计理论,审计原理,各项业务循环审计、审计报告等知識点都包含在课程教学内容中。教学内容基本理论比较全面,并且能够结合企业业务和内部控制要求进行审计知识点分解。
  (三)教学方法分析
  根据学校教学基本要求,《审计学》课程授课以理论为准,并且是多班合班授课,所以主要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入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学院教学改革的要求,授课过程中也采用了一些智慧教学工具,但是还是以老师理论讲授为准。
  (四)教材选用
  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教材选定的要求,一般选用国家重点或优秀教材,选用教学过程中,还关注教材是否随着最新审计准则的变化而更改,保证教学内容与最新法律政策的要求一致。并且教材都能配有配套的练习册,一方面可以利于教学开展,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课后复习。
  二、会计学专业《审计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知识体系不全面
  《审计学》课程不是独立体系知识内容,需要学生具有非常丰富的会计核算理论和实务基础,并且对企业基本业务类型、业务流程、业务控制,财务数据分析,财务报表结构和内容,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都非常熟悉和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审计基本业务循环。并且学生还需要了解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审计基本准则的要求,才能准确的理解审计相关知识。但是目前学生还是以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和学校要求的基本技能,而不能结合企业实际系统掌握会计核算的知识点。
  审计业务基本都是服务于上市或即将上市的公司,公司业务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学生现有理论水平,所以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来理解审计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相关知识体系一般都是以制造企业为准,并且企业业务比较常规,但是审计对象确千差万别,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很好的理解审计知识体系中要求。
  (二)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
  《审计学》课程设置在大三下学期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前期知识的积累,但是审计学会计必备的《财务分析》等课程是同步开设的选修课,导致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中分析方法和原理理解不了,相关数据勾稽关系掌握不清。随着学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发展,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理论课程的学分越来越少,所以部分课程删减了,比价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等基本不再修读,导致学生知识体系不全面。
  课程知识关联方面在教学设置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受制于专业和知识体系的限制,一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立足于本课程讲授的现象比较严重,无法将相关课程知识体系串联起来,形成孤岛式课程,也导致了学生孤岛式知识积累。所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到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考虑到教师知识体系的积累才能促进《审计学》课程的教学。
  (三)课程内容设置不完善
  目前,《审计学》课程还是以审计理论为教学主线,教学内容虽然不叫充足,但是学生能够实际掌握的内容却很少,就业中也无法发挥优势,导致了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审计理论本身是一套非常复杂的体系,在理论和实务中都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作为前提,在仅仅的60学时将审计理论讲授给学生是完全不够的,导致现有教学内容是讲授给学生。
  因为课程以理论讲授为准,很多需要实际操作的项目学生无法实际感受到,课程内容脱离实际。虽然后续有审计模拟实验作为实践课程,但是该课程是用教学软件将审计工作底稿进行操作,与实际审计差别较大。
  (四)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审计学》理论课程是以教师讲授为准,虽然配以案例分析、情境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限于课时、班型、学生参与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学方法不能有效的开展。虽然现在可以使用多种智慧教学工具,但是智慧教学工具只是辅助教学,在理论与实际联系中还无法做到关联。因为审计工作涉及到审计对象的很多财务机密,所以在课程资源方面比较受限制。虽然很多公司开发了相关的教学软件和案例,但是都比较陈旧,价格也比较贵,不适合日常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是身临其境的了解审计工作,这种问题一般的教学方法是无法解决的,目前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一直存在。
  (五)教材限制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审计教材多数是以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课程为标准编制的,教材内容比较多,而且知识体系比较复杂,对本科生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一般教材虽然配有练习,但是练习是以理论试题为准,立体考核方式比较缺少,并且教材配套其他资源开发的特别少,让教师可参考的内容非常有限。
  三、完善会计学专业《审计学》课程教学问题对策   (一)优化课程设置
  在《审计学》课程设置中,要结合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集中考虑相关联的课程设置,构成课程专业体系,将前后课程之间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合理规划,保证《审计学》开课的合理性。
  (二)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1.課程教学目标层次化。优化《审计学》课程内容,首先要合理规划教学目标,在现有教学知识、技能、素质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并调整教学目标的顺序,从素质目标到技能目标再到知识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就业,所以素质目标是决定教学内容的前提。可以结合目前审计工作中对审计知识的要求,调整所要讲授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
  图1 《审计学》课程教学目标
  如上图所示,审计学课程结合职业技能点和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知识目标,审计业务知识目标和职业提升目标,并为后续就业或再学习打下基础。以《审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函证知识为例,在设置教学内容过程中不仅要以理论为准,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函证知识点外;结合实际审计业务的需求,函证对象怎么选,依据什么选,选定后怎么发函,催函,收回后怎么处理;从事相关工作还需要考虑函证过程中计算机操作技能、催函中的技巧、回函结果的分析等。通过这些教学内容的设置,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审计相关理论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还能让学生将相关课程技能点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课程内容模块化。目前《审计学》知识划分是基础理论、业务循环、审计报告三个部分,并且每个部分字讲授过程中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线。改革后需要立足于职业技能点,将知识体系分为为不同的模板,围绕每个模块的业务或者知识向外扩展,并且同类技能点作为一个木块以及区别讲解。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后,可以细分,并且每个模块可以重构教学方法。
  3.合理融入案例。案例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通过案例可以有效开展教学,但是案例教学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关键点就是用什么案例,案例怎么融入教学内容。通过课程内容的模块化,不同的知识点运用的案例可以不同,并且案例不一定是综合的案例,小案例,部分案例也可以有效的运用。案例教学运用的前提是丰富案例类型,建立案例库需要融合教师理论知识和企业实务,通过校企合作单位,可以找到最新的案例,让最新的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个别知识点可以拍成课程专用的短视频,这些短视频可以来源于校企合作单位,学生毕业实习单位,教师调研单位,在不涉及企业机密的前提下,利用手机登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完成教学视频的录制,从而形成可视化的教学案例。
  (三)丰富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方法是有效开展教学的前提,但是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脱离基本知识。结合目前学生和现有教学资源,可以通过智能教学平台定期发布各种教学资源和案例。但是,任何教学方法的利用,效果的监控是根本,现在缺乏最基本的监控手段,学生怎么学的,学到什么程度,是否独立完成学习都需要进行监督,受限于现有技术水平,监控过程是一个空白。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监控,只能通过合理安排课堂环节,增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借助QQ 群、微信群等互联网平台将案例教学从课堂拓展到课前、课后,可以有效解决课时少的难题.在课前通过班级 QQ群将下节课案例提前发放,要求学生提前对案例进行分析,为课堂案例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还可以课后将作业和有争议性的热点案例,发布到班级微信群,要求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笔者在对所授课班级教学改革实践中发现,部分课堂上从不积极发言的,在微信群里面也不乏活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导入式、案例分析、讨论教学等让学生通过智能教学工具积极参与,并将参与程度和质量作为考核项目。
  (四)拓宽实训渠道
  在目前审计相关的实训主要是在校内实训室内完成的,主要是通过审计模拟软件的使用,让学生体验审计的基本业务,但是这种实训方式缺乏现场感。提高实训技能,需要将学校实训环节与企业实训对接,让学生在校内有机会接触校外实际工作。首先可以搭建校外实训基地,加强跟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政府部门等单位合作,搭建固定的实训基地,利用短学期或者寒暑假安排学生到现场进行实训和社会调查.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真正从理论走向实践,在提高感性认识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就业竞争力。其次,可以聘请校企业专家作为学校的实训指导教师,鉴于企业专家工作的特殊性,可以将部分实训环节外包给校外人员。最后,利用学生资源,通过优秀毕业实习生和毕业生资源,聘请为学校的特殊实践导师。
  四、总结
  《审计学》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重要的课程,鉴于课程体系的复杂性和教学的难度,有效开展教学的前提是善于观察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革对策,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合理化,完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改进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郭傲霜.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9(03):123-124.
  [2]林进添,潘淑娟,苏泳,缪德燕.基于案例情景法的审计伦理水平测量与比较[J].财会通讯,2019(04):13-17.
  [3]李亚琴.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7):162.
  [4]陆菲茵.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审计学教学现状与创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2):265-266.
  [5]王帆,裘家瑜.“三位一体”审计课程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2):288-290.
  [6]靳思昌.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学》教材的编制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J].经济师,2019(04):187-188.
  [7]刘旺洪.关于增列审计学一级学科的设想[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34(02):1-7.
  [8]钟静磊.提升独立审核能力的审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8):95-96.
  [9]张前前.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6):205-206.
  [10]姚丽.“互联网+”时代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纳税,2019,13(10):226.
  基金项目: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8年度校级教改课题《会计学专业<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8XJJGYB1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621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