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研究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事件频发,当代研究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做好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工作,文中在分析研究生群体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引入朋辈心理健康辅导模式,提出建立研究生朋辈心理辅导分层模式,选拔学生进行培训,把该模式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更好地提升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研究生;朋辈心理辅导;心理健康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与高校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阶段,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着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更是判断现有教育模式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甚至关系着社会发展。相关研究采用心理量表对新入学研究生进行心理测量,发现超过23.9%的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发展,疏导研究生压力,应当把新型心理辅导模式——朋辈心理辅导引进到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作为现有心理教育的有效补充。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研究生群体与本科生相比,学习生活的自主性更强,心理健康问题成因也更加复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及婚恋压力作为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三大主要根源,尽管不同的个体的压力及承受能力各异,但压力成因具有相似性。
  (一)学业压力
  研究生课程学习与实践与本科生存在较大差别,科研作为研究生生活的重要部分,更看重学生个人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部分学生在本科期间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业成绩,但可能科研创新能力不足,限制其研究生阶段的发展。研究生学习期限短,大部分在第一学年进行课程学习,课程安排集中,在兼顾科研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完成各项课程任务。部分研究生的本科专业背景与其研究方向也存在一定偏差,相应地增加了课业负担。在高校教育改革背景下,很多院校对研究生取得学位的要求更加严格,学生毕业必须发表高质量论文才满足毕业基本条件。部分基础薄弱,写作能力较差,科研创新能力低的学生发表论文较为困难,易产生无助、沮丧等不良情绪,影响其学习生活。
  (二)就业压力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研究生人数不断上涨。尽管这种趋势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也导致研究生水平参差不齐。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招聘要求也不断提高,就业形势越发严峻。部分研究生缺少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校期间潜心科研学术,课程学习,忽视对自身实际工作能力、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等能力的提升。当进入求职市场时,缺乏对自我价值的精准定位,能力认识不足,部分研究生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不断体会到挫败感。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有可能产生过度焦虑或进行自我否定等消极心理活动。除研究生自身原因之外,部分行业或单位出于用人需求和薪资水平等方面的考虑,偏好聘用本科毕业生,这也无形中增加了研究生的就业压力。
  (三)婚恋压力
  根据现行学制的年限要求,研究生群体年龄一般介于23与30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身心大都发育完全,有较强的建立亲密关系倾向,但是由于学业繁重,时间和精力被学习科研占据,与异性接触较少,人际交往无法完全满足情感需求。除此之外,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部分女性对于男生配偶的要求更高,如经济条件,这限制了这个阶段择偶的对象范围。部分研究生在这个阶段已经成家,需要和配偶长期分居,这也导致了研究生内心孤独,情绪无人倾诉的状态出现。
  二、研究生朋辈心理辅导应用
  朋辈心理辅导是指在研究生中对部分同学进行心理咨询培训,达到一定要求后,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对心理困扰或者情绪问题的同学就具体的情景及时进行帮助与疏导。
  (一)建立研究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必要性
  原有的校园心理辅导模式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针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缺乏对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现有的心理辅导模式下,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人才,心理委员的咨询水平有限;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存在问题类型较多。研究生心理健康需要引起高校足够重视,把研究生心理健康辅导模式由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与治疗并重,不断提高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建立研究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可行性
  相关研究表明,产生负面情绪时,向同龄人倾诉沟通是当前研究生最常见的疏导方式。朋辈心理辅导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尊重和同理心为出发点,构建积极的咨询氛围,引导来访者积极向上的心理潜力发挥,进行自我肯定,进而消除负向的自我认知,解决心理问题。朋辈之间社会身份一致,年龄相仿,价值观类似,容易互相建立信任,产生同理心,而这两者是心理辅导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对于心理学观念的不断转变,研究生群体遇到心理问题时,向心理辅导寻求帮助的同学越来越多,需求呈现多样化,现有的心理辅导老师难以满足大量的心理咨询和多样化需求。研究生朋辈一般有类似的经历,居住环境类似,可以第一时间注意到周边同学的情绪变化并给予言语沟通和鼓励,建立认同感,提高心理辅导的针对性和即时性。
  三、研究生朋辈心理分层辅导模式探析
  (一)建立研究生朋辈心理分层辅导模式
  朋辈心理分层辅导模式是指按照高校实际情况,分别建立研究生院,学院,专业及实验室4个层级的研究生心理辅导制度,并按照一定制度将4个层级综合起来,由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管理,确定各层级的心理辅导员选拔方案,培训制度,细化工作职责。
  由学校心理健康中心负责管理的研究生朋辈心分层辅导模式,对四个层级的管理体现在制定一系列的规范制度,確定心理辅导实施办法。为增强各层级朋辈辅导员的专业性,由学校心理中心统一对研究生朋辈辅导员进行培训评估,各个层级进行辅助,并建立考核制度。因为不同层级负责的研究生群体不同,其工作职责应进行统一制定,避免职责重叠或者不清晰的情况出现。除此之外,每个层级可独立开展工作,在具体工作内容上,上一层级可以指导下一层级。在危急心理状况发生时候,可以由最低层级实验室心理健康小组逐级上报,确保每个层级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到心理事件相关细节,利于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可以建立例会制度,定期沟通各层级负责群体的心理状况,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线上沟通平台,保障各个层级之间管理和沟通的顺利进行。   (二)组建能力全面的研究生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
  在朋辈心理辅导实践中实际的辅导效果与心理辅导员素质的高低有着密切关系,一名专业、负责、有较高心理素养的心理辅导员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心理辅导的结果。朋辈心理辅导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取决于朋辈心理辅导员是否满足心理咨询的相关要求,因此在前期选拔心理辅导员时应注重其心理品质的考察。
  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应该具有成熟的认知层次,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发展,有热心助人的行为倾向,负责的工作态度,善于运用沟通技巧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选拔过程可借助较完善的心理量表如SCL-90问卷、艾森克EPQ-人格测试量表来对备选者进行心理评估。其次朋辈心理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性质类似,服务性特征显著,在选拔过程中遵循自主自愿的原则。在不同层次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培养对象时,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工作职责及性别,年级等因素,学校心理健康中心要对整个选拔过程进行指导。
  在确定培养对象后,要对选拔出各个层次的朋辈心理健康辅导员做分类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模块——基本知识技能培训与心理辅导原则培训。基本知识技能主要包括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心理咨询基本内容的学习和沟通技巧的练习。在实际的心理咨询中,用情感去倾听咨询对象是整个心理咨询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建立在倾听之上的情感融合才可以推动整个咨询环节顺利进行,因此应该将如何进行倾听和情感融合作为沟通技能培训的重点。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也要把建立信任放在首位,实现与咨询对象的情感互通。
  心理辅导原则是培训的第二部分内容,其中保密性原则是保证心理辅导对象个人信息的隐秘性,只有确保其信息不被外泄,当事人才更有可能与辅导员真诚交流、袒露心声、建立信任。其次,主动性原则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中体现最为显著,心理辅导员要主动积极与发生情绪巨大变化的同学及时沟通,改善心理状况,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除此之外还有主体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也是需要掌握的内容。
  (三)研究生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实践中的建议
  与专业的心理咨询相比 ,朋辈心理辅导具有时效性高,针对性强的特点,但是由于研究生群体心理知识水平的限制目前还不能够完全取代专业的心理辅导。因此高校应针对研究生群体开展心理知识宣讲,通过专题讲座、心理知识竞赛等渠道进行心理知识的大众传播。增强对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制度保障,使其可以充分发挥该模式的强大潜力,在心理人才不足的环境下,不断增强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有效性。高校应在开展研究生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同时有机结合专业的心理辅导,加大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缓解改善研究生群体的负面情绪,充分保障其心理健康。
  四、结语
  朋辈心理辅导对于改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效果,但是将朋辈心理辅导全面引入到高校研究生管理机制中尚不成熟。文章在当前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朋辈心理辅导分层模式,分析其可行性及必要性。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应结合研究生实际进行心理引导,不断创新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建立新的工作机制,使其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丽,薛昊,王伟超.新入校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2017(12):96-99.
  [2] 杨雪花,陈万明.不同心理压力对研究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05):758-761.
  [3] 陈蓉蓉,马骁.研究生辅导员开展心理疏导的案例分析[J].校园心理,2016,14(04):283-285.
  [4] 蔡小博.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智库时代,2018(33):65-66.
  [5] 鄭祖强.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J].理论观察,2018(11):129-131.
  基金项目:文章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研究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RW160138。
  作者简介:杨景(1982- ),女,陕西宝鸡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263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