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北京市金融业高质量开放机制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集聚了国家金融监管机构与货币政策管理部门,汇集了大量国内外金融机构总部,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更是中国金融业业对外开放的战略性高地。新时期北京市金融业对外开放将面临崭新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本文在理顺机制体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北京市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针对性措施,为北京市金融业形成高质量对外开放格局的建言献策。
  关键词:金融业  高质量开放  北京
  一、“十三五”时期以来北京市金融业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以来,北京市金融业整体上继续保持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和信用评级等相关行业蓬勃发展,以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战略,助推北京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构建北京市“高精尖”产业结构,北京市金融服务产业全功能链条布局基本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金融业发展特征逐步显现。主要表现为:
  第一,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功能日益凸显。北京已明确从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高度,服务并提升针对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功能。
  第二,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整体战略的国际性金融组织的总部大多选址北京,如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
  第三,大型国有金融机构总部及央企金融控股平台汇聚于北京。
  第四,北京地方性金融服务业的创建与发展更多聚焦服务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助推北京进一步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
  二、新时期北京市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面临的机制体制问题
  新时期北京市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新时期北京市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将面临崭新的历史性机遇,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规避的潜在风险和急需理顺的机制体制问题。这些风险、机制体制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括:
  第一,从北京市自身来看,科技型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金融效率相对偏低的现象一直存在。
  第二,北京地方金融业态规范和全社会征信系统的有效建立与广泛应用亟需建立及推广。
  第二,京津冀区域外部环境变化及竞争带来的冲击明显。金融业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态势看,北京一般性制造业疏解到津、冀,无法避免会对北京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
  第四,如何以“北京”有效、精准的承接、支撑和引领“中国”。从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度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大背景出发,如何看待北京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以及如何顺畅相接“中国”与“北京”两个战略层面的金融业对外开放,如何以“北京”有效、精准的承接、支撑和引领“中国”,北京市相关部门依然缺乏深层次的认识、清晰的定位和相应的制度安排。
  三、新时期北京市推动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效措施
  为破解新时期北京市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所面临着的一系列亟待规避的潜在风险和急需理顺的机制体制问题,本文提出新时期北京市推动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
  (一)借助国家重大政策,推进便利导向型开放的新思路
  北京金融业在对外开放過程中,应充分借助已有的投资便利政策及金融贸易协议,对接国家重大对外交往活动,在便利化政策的指引下,逐步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进程。例如,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宏观框架引导下,可采取主动推进、重点突破的方式,积极探索北京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北京辖内各金融机构可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及地区开展以货币流通(人民币)和融资支持(美元)为主线的金融合作,构建人民币跨境清算网络和离岸中心建设,以及以中俄天然气合作为突破口进行能源进口人民币结算。在此过程中,坚持推行扎口管理方式,对北京金融服务业的援助与合作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运营情况、投资回报率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理,并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坚决禁止低效投资项目的产生及持续运行。
  (二)以市场化运作为宗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
  在推动北京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进程中,要以市场化运作为宗旨,政府调控重点是把握资金价格的形成机制。引导企业依据市场原则进行自我约束,设立投资项目退出机制,合理设置投资的效益门槛,以优化项目开发环境。只有如此,北京金融服务业才能将自身发展与营商环境的优化有机融合,才能在今后的对外开放进程中,将维护国家经济利益落到实处。
  (三)树立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开放态势
  在综合分析、研判北京市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现状及前景的基础上,从自身主体开放、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和国家宏观开放三个层面明晰、确立新的开放思路。其中,自身主体开放即以北京CBD区域携手通州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北京西城金融街融合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联手打造国家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重要枢纽;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则着眼北京建成京津冀地区金融服务业开放核心城市,以北京为先锋,以津冀为依托与腹地,协同发展,共创京津冀金融服务业开放新局面;国家宏观开放着眼于对接北京--张家口2022冬奥会、顺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国际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示范区,致力于北京市在不远的将来,逐步发展成为新兴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
  (四)秉承互惠共赢型开放的宗旨
  秉承互惠共赢型开放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暂时遇到苦难、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增加和中国已成为全球开放型经济大国的背景下,北京金融服务业确立合作开放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互惠共赢包含两层含义即“互惠”是指在市场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能实现“非零和博弈”的状态,“共赢”则更加强调合作双方所获利益的公平分配以及双方发展机会的相对均衡。时刻秉持互惠共赢的统筹协调对外开放思路,与各方积极构筑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充分利用金融服务业开放提供的新时期契机,在建设北京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协调与均衡。
  (五)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双向统筹   北京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应双向统筹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打破金融服务行业内部垄断及地域限制,通过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流程,取消不合理的监管方式,优化北京市对非国有资本及非本地金融要素资源的服务环境,以此,吸引、整合国内金融要素资源,着力培育北京国内金融企业竞争力,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知名金融服务品牌,进一步拓展对国际金融要素资源的开放领域,引进、学习全球范围内金融服务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和金融创新思路,以北京为“平台”和“窗口”积极参与全球金融市场竞争。
  四、总结
  北京应全面服务、承接好国家金融对外开放战略,更加精准的引进外资金融机构,顺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推动中国金融服务业走出去,以金融服务业开放引领中国全面对外开放。在此过程中,北京应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措施,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兴全球金融中心城市。
  参考文献:
  [1]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十三五”時期金融业发展规划》,2016,http://www.bjjrj.gov.cn/tztg/c44-a1647.html.
  [2]北京市金融工作局.《2018年一季度北京市金融运行情况》,2018,http://www.bjjrj.gov.cn/jrsj/c54-a2573.html.
  [3]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 2015.
  [4]北京市人民政府.《深化改革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2017.
  [5]方思元,梁珣.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成就、不足与变革[J].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18(06):13-17.
  [6]张承惠.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影响分析[J].新金融评论,2018(04):40-49.
  [7]李姝徵.上海自贸区打造扩大金融开放“新高地”[J].商业文化,2018(18):9.
  [8]何万仓.“一带一路”背景下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新路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2):15-16.
  [9]周小川.金融服务业受益于对外开放[J].中国金融家,2017(07):16-17.
  [10]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和上海市金融办:自贸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指引发布[J].中国对外贸易,2017(07):36.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2019年青年课题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新时期北京市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战略》,项目编号 (2018B5075)。
  何砚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刘巍巍为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社会法律工作系讲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624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