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改进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了跟上时代发展,避免人才外流、人力资源管理与市场经济模式脱轨等问题。在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有必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契合,通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推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本文阐述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其必要性,并针对缺陷提出了改进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基于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优化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助于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1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作为影响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一种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相结合的方法[1]。与以往方式不同,它主要依靠信息技术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基于信息化所开发设计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人事信息进行集中分析,并根据管理规定完成了客观事项的处理,大大提高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首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通过各种软硬件设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人力资源信息的传输、交换、共享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其次,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通过信息手段对复杂的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处理,改变了以往的办公方式,以电子信息为基础处理相关事务,同时也为事业单位的人事决策提供参考。
  2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与企业相比较,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一方面,由于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在行使着国家行政权力,因此這些单位的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形象,其行政效率影响到社会整体运转效率。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运作。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提高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于整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信息化则是推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容忽视。
  2.1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适应了更加开放透明的管理需要。事业单位无论是虚拟组织的设立还是部分功能外包,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优化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使人力资源的价值得到认可。还可以激发全体工作人员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被动地位,形成一种新的交互式管理态势。
  2.2信息化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整合
  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结构的新型管理系统,所开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其主要功能优势就是可以缩短各级工作人员的反馈时间,并开辟了更加丰富的沟通渠道。信息化所具有的技术特征最终会改变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加快工作人员的响应速度。信息系统的输入弥补了人工方式计算繁杂的缺陷,缩短了人力资源管理所需的工作时间,尤其是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可以使人事信息存储更加方便。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使用,OA系统、视频系统、电子邮件等软硬件设备和相关基础设施不断更新,基于信息化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也得到了更好的应用。这些新方式克服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局限性,利用信息数据传输准确、快速、存储容量大、交互性强等特点,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
  3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缺陷
  3.1领导层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事业单位习惯使用传统方法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层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相应重视,这直接导致事业单位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同时,事业单位没有进行人力物力方面的投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缓慢,发展受阻。
  3.2规划建设与实际不符
  在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为积极适应科学技术的变化,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各单位加强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但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仅仅注重信息系统的建设速度,全过程的规划建设并不合理,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质量,工作缺乏实效性和长期性。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没有真正意识到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而且还增加了人力、物力、时间上的成本投资。
  3.3信息化硬件水平不高
  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硬件建设主要是指运营层面上的操作水平、所需的设备及人才等等,这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理念同等重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硬件建设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而且还需要了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未来规划,熟悉事业单位长期发展战略,具备信息化运营能力的管理人员。因此,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仅需要设备支撑,还需要兼具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的混合型人才[2]。
  3.4管理模式建设滞后
  管理模式是影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以人事档案管理为例,部分事业单位依然使用纸质档案存储方式。即使运用到了电子档案,但电子档案的管理并不完善,管理人员不熟悉信息技术,缺乏专业培训。所有这些因素都将会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信息收集效率低下。当前,事业单位逐渐改变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信息化技术。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建设比较滞后,信息化建设难以深入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不能正常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
  4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改进策略
  4.1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视
  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领导者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深刻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工作效率提升之间的密切关系。把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讨论,制定合理的工作推进计划,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稳定发展。   4.2挖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部分事业单位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并且在人才挖掘方面缺乏考虑。事业单位必须正确看待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并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3]。首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前提是配备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水平,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确保不会向外界透露秘密信息。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专业人员需要掌握单位的内部规则和相关法规,合理构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平臺。
  4.3优化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功能设置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工作是优化和完善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包括以下三个要点。一是完善人员管理模块设置。重点在于及时登记内部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人员变更信息管理,完成具体统计信息。二是重视合同以及薪酬管理模块的信息完善。包括合同模板、合同的签订、合同的变更、工资制定、工资核算及支付等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开展。三是要不断完善岗位设置功能模块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岗位设置等基本信息,并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4.4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制度
  为了确保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有必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第一,完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快速明确工作人员的各项考核指标,从而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提高考核效率以及公平性。第二,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激励机制。根据电子文档中的工作表现、个人绩效、考核结果等综合数据,给予工作人员适当的奖励,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第三,改进事业单位的人员选用制度。将线上线下招聘结合起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用人选人制度,使相关制度更具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人员的凝聚力以及归属感。
  4.5加强数据信息的集中处理
  在人力资源数据信息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全面增强数据信息的判断、分析、存储能力,以实现更加高效的信息管理工作。首先,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软件。综合考虑软件的信息处理能力,根据人力资源工作内容和人员结构对软件进行优化,融入更多的个性化元素。通过不断修正软件的缺陷,使信息系统更加适合单位的内部组织架构。其次,将其应用到人力资源的实际管理过程中。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需要,对管理系统进行持续优化,整合内部员工工资、业务项目等所有资源信息,对相关数据进行信息化分析,为事业单位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条件。最后,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对各种数据进行优化和管理。通过加强数据信息的集中管理,以实现单位内部人力资源信息全覆盖,使信息分布更加合理,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断优化内部的运作流程。
  5 结束语
  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大缺陷。因此,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少问题。信息化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必然趋势,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该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徐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外企业家,2016(6Z):118.
  [2]  郑光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9):92.
  [3]  范永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及优化策略[J].人力资源,2019(12):22-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434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