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推动高职院校预算绩效体系建设的思路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发布以来各省市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高职院校作为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如何有效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实现财政资金有效配置。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绩效管理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当前高职院校预算绩效建设现状,以某高等职业院校预算绩效建设情况浅谈高职院校预算绩效建设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预算绩效;信息化平台
  一、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建设的背景
  随着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财政管理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近年来国家通过推进内部控制管理、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等途径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规划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都反映出高职院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效配置财政资金的必要性。
  (二)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职业教育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体系建设、办学条件、实训基地、政策配套等方面均存在不足。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投资规模及生均教育经费都逐年增加,如何高效利用财政资金,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学校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关键点和突破口,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提高学校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质量及师资办学水平,实现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目标。
  二、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建设现状
  当前许多院校仍存在对预算管理重视不足,绩效理念尚未牢固树立的现象。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意识,预算资金规划不够科学,预算资金使用过程中缺乏应有监控,造成资金使用低效,资源闲置浪费现象,甚至有部分院校资产负债率过高,面临巨大还款压力。《意见》实施以来,各院校积极推进绩效管理,但绩效管理的范围不足,同时没有发挥绩效激励约束作用,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依据不明確,造成学校下属单位在预算绩效执行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及目标性。
  三、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建设的思路
  (一)结合职能及收入情况,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框架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类型之一,与普通教育有着同等地位,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推进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凸显。职业院校收入主要来源公共财政拨款资金、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其他收入等,近年来随着生均拨款水平不断提高,学费、住宿费等专户资金收入提升,加之国家通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等途径下拨的专项资金增多,学校在满足工资福利支出、基本商品服务支出的前提下存在部分剩余资金。高职院校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时应结合职业院校在当代社会的职能定位及收入情况,构建全方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框架,包括学校整体支出预算绩效和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
  (二)梳理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1.梳理预算绩效管理流程
  职业院校在梳理预算绩效管理业务流程时,应分析“预算”与“绩效”的关系,“预算”是基础,“绩效”是作用,绩效评价来源于预算,同时又应反作用于预算,两者应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应结合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环节,如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执行入手,完善涵盖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管理、评价结果应用等各环节的管理流程。
  2.完善预算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结合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及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完善考核管理制度,包括与项目相关的申报书、立项评估报告、项目预算批复文件、预算执行或决算报告、项目验收报告、项目中期或完成后的绩效报告等相关管理制度。
  3.健全预算绩效标准体系
  学校应根据整体预算绩效和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情况,建立健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共性绩效指标框架。加快构建单位不同发展项目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及考核导向对不同指标进行权重设置。例如学校在设置“职业教育提升专项资金”项目指标时,根据该项目性质、用途等基本情况,设置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如投入指标下设置预算管理,包括预算执行率、专款专用率,这两个指标为财务指标,同时又是定量指标;产出指标下设置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效益指标下设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指标,其中经济效益主要是财务、定量指标,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很多通过非财务指标、定性指标表示。在完成指标体系建设后,要根据项目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而提高绩效评价效果。
  (三)构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
  1.建立绩效评估机制
  学校在进行绩效评估时应结合预算申报、项目审批等环节,对学校下属各单位申报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包括论证立项的依据(如国家、省委省政府及部门政策文件,单位中长期发展规划)、立项的必要性(从项目实施解决什么问题,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分析)、绩效目标合理性(项目设置目标是否科学,能否反映具体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实施可行性(项目单位及合作单位实施项目能力与条件)、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包括实施进度及取得的成效)等,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主要条件。对预算执行进度及效果进行事中控制,年末可采用自主及第三方独立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绩效评价。
  2.强化绩效目标管理
  (1)结合单位整体预算情况,确定单位整体绩效目标
  学校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应结合单位主要职能、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情况、部门中长期战略目标、本年度总体目标及上年度预算执行效果全面设置整体绩效目标。从当前经济形势及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学校发展的优势及特点等方面,健全整体绩效目标评价指标。从决策管理、人员管理、资金与资产管理、机构建设与内控管理等方面进行指标设置。   (2)通过预算精细化管理,确立具体项目绩效目标
  做好预算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学的预算。学校应开展预算精细化管理,使精细化管理贯穿财务预算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学校在进行预算分配时,优先安排工资福利、水电、物业、邮电通信等基本保障支出,该部分支出由学校整体把控,不进行预算分配。其余资金由学校下属单位(包含行政及教学系部)自行申报部门预算,申报资金由部门日常支出及项目支出两部分组成。日常支出主要是办公费、维修费、差旅费、邮寄费等,该部分按照教职工人数或各院系学生数量设置定额标准。项目支出由学校下属各单位结合部门职能及部门中长期发展规划按需申报,申报时需填报项目申报基本信息表,信息表包括项目名称、实施时间、资金总量、立项的相关性要求、项目绩效目标等内容。学校通过汇总各部门上报预算情况,结合学校预算资金总量,确定整体及各具體项目绩效目标。
  3.做好绩效运行监控
  学校应对下属单位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预算进度较慢或存在问题的项目通过减少预算指标等形式进行控制,督促及时整改,促进绩效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
  4.开展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
  学校应组织对下属单位项目实施过程和完成结果考评,考评从业务和财务两方面进行。学校应根据项目考评结果,及时总结项目管理经验,完善项目管理办法,改进和加强项目后续实施过程的管理。项目考评结果应作为学校今后年度支出预算的重要依据,也是申请新项目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通过信息化平台,有效推进项目绩效管理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需要信息化手段,近年来我校通过逐步开发与完善,已建成集预算管理、内控管理、项目绩效管理、工资管理、收费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将预算编制、项目绩效申报、指标管理、网上报销、项目评价等相关流程嵌入信息化软件,实现预算与绩效管理的信息互通。通过预算编制、绩效目标、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等主要管理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极大提高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结语
  有效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需要在制度完善及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加强绩效管理组织领导,强化绩效管理监督问责机制及考核办法。职业院校应树立新发展理念,借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为契机,实现职业院校发展治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陆阳春.中国政府会计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中国预算管理改革视角分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2]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9]4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083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