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课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哲君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作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不仅能授以知识,还能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更能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形成,而受到高中生物教师更多的关注。本文是笔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突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在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夯实学生实验基本功以及改变评价方法等方面所进行的一些尝试和想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改;新课程理念;实验;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70-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知识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旧课程理念,逐渐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所替代。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觉参与,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实验教学在育人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它不仅能授以知识和技术,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更能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形成。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充分发挥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不仅会影响学生,也将会影响到学科教育的诸多方面,如教材的选材和呈现方式、课堂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教学时间、师生关系等等方面。下面是笔者根据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想法。
1转变教学方法,突出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要全面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就是“活动与探究”。
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例如: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材要求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通过实验,学生既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又对叶绿体、线粒体获得了直观的认识,也学到了相关的知识,在材料的选择上除提供教材推荐的菠菜叶和葫芦藓叶外,还提供水绵。观察比较它们的叶绿体形态分布,为“光合作用”这一节的学习埋下伏笔。在方法步骤中,建议学生对临时装片施以强光及弱光的对比条件,然后再观察细胞中叶绿体有什么变化,从而理解叶绿体生理方面的知识。此外,把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叶绿体和线粒体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这两个细胞器的比较理解。这些知识的掌握比单纯的理论讲解印象更深刻牢固。在生物教学中,
尤其是在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的领域,生物课中的活动与探究实验更是不可替代的。
2注重实验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基本技能和探究能力包括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整体理解能力、对常用的实验室设备、仪器的正确使用能力以及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的能力。
2.1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整体理解应该重视在观察演示实验时,不仅要学生关注观察的现象,同时要让学生理解该现象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和怎样说明问题的。在进行学生实验时,应该让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的前提下独立操作实验。例如: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过氧化氢酶是否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这需要通过实验确认。本实验的基本设计思路是:用新鲜肝脏的研磨液(含过氧化氢酶)和氯化铁溶液分别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再用点燃的卫生香分别检测哪个产生的氧气更多,就可以看出酶是否具有比化学催化剂有更高的催化活性。经常有学生不明确为什么这样做能说明酶高效性的问题,这显然是没有理解设计思路,所以在操作中表现为在两支试管都加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或者有的在试剂的量上随意添加,最后导致实验失败;而理解了设计思路的学生自然就会理解操作步骤中的一些具体要求。要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就必然要求学生对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应知其所以然,也就是对实验的整体的理解。这对教师来说应该是一个要重点讲解的部分。
2.2新课程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进行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忽视实验教学,是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重要原因。在教学中要按学生技能形成的规律组织教学,其一般过程是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正确规范操作的原由所在,这样,在操作中才能逐渐形成标准规范的操作,并最终内化到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来。例如,学生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上,经常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目的进行合理的选择,学生常常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和对低倍镜、高倍镜特点的无知,总是一上来就用高倍镜,认为高倍镜总比低倍镜观察清楚。这种盲目性,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镜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但所看到的实际面积小,即视野窄;而且倍数越高,看到材料的厚度就越薄,高倍镜适宜观察局部和细节。低倍镜所看到的面积大,适宜观察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及方便寻找观察目标。只要学生了解了这些基本原理,才能正确选用低、高倍镜。
2.3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还要适当鼓励学生去发现新的、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根尖临时装片,学生在压片过程中,往往用力过重或过轻,根尖细胞压烂或者不分散,造成前功尽弃。就应该鼓励学生按不同的方法来压片,一种按教材方法做,一种不用镊子弄碎根尖,也不在装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而是用橡皮轻轻按盖玻片几下。一些创新的做法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过程评价、指导学生完成探究
在生物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探究、实验,是想让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同时获取和深刻理解知识。生物探究活动的过程本身就富含教育意义,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花大力气组织好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即让每一个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每一步骤都要到位。在教师指导下做好分工合作,观察、记录、检测、描述都要实事求是,讨论时要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求得结论。
最后,我们还要认识到,实验探究性学习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它只是其中的一种学习方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方法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在开展具体的学习活动时,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式和策略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秀芹.试论生物探究性学习及其评价[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