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零增长理论的图书剔旧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图书馆每年都要购进大量图书。在藏书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应控制藏书增长接近于零。保持零增长可以主要考虑剔除过时且不流通、复本过多、内容重复的书籍。被剔除书本则下架更改馆藏地移至外围书库按年份进行密集式排架储藏。
  【Abstract】Libraries buy a lot of books every year. When the collection reaches a certain scale, collection growth should be controlled to zero. The main consideration for zero growth is to weed out books that are outdated and out of circulation, have too many copies and are repetitive. Books that are weeded are taken off shelves and moved to the outer stacks, and densely shelved by year.
  【关键词】图书馆;零增长理论;图书剔旧
  【Keywords】library; zero growth theory; book weeding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1-0025-02
  1 书库剔旧现状
  图书馆每年都要购进大量图书,日积月累之下,藏书空间紧缺的现状非常普遍。同时,由于知识的更新和纸张的老化,馆藏中过时且利用率低的图书占比越来越高。因此,图书馆有必要开展藏书剔除工作以优化藏书结构。
  上海图书馆明确的图书剔旧范围是:与馆藏性质、任务不符,且不再适应读者需要的;确已残、破、污损严重而且无法修复投入再流通的;读者在流通过程中丢失的图书应予注销;中文书刊外借室已经流通3年以上的图书,经补缺馆藏、确保馆藏适当复本量的前提下,多余复本可剔除。保存本不列入剔旧范围。此外,藏书量借阅量巨大的基藏书库尚没有明确的剔旧标准。
  上海图书馆基藏中文书库占9个楼层约9000m2,共有单面架10400只,存放74年至今的图书约291万册。因为要按中图分类号上架,并有每年新增书籍12万册入库,根据架位预留技术原理,理论上每一层至少预留架位1/3的空档,同时最顶层(或最底层)空架。但实际上各楼层均接近满架,平均每层架位预留约为20%。这就非常容易导致局部架位紧张,需要频繁倒架。倒架工作流程,决定了在库房存放量小的时候劳动量小,效果显著。而随着库房存放量的加大,剩余未合理使用空间越来越少,倒架的劳动量也会越来越大,需要更多的人力、更长的时间,而效果却越来越不显著。而且,在书库只进不出的现状下,最后的结果只会是全面胀库。所以,零增长应该成为必要的控制目标。
  2 零增长理论与基础
  1976年4月,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发表了以R·阿金森教授为首的控制图书馆规模的报告,提出“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在藏书发展到一定数量时,其资料应当于采购的速度减少”[1]。简单来说,就是图书馆到达一定规模后,应当控制藏书增长速度,使馆藏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而不是无限制地继续增长其藏书的数量。这一理论称为“馆藏稳定状态理论”,我国学者也称之为“零增长理论”。“零增长理论”引入以来,我国有不少学者证明了零增长理论的可行性:在不断入藏新书的同时,不断剔除过时、无用、没有重大收藏价值的图书,即可实现藏书的零增长。
  “零增长”理论的前提条件是藏书达到一定的规模,能满足读者80%~90%的需求。对本馆无法满足的10%~20%的读者需求,可以通过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而得到满足。上海图书馆基藏中文书库每年流通书籍约42万册,因基藏书库没有入藏而调取保存本约5000册。基藏中文书库满足了98%以上的读者需求,在此规模保持零增长足以满足读者需求。
  3 剔旧方法
  从藏书剔除标准来看,国内很多图书馆都沿用或借鉴了图书馆专家吴慰慈、刘兹恒在1991年提出的7条标准:①陈旧过时、内容已被更新的书刊;②长期无人问津、很少有人借阅、流通率很低的书刊;③复本过多、造成积压的书刊;④内容重复的图书资料;⑤不符合本馆方针、任务和不适应本馆需要的藏书;⑥有关部门明文规定或通知的内容不健康、应停止流通的书刊;⑦经过长期借阅周转、残破不全且无法再修复的书刊[2]。其中,⑤⑥⑦三类图书在平时工作中发现一本处理一本,但是由于数量少,对于缓解胀库杯水车薪。上海图书馆基藏中文书库每年下架问题书不到40本,残破书籍不到10本。此外,由于上海图书馆外借室、阅览室以及不少区图书馆都是根据年份剔旧,所以基藏书库是读者借阅老书的一个重要渠道。例如,R247.4气功疗法主题书籍,80%为2000年前的馆藏,馆藏占比0.3%,借阅占比0.8%,比部分种类的新书流通率还高。
  综上所述,保持零增长可以主要考虑剔除过时且不流通、复本过多、内容重复的书籍。
  3.1 过时零流通书籍剔旧
  德克萨斯州立图书馆与档案委员会编写的《现代图书馆剔旧手册》给出了各类文献的有效使用年限。哲学、宗教类一般以10年为期更新(通俗读物可保留5年,经典名著可保留20年以上);社会科学类一般以5年为期更新;语言文字、文学类一般保留10年(诗集、歌集、小说等应注意保留初版);艺术类除图籍、乐谱等图书应尽可能长时间保存外,其他以5~10年为期更新;历史、地理类著作一般长期保存,非权威的或根据形势、潮流编写的历史书一般以5~10年为期更新,人文地理及自然地理一般以5年为期更新;数学、自然科学类除名著外一般保留10年,教科书为5年[3]。保险起见,剔除书籍至少应该在入藏10年以上。   F·W·Laencaster根據自己的统计和实验得出图书馆流通的图书有60%集中在10%的馆藏中,80%集中在20%的馆藏中;R·W·Trueswell认为,一个图书馆不到50%的馆藏能够满足99%读者的需求[4]。根据2013-2017年的流通数据,上海图书馆基藏中文书库有68%的书未流通,新书有63%未流通。
  结合文献的有效使用年限,可以以10年为周期,剔除在最近10年间无人问津的10年前旧书。具体操作是导出2010年前的在库书目,根据2010-2020年的流通数据,筛选出零流通书籍剔旧。2030年再对2020年前的图书剔旧。此剔旧每10年都能盘活基藏书库60%的空间,而且是可持续的。以过时且不流通书籍剔旧为基础,辅以复本剔旧和同质书剔旧,就可以在保证读者服务的前提下实现书库书籍的零增长。
  3.2 多余复本剔旧
  2014年以前,上海图书馆基藏书库基本都有两复本,一本仅供阅览,一本外借阅览皆可。此外,特定时期读者需求量特别大的某些书还有更多复本。例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年,其作品《蛙》等一下新入藏了5复本。随着现在热度的降低和其他版本的入藏,这些复本鲜少有人问津。目前约有复本80万册。
  2002年开始,随着入库量的增加,书库就开始了阶段性抽复本到外围的剔旧工作来缓解库房紧张。根据近年来的书籍流通情况分析,读者对书籍阅览的需求占比较少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所以复本的剔除对读者的影响较小,不影响读者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5]。
  3.3 同质书剔旧
  同质书内容雷同,相互之间具有可替代性,且数量可观,对同质书进行筛选,精选保留其中部分质量上乘的品种,剔除其余品种,既可以减少馆藏数量,又可以提升馆藏质量。
  常见的同质书主要包括中外文学名著、大中专各类教材、计算机基础类图书和各类职业考试图书。剔旧时可以根据作者、译者、出版社的声誉、读者的借阅数据、是否有独特价值或重大影响、是否重点图书或获奖图书等原则进行筛选。
  随着现在电子资源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图书可以线上阅览。上海图书馆购买了汇雅中文电子图书(超星电子书)资源的100万种电子图书的永久使用权,涵盖文学、经济、计算机、工业等22个大类。虽然目前电子书阅览远不如纸质书,但是潜力巨大,未来当读者优先选择数字资源时,这些电子书数目可观的纸质版本也可以剔除[6]。
  4 对被剔除图书的处理
  被剔除的“旧书”虽然没有流通价值,但是往往还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仍需妥善保存。馆藏剔旧的书籍,在保存本缺藏的情况下应先补充保存本。其余的被剔除书本则下架更改馆藏地移至外围书库按年份进行密集式排架储藏。由于利用率极低且无需预留架位,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收藏最多的图书文献。剔旧图书若需借阅,可从外围书库调回重新在基藏书库上架。
  5 结语
  剔旧是所有图书馆的基础工作之一,将馆藏维持在最优规模可以适用于所有图书馆的剔旧工作。虽然不同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侧重点不同,但主要基于零流通数据剔旧能够符合各馆的馆藏特色。
  【参考文献】
  【1】黄权才.藏书建设的零增长与负增长理论[J].图书馆界,2002(9):1-3.
  【2】吴慰慈,刘兹恒.图书馆藏书[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3】赵洋.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处置的原则与标准[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8(4):42-47.
  【4】祁兴兰.国内贮存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述评[J].图书情报工作,2013(6):134-140.
  【5】信丹丹.公共图书馆图书剔旧指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3(3):122-125.
  【6】刘远翔,罗菊花,吴翠红.”零增长”理论与图书馆阅览室藏书剔旧[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11):25-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603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