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猛

  摘 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财政管理的一项创新性基础性工作,高校应当积极配合这一工作的开展。文章针对当前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现状,分析了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并探讨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 财务管理 影响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117-02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是一种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拨付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其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库拨付资金的库外沉淀和闲置浪费现象。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各高校的资金拨付和使用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其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也相应地发生了较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少国库集中支付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1.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预算管理的影响。高校是以支出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方式,它能够规范和调节高校的财务收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以后,财政资金不再直接下拨到各高校的银行账户,而是由高校根据当年由财政部门审定下来的部门预算来编制用款计划,报财政部门批复后,在批复的计划内按规定的方式和规定的“类、款、项”来使用资金。财政部门对高校的预算资金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对每笔支出都进行控制,且进一步明确了“有预算才能支出”、“预算支出渠道不得随意变更”等硬性的规定。高校不能再随意地调整和追加预算。这对高校的预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预算科目上要进一步细化,高校要从功能上、性质上进行预算科目的规范分类,建立多级预算科目体系,每项支出都要有相应的对应科目,把预算具体到部门、单位和项目。同时要求校内各用款单位及相应资金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准确、及时报送用款计划,使资金严格按规定的方式和规定的“类、款、项”支付。这样才能使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支付都建立在明细的预算基础上,不发生因国库集中支付而造成高校资金使用需求无法满足的情况。
  2.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按照财务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原则,实行国库集中制度不改变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权限,基本不改革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权限。同时,还明确规定了基层预算单位在财政资金集中支付中应承担的主要职责。按照单位预算使用财政资金,做好相应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负责编制用款计划,提出财政资金直接支付申请,根据财政资金授权支付管理规定,签发支付指令,通知代理银行支付资金。这些新赋予的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了高校和财务人员的管理职责,加重了财务管理任务,致使部分单位不得不重新设置财务工作岗位、增加财务人员来完成国库集中支付的相关工作,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成本。
  3.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会计科目设置的影响。高校所适用的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设置过于简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后所引起的财政资金流入、流出的变化,无法在高校的会计科目中很好地体现出来。随着高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支出的多样化,现有的科目已不能满足核算的需要,要求对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支出等相关科目按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中的一般预算收支科目设置明细科目,以保证高校的会计核算与预算编制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协调一致。
  4.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影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财政部门、高校、银行间的结算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进行的。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就必须建立一个与之兼容的现代化财务管理系统,以便及时准确报送、反馈有关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信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国库集中支付电子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及会计信息化水平不高,或由于技术问题无法与财政信息系统对接,再加上高校使用的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管理系统还不够成熟,程序操作复杂,导致出现信息不畅,数据采集、反馈不及时、不全面,影响了国库集中支付的效率。
  5.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财务人员的影响。高校财务人员多年来适应了国库分散支付制度的管理模式,对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从工作岗位设置、工作程序调整、工作环节衔接、会计电算化核算等诸多方面均不能满足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这就要求必须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国库集中支付条件下高校财务管理的改进措施
  1.建立健全国库集中支付内部控制制度。高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应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将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纳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之中,建立和完善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相关内控制度。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使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共同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就必须制定和完善符合国家国库集中支付的法规、适合高校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建立对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程序,注重责任牵制,在机构设置与岗位分工时,要明确各部门及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并规定惩处和奖励办法。
  2.改革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为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需要,各高校必须改革预算编制方法,要求校内使用财政资金各院、系、处室先对资金的需要编制计划,再由财务部门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和资金的来源权衡统筹安排,制定出各项目的经费指标,详细说明预算金额和支出标准。与之相应的是将用款计划分解为类、款、目,以月为时间单位进行调配,做到“总计划细分解,长计划短安排”。要推行零基准方法,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视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一切从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同时,要强化预算的执行。预算一经确定,即具有强大的约束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高校应在深化、细化预算上下工夫,切实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对于专项经费,一方面要建立清晰、规范的专项经费预算编制流程,另一方面要对重点项目、大额项目的支出进度、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等进行重点关注和过程管理。
  3.提升高校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财政资金在申请、拨款程序和方式上发生了根本变化,由管理资金账户变为额度管理、预算管理和用款计划管理。这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字面上认识内涵,还必须在实际工作中熟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操作流程和方法。为此,要加强高校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掌握国库集中支付的操作流程,熟悉各环节要做的具体工作和时间要求,确保用款计划的及时上报和支付申请的渠道畅通。
  4.规范财政性资金账户的设置。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应按照国家财政部、审计署、教育部的要求并结合高校实际,高校应对所有在银行开立的账户进行全面清理。将原来单位在银行开立的账户进行清理、归并、撤消等工作,以进一步规范银行账户管理,保障资金安全。
  5.加强高校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会计信息化程度。会计电算化和信息网络化是国库集中支付的必要条件和技术手段。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后,高校较之从前工作量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加大,且这些都是建立在信息网络系统基础上的。高校应根据需要,加强财务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及时添置更新设备,设立网上申报专线,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同时,要加强与国库管理部门、银行的沟通与协调,以达到信息报送准确无误、反馈批复及时、信息使用方便快捷的目标。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对高财务管理的影响是深远的。高校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带来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德岭.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7)
  2.黄维.高校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J].高教与经济,2006(1)
  3.廖静梅.高等学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浅析[J].财会通讯,2008(9)
  4.姚红美.对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思考[J].时代金融,2006(12)
  (作者单位: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计财处 浙江宁波 315100)(责编:若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37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