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长期业绩增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 刚
长期而言,企业业绩增长是决定中国股市发展的惟一因素,而流动性不会影响企业盈利的轨迹,因此也不改变股票的价值
当前中国股市中最受瞩目的数据有两个,一个是居民日均新增开户数,另一个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率。
两个数据都呈现高增长。近期的开户增量达到巅峰,日均开户数从4月初的11万-12万户急升到月底的30万户,今年3月以来的累计开户数已经超过2005年全年。在当前年报(季报)公布的密集期,业绩报告的增长率也创出新高,已公布的900家上市公司每股盈利同比增长超过30%,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40%。
对上面两个数据的不同偏重,基本反映了对中国股市的两种分析思路。新增开户数,乃至人口红利和“热钱”等,基本是从流动性的角度来分析对股票的需求。另一种思路则是关心业绩的增长,主要从基本面来着眼。近期人们津津乐道的资产注入和股权激励,也主要是从“潜在业绩”释放的角度来分析股市。
或许人们认为两个思路并行不悖。短期来看,可能的确如此;但长期来看,我还是强调固有的观点:股票价值是未来盈利和分红的折现,而对股票的需求(无论是短期开户数还是长期人口红利所引发的需求增长),都不会影响企业盈利的轨迹,因此,也不会改变股票价值。即使需求暂时推高了股票价格,但这意味着未来股票收益率的减少,从而减少未来的需求,最终股票价格会回落到与价值相符的位置。
美国和日本股市的比较清晰地显示这一点。这两个市场都曾快速上涨,但美国股市在过去30年涨幅远超日本,且整体波动性要小得多,其中的差别就在于盈利增长。
过去30年间,美股指数年均增长率为7.3%;公司盈利年均增长率为7.1%;而日本股市指数增长的年均增长率为6.2%,公司盈利年均增长率只有3.3%。美股基本是业绩推动型的,而日股更多表现为估值扩张型。日本股市在上世纪90年代一度占据全球45%的市值份额,但最终仍然是美国股市稳居全球第一。
中国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增长会是什么态势呢?最近几个季度上市公司的业绩虽有很大好转,但毕竟不能让人放心。中国上市公司业绩的周期性波动是有目共睹的。不过,如果我们观察业绩的长期趋势,可以暂时忽略周期性,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影响盈利轨迹的结构性因素上。
首先的一个结构性因素在于企业体系的金融基础。各国的企业体系或建立在银行主导型金融的基础上,或建立在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上。银行吸收的存款是短期的,而企业需要的贷款是长期的。随着产业结构日益资本化,存贷期限不匹配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银行承受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资本市场则主要是吸引那些愿意并且能够承受风险的投资人,并以股东和债券持有人的形式更有效地分散风险。所以,银行对创新的激励往往不足,资本市场则更愿意为创新提供长期资金。
美国和日本分别是资本主导型金融和银行主导型金融的典型。他们在过去15年的产业盈利率在传统产业层面似乎没有太大差异,但在新兴产业(如高科技、信息技术、医疗服务等)上的差距则相当明显,这些新兴产业的盈利差异正是拉开美日股市盈利增长的重要原因。
中国金融体系基本上是银行主导型,但过去两年资本市场的发展走过了发达国家20年走完的进程。2005年初,股市市值占GDP的30%左右,目前已迅速提升到50%;加上H股,则证券化比例已经达到80%以上。中国股市占GDP的比例在两年内基本可以达到发达市场的平均水平,这将从长期趋势上推进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的盈利增长。
另一个结构性因素是生产率的持续提高。中国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得益于产业转移,首先是从农业转向工业,尔后则是初级工业向高端制造业转移。随着资本从低产出率产业向高产出率产业的转移,整体经济的盈利率在不断提高。但净资产收益率在2002年以后基本成上升趋势,工业企业盈利占GDP的比例从2002年的2.9%一直上升到目前的8.9%,表现出波动中的稳态上升。
此外,两税合并后,内资银行将是最大的受益企业,银行所得税下降1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长约1.5个百分点。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当前名义税率33%,预期税改后净利润提升超过15%。
新税法还取消了内资企业的计税工资制度,这使得实际的业绩增长可能超过20%。而且,目前人们关于减税的效果似乎忽略了两点内容,一是银行已经成为市场的最大利润贡献者(2006年利润贡献超过市场30%),减税后对整体业绩增长的推动不容忽视;二是人们总把减税视为一次性利好,而减税其实会提升今后每个年度的盈利,这对股票价值的提升是长久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169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