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拒绝敏感性文献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的方法对拒绝敏感性的概念界定、测量、相关研究以及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目前有关于拒绝拒绝敏感性的理论主要有依恋理论、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对于拒绝敏感性的测量,国内外学者都编制了不同的测量工具。
  关键词:拒绝敏感性;测量;理论
  一、拒绝敏感性的概念
  在对精神疾病的研究中最早使用拒绝敏感性一词,它曾经被当作判断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之一。Horney曾在《我们时代的神经质人格》一书中对“拒绝敏感”的症状表现进行了阐述,在书中他提到在社会中有一些个体会提前预期或者认定自己会被他人拒绝,并对拒绝产生紧张性的愤怒反应。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最早提出拒绝敏感性并对拒绝敏感性概念进行了界定的是Mehrabian(1970),他认为拒绝敏感性是针对消极的社会关系预期而言的,是一种具有个体差异的人格特质,即对人际交往中可能会出现的拒绝、不适及痛苦遭遇表现出预期的担心和惧怕。Downey和Feldman(1996)的研究中将拒绝敏感界定为对拒绝的焦虑预期、准备性知觉和过度反应的一种倾向。
  二、拒绝敏感性的理论基础
  (一)依恋理论
  Bowlby(1969)依恋理论认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早期的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当儿童早期看护者未能敏感的发现儿童的需求或未能满足儿童的需求时,那么这些儿童可能会形成不安全依恋模型。那么他们在以后类似的社交情境中,可能会无意识地激活对拒绝的焦虑性预期,对个体的社交活动产生负面的影响,这一点在对成年以后的亲密关系表现的尤为显著。依恋理论在给予了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拒绝敏感性形成的原因。
  (二)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过程贯穿个体成长的一生。他强调早期经验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认为,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一定的发展任务,需要解决本阶段的冲突。个体在婴儿时期主要的任务是处理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这一冲突,实现对希望这一品质的体验。这一发展阶段中如果婴儿没有很好地达到发展任务,建立对他人的信任以及体验希望品质的实现,那么儿童早期所形成的这种不信任感,将会对成人后的安全感体验产生负面的影响,并且可能增加拒绝他人行为出现的频率,表现出较高的拒绝敏感性。
  (三)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是由Sullivan在1953年提出的,重点强调焦虑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如果个体受到他人拒绝或人际关系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会体验到一定程度的焦虑,焦虑一旦得到解除,这时个体会体验到自己处在人际安全的环境。为了解除焦虑并体验到人际安全的感觉,个体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个体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的个体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时间久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那些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人,在面对他人的拒绝或可能拒绝的人际情境中,可能会对于拒绝的信号和线索过于敏感,从而呈现出较高的拒绝敏感性。
  三、拒绝敏感性的测量
  Downey等人在1996年编制了最早的拒绝敏感性量表;Rebacca L Jobe在2003年研发了期待拒绝倾向性量表;Downey 等人针对儿童群体编制了儿童拒绝敏感性问卷;李霞在2007年对Rebecca L Jobe的预期倾向性量表进行了修订,针对中国被试群体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秦山云在2001年编制了初中生拒絕敏感性自陈问卷;Mendoza-Denton和Downey 等在2002年,在RSQ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了适用于美籍非裔大学生的种族的拒绝敏感性量表;王江洋、杨薇在2001年编制了福利院孤儿身份拒绝敏感性自陈问卷。
  四、拒绝敏感性的研究现状
  (一)拒绝敏感性与环境因素的研究
  李志勇等人(2019)研究发现,依恋回避与拒绝敏感性呈显著正相关,依恋焦虑与拒绝敏感性呈显著正相关。李媛媛等人(2013)研究发现,在父母偏爱保护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中,拒绝敏感性发挥了中介作用,高延春(2014)研究中也发现大学生拒绝敏感性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相关关系;赵艳林(2012)研究发现,拒绝敏感性在明确拒绝影响个体对自我的积极评价,消极情绪上起到了调节作用。
  (二)拒绝敏感性与个体因素的研究
  Ayduk O等人(2003)研究发现,拒绝敏感性与自尊呈负相关。Hafen等人(2004)的研究结果表明,更高水平的拒绝敏感性能使个体更难建立亲密关系并降低主观幸福感。Ayduk等人(2001)研究发现,当面对由伴侣提出的分手时,高拒绝敏感性的人有更高的抑郁水平。余青云等人(2018)研究发现,拒绝敏感性与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邓衍鹤等人(2018)研究发现,外表拒绝敏感性与躯体变形障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孙晓玲等人(2011)在研究发现,拒绝敏感性与社会焦虑正相关,与自尊负相关。Levy S,Ayduk O&Downey G.(2001)研究中发现,与低拒绝敏感性者相比,高拒绝敏感性者更容易体验到孤独感。
  五、拒绝敏感性研究分析
  (一)进一步增加对拒绝敏感性的临床研究
  在以往对拒绝敏感性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主要对拒绝敏感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研究发现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早期拒绝的经历、人格特质等因素对拒绝敏感性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研究缺少对拒绝敏感性的临床研究,拒绝敏感性最早出现在精神领域,研究已经证明,拒绝敏感性与边缘型人格障碍具有显著地相关。进一步加深对拒绝敏感性的临床研究,可以加深对拒绝敏感性成因的了解。
  (二)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应该被采用
  目前对拒绝敏感性的研究大多运用横断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拒绝敏感性与其他影响因素相关性,但是不能清楚的解释相关因素与拒绝敏感性的因果关系。因此,在今后对拒绝敏感性的研究中应当采取纵向研究、质性研究、实验研究的方法,全面客观的对拒绝敏感性进行探讨。   (三)拒绝敏感性的本土化研究有待开展
  国外对于拒绝敏感性的研究开展比较早且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一般是拒绝敏感性的中介作用分析和拒绝敏感性量表的修订。因此,应在国内开展对于拒绝敏感性的研究。对于帮助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完善人格发展,提升其社会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Mueller Sven C,De Rubeis Jannika,Lange Diane,Pawelzik Markus R,S tterlin Stefan.Sensitivity to Social Exclusion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redicts Therapeutic Outcome after Inpatient Treatment[J].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2016,85(01).
  [2] 邓衍鹤,陈云祥,胡业生,等.外表拒绝敏感性对躯体变形障碍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06):1081-1085.
  [3] 余青云,张静.拒绝敏感性和抑郁在贫困大学生歧视知觉与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06):1100-1103.
  [4] 陈云祥,邓衍鹤,刘翔平.大学生社交焦虑对躯体变形障碍的影响:外表拒绝敏感性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8,41(06):1396-1402.
  [5] 李志勇,吴明证,陈明.成人依恋与个体真实性的关系:拒绝敏感性与自尊的链式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7(01):177-180.
  [6] 邓衍鹤,陈云祥,赵文,黄宇琛,刘翔平.外表拒绝敏感性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6(01):21-25.
  [7] 张莹瑞,肖英霞.拒绝敏感的心理机制及其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08):1273-1277.
  [8] 林国凤.大学生完美主义、拒绝敏感性、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2018..
  [9] 劉玉娇.初中二年级学生拒绝敏感性调节的心理成长训练[D].沈阳师范大学,2012.
  [10] 王美萍,张文新.青少年期亲子冲突与亲子亲合的发展特征[J].心理科学,2007(05):1196-1198.
  [11] 杨玉龙.高中生拒绝敏感性、友谊质量、自尊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12] 秦山云.初中生拒绝敏感性的测量及其发展特点[D].沈阳师范大学,2011.
  [13] 李霞.拒绝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牛祥宇(1993- ),女,汉族,黑龙江人,学生,教育硕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24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