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背景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零售,是在“互联网+”时代要求下区别于传统零售的一种新型零售行业概念。在目前移动互联时代、数据驱动背景下,通过对传统商业领域生产、消费的数据化改造,优化数据,提升效率,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从而创造新的价值,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新零售”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下,用人单位对于现代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培养企业管理类人才摇篮的高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就需要随之做出必要的调整,才能够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因此,在“新零售”背景下开展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零售;企业管理;改革与思考
一、新零售背景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
经过对社会多家企业进行实地调查以及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分析,发现我国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大多服务于各类型企业特别是社会零售企业的基层服务与管理岗位。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零售业及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新零售人才需求极大,企业迫切需要招募不仅懂得基本门店运营和管理,还要具备如大数据应用、体验式营销设计等新零售意识的管理人才。但尽管很多企业开出高薪却难以如愿,一方面是传统零售人员不适应新发展,另一方面新零售企业招不到符合熟练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行管理的要求的应用型人才。阿里、京东、美团等多家大型企业在其发展布局和战略定位方面的践行,不仅带动国内各企业纷纷跟进储备相关人才,还引发全行业加入到“新零售人才抢夺战”中来。例如某国内知名服装品牌就计划把线下门店资源和线上打通,将线下5000家门店全部升级为新零售智慧门店,用数据化的指标来完成门店流程管理。一方面各类企业急需储备新零售相关人才,而另一方面则是高校培养的新零售管理人才还不能满足社会的大量需求,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二、新零售背景下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零售及服务行业作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最集中的行业,其创新升级及迅速发展变化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及就业能力必然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培养够胜任新零售商业企业基础管理岗位,具有现代新零售商业管理思想,掌握从事工商管理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各类大数据分析、数据化运营管理、网络营销管理和新媒体运营管理等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和创新精神,实践技能强的复合型人才。
三、新零售背景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阶段来看,许多高职院校对于传统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积累了非常多的成功经验,但确实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其人才培养理念相对落后,更缺乏对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目标性。
(一)课程设置分散且不成体系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本身是研究营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应用型学科,这个专业的范围广,所学课程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经济法》等,这些课程几乎每一门自身都是一个学科体系,过于理论化,而要成为一名管理者,又必须要了解相关的知识,因此,各个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專业都会开设这些课程。但课程和知识体系过于分散,导致学生疲于应付却不清楚到底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也很难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
(二)专业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多数高职院校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经验,他们可以熟练地讲授经济学原理、管理学等理论知识,真正的企业的运营管理经验非常缺乏。虽然现在各高校都要求进行网络课程、微课的建设,但教师实际上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常规的课堂教学、案例教学。传统的专业课程设计多为传统的企业运营与管理,现代新零售业态下的企业则对企业管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很多与新零售密切相关的技能对于很多工商专业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有些院校虽然也安排教师到企业去挂职,但很多时候只是走走过场,时间短,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企业的运营管理中去,岗位实践内容与真正的企业管理实战经历还是有所差距。
(三)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实训条件缺乏
相当多的院校开设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本就出于生源广、成本低等考虑,校内实训基地基本上没有太大投入。虽然大多数院校都在广泛地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如校企合作如何与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师发展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校企合作中学生如何才能更深入企业就实际运营和管理中,而不是简单形式上的合作;校企合作如何与专业未来发展和学生的职业规划、创新创业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提供实训场所和就业岗位上。
四、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进行重构,其前提是首先明确本专业的特色培养目标,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指导,根据“新零售”背景下的企业岗位用人标准,来科学制定未来的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从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入手,精简和重新汇编部分公共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避免因学科项目过多而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茫然不知学习的重点和目标是什么。当学生先掌握这些岗位基本能力与理论知识,再依据岗位提升的需要逐步设置其他相关内容。通过打破原来依据知识脉络设置课程内容的模式,实现课程设计与新零售业态的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相对接,构建专业核心竞争力,除了具备领导、组织、协调、沟通、合作等通用管理能力,还需要掌握包含市场调研、门店开发与运营、营销策划、客户服务管理等传统工作技能,以及商品陈列管理、大数据分析、零售数据分析与应用、信息系统管理和新媒体运营等新零售知识技能,结合线上线下要求综合开展教学实训。
(二)优化整合师资团队,统筹安排改善师资 对专业教师的学历、职称、专长、研究方向等进行全面评估,根据专业建设内容,每年合理安排教师进行企业实践锻炼,有针对性的学习最先进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等方式来提高校内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同时,积极利用合作企业的行业专家资源,建立一支具备真正实战经验的外聘教师队伍,有计划地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来校讲授专业核心课程、指导实训项目,真正获得企业第一手的管理经验和资讯,开拓学生眼界,加深行业认知,增强高职院校工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三)大力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为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除了常规的教学设施外,在校内设计、建立集教学、生产、培训、科研的四位一体的工商企业管理实训基地,如管理拓展实训室、视觉营销管理综合实训室、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沙盘实训室、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系统软件、仿真与模拟系统,打造全新的实践教育环节。始终贯彻“模拟、真实、实操”的课程设计路线,要求100%的学生参加实训,100%的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实训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在新零售时代的就业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尽量与区域内零售业的龙头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建立良好地合作办学关系,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合作形式,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保证业务见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就业岗位的提供。
结束语:
新零售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技术创新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商业环境相比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技术、新理念、新岗位层出不穷,是否有高质量的从业人员来满足“新零售”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传统的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全新的要求,职业院校结合助力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對现有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使人才培养真正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更具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佟伟.高职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研究[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9(01).
[2]何承芳,高捷闻.新零售下营销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08).
[3]罗攀生,邹莉.新时代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跨界培养及有效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2).
[4]覃艳华,陈泉,沈慧.工商管理专业服务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探讨——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9(08).
[5]吴萍.“新零售”概念下高校营销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J].大学教育,2019(12).
作者简介:刘佳璇(1978-),女,广西贵港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工商企业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11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