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学生的蒙语掌握现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以非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学生的蒙语掌握现状为考察项目,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旨在明晰蒙语在非蒙古族自治区的蒙古族学生身上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非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学生;蒙语掌握情况
当今是一个多元文化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时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是我们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语言作为思维的符号系统,不仅仅是一种交流方式,更是一段历史的载体,一种文化的延续。蒙古语言文字则是蒙古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数千年蒙汉文化的碰撞中,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共同发展,蒙古族的语言文字生存与传承至今。虽然有很大一部分蒙古族在文化上已被汉化,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蒙古族仍然传承着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然而时至今日,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加速推进,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蒙古族的游牧文明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蒙古族学生不会说蒙语,不学习蒙文的现象越来越多。如果蒙古族孩子不说蒙语,不学蒙文,就不利于蒙古族灿烂历史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一、蒙古族的分布情况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蒙古族人口约为650万,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东北,在新疆、河北、青海都有分布,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蒙古族的这种分布现状有三个特点:一是聚居地规模差别大,大到一个自治区,小到一个村庄;二是聚居地区多,仅自治地方就有11个;三是聚居地的范围广,从东北到西北,从内蒙古到大西南,分布在十多个省区。
二、调查区域的选定和方法
本次调查选取的地点为:辽宁省大连市。
调查问卷的发放地为:大连民族大学以及周边小区。
(一)辽宁省概况
辽宁省简称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也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辽宁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截止2010年,全省陆地总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5%。辽宁全省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3710.3万人,占84.8%,少数民族人口664.3万人,占15.2%,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除汉族以外,主要还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其中,满族533.7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3%;蒙古族65.8万人,占9.9%;回族24.6万人,占3.7%;朝鲜族24.0万人,占3.6%;锡伯族13.2万人,占2.0%,这五个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99.5%。
(二)大连市概况
大连,别称滨城,旧名达里尼、青泥洼,是辽宁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位于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之滨,背依中国东北腹地,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工业、旅游城市,也是新一线城市。面积达13237平方公里,人口698.7万人。
(三)选定调查学校的典型性分析
由于大学生的思维较为成熟,而大连民族大学的民族构成尤为充分,蒙古族学生数量较多,教师学生对蒙古族语言文字的体会较为深刻,因此研究对象选择辽宁省大连市的大连民族大学进行调查。
大连民族大学位于大连市金州区中心区域,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辽宁省人民政府、大连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由大连理工大学对口支援大连民族大学。
三、问卷结果与分析
此次问卷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了100份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100%。
其中男性35%,女性65%。年龄分布20岁以下占65%,20至30岁占20%,30岁以上占15%。现居住地均在辽宁,故乡分布在辽宁、黑龙江、山东以及内蒙古四个省份自治区,其中辽宁7%,黑龙江15%,山东15%,内蒙古63%0。
(一)调查父母的民族成分对孩子蒙语掌握情况的影响
在100份调查问卷中,父母均为蒙古族的选择有9份,他们的孩子基本掌握蒙语的为6份,没有掌握的为3份。父母均为汉族的选择有32份,他们的孩子全部没有掌握蒙语。父母一方为蒙古族的选择有59份,他们的孩子基本掌握蒙语的为12份,没有掌握的为47份。由此可见,父母的民族成分与孩子蒙语掌握情况成正相关。
(二)调查家中是否用蒙语交流对孩子蒙语掌握情况的影响
在100份调查问卷中,家中用蒙语交流的选择有11份,这11份问卷中的孩子全部基本掌握蒙语。家中不用蒙語交流的选择有89份,其中孩子基本掌握蒙语的有7份,没有掌握蒙语的有82份。由此可见家中是否用蒙语交流与孩子蒙语掌握情况成正相关。
(三)调查学习蒙语兴趣与蒙语掌握情况的影响
在100份调查问卷中,对蒙语非常感兴趣的选择有13份,这13份问卷的填写人全部基本掌握蒙语。对蒙语一般感兴趣的选择有29份,其中5份问卷的填写人基本掌握蒙语,其余24份问卷的填写人没有掌握蒙语。对蒙语不感兴趣的选择有58份,这58份问卷的填写人全部没有掌握蒙语。由此可见,通常情况下兴趣决定了是否掌握蒙语。
(四)调查对掌握蒙语作用的认识与蒙语掌握情况的影响
在100份调查问卷中,认为掌握蒙语可以日常生活使用的选择有11份,这11份问卷的填写人全部基本掌握蒙语。认为掌握蒙语可以多一条出路的选择有15份,其中7份问卷的填写人基本掌握蒙语,其余8份问卷的填写人没有掌握蒙语。认为掌握蒙语作用不大的选择有74份,这74份问卷的填写人全部没有掌握蒙语。由此可见,掌握蒙语的作用决定了是否掌握蒙语。 (五)调查如果有机会学习蒙语是否会参加
在100份调查问卷中,选择会参加的有56份,选择不会参加的有44份。由此可见,非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学生蒙语掌握情况较差与缺少学习蒙语的机会有关。
四、建议
(1)民族语言的使用是一个敏感问题,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民族间的团结和国家的发展。蒙古族近年来已经有了这一紧迫感,少数民族当中的“汉语热”使汉语水平的高低对孩子的升学和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出现了重汉语轻蒙语的倾向。我建议在保证孩子升学和就业的前提下坚持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鼓励蒙汉皆通,既重视第二语言,又不轻视蒙语,两者兼通,两者并重。做到保护本民族语言文化,保留自身特色。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精神,在内蒙古自治区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实行双语文教学,在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同时,全区普及蒙古语言。使走人大学的学生中有蒙语基础的学生比例增加,有利于蒙语的传承与发展。
(3)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与法规,提升民族感和民族尊严,继承与弘扬使用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伟大精神和优良传统。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蒙古族群众及其子女学习和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大力提倡蒙古族家庭学习和使用蒙古语言文字,使蒙古族学生从小就受到蒙古族语言氛围的熏陶。积极对蒙语的作用进行宣传,使学生对蒙语的作用有足够的认识,激發学生学习蒙语的兴趣。增加学习蒙语的机会,使有兴趣的学生有机会学习蒙语。
(4)从实际出发,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过程中的相关待遇,做到从自我出发主动参与到积极学习,再到广泛运用。
五、综合评述
非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学生的父母真的心甘情愿地让子女放弃母语了吗?其实未必,这一代人包括他们的长辈都是亲历了整个民族的繁荣与衰败都和母语教育的兴盛与受挫息息相关的历史与现实,不会单纯因为好恶而轻率地抛弃母语。但我们生存空间对他们来说未免过分残酷了。普通话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使身处旋涡中心的他们怀着忧虑与不安面对这个不可抵挡的冲击时感到无靠可依,无桨可撑。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只能选择放弃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选择表层利益与暂时出路。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合理的,但是这并不利于蒙古族灿烂历史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如果不及时对现状进行分析和改变,学习使用蒙古族语言文字将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我们应该通过学习、了解蒙古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荣誉感、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其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开拓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除教育、新闻出版等传统接收掌握蒙语的毕业生较多的行业外,应拿出更多的岗位接收掌握蒙语的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陈嘉楠,刘莹,岳鹏等.蒙古族语言蒙汉双语教育状况考察的调研报告——以呼和浩特市为例[EB/OL].中国煤炭新闻网,2011(03):28.
[2]语文出版社著.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M].语文出版社,2006.
[3]孟其木格.“推动蒙古族语言文字发展”的建议[J].华众新刊,2017(0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737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