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浅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范成宝 牛方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对职业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各级各类高等职业院校应运而生。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时间短,发展的速度快,发展的势头强劲,也因此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缺少文化底蕴,缺少文化特色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而校园文化的深度、厚度与广度是一所院校的灵魂。缺少了灵魂,也就必然会缺少了发展的推动力和后劲。因此,大力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各级各类高职院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近十几年来新建或改建的。有的是在原有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升格为高职院校,有的是由政府或企业新建新办的高职院校,有的是一些其他类型的高校设立的二级学院,建校的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积淀。
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还不高,往往认为职业院校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教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必要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
部分高职院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立几块牌子,写几条标语,编几句口号,组织几次讲座,开展几次文体活动。有的高职院校干脆采取“拿来主义”的方法,直接到一些老牌大学学习取经,照搬照抄其他类型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有的高职院校则是“删繁就简”,直接把以前中专时的校园文化延续过来,改头换面后就成了高职文化。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该是适应高职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它既包含着高等教育的特点,又具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从大的方面讲,它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学院精神、院风、院训等核心文化;从具体方面讲,它主要包括校园环境、学习氛围、学术氛围、第二课堂、专业文化等特色文化。核心文化是支撑一所高职院校发展的灵魂,直接维系着一所院校的生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广大师生就不会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广大师生就会荒废学业;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教师就很难有所建树;没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没有特色鲜明的专业文化,学生就会失去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高等教育,其次才是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也就是高素质的教育,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职业教育也就是技能教育,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内容。用人单位之所以选择高职毕业生,是因为这些毕业生既有文化,又懂技能。如果高职院校忽视了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和文化熏陶,那么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也就会大打折扣。
高等职业院校既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普通高校,也不同于中等职业学校。它所培养的人才是高素质高技能型实用性人才。这里所强调的高素质不是指理论水平和学术素养,而更多的是强调文化素质;高技能就是具备本专业高超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用性就是要适应企业岗位人才的需求,企业能用得上、用得好、留得住。如果高职院校忽视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一方面不能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
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类型、专业设置、区域特色,确立自己的办学理念,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要在教育教学和其他各项工作中注重培养和引领广大师生逐步形成一种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特色鲜明的学院精神,并将这种精神根植在全院师生员工的脑海里,融化在血液中。要在办学实践中逐步总结形成能够指引学院发展、彰显学院特色、体现学院精神、反映学院风貌的院风和院训。一所院校的灵魂是指引学院前进的方向和原动力,它不会因为领导的更替,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高素质人才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思想素质好,适应能力强,接受能力快,具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开拓创新、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能力。而浓郁的校园文化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大爱情怀;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尚学精业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将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在教书育人、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从校园的建筑风格、总体布局到校园景观设计、设施配套;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到学生管理服务、行为规范;从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到第二课堂、报告讲座等,时时处处都要体现文化气息。
高职学生是为工厂、企业一线培养的“蓝领”人才,如何让毕业生尽快融入到工厂、企业之中,除去专业技能外,文化素养是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在技能型人才需求大,企业用工紧缺的情况下,一部分高职毕业生还不能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是辛辛苦苦找到了一份工作却不能在本职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干,不能适应工作环境。究其原因,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文化底蕴不够,自我认知不够,适应能力不够所造成的。把企业文化引入到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之中,体现在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践之中,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社会对企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而真正实现学校与社会、课堂与岗位的零距离。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院校全面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开几次会,制定几个方案就能完成的事。而是要充分发挥全院师生员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忌统一模式、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要避免做一幅标语、组织一次活动、搞一次讲座都要由学院统一审查把关的现象发生。或者说表面上让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而一旦不符合领导的意图就一概否定。有的高职院校的还不同程度存在着什么事情都喜欢搞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整体行动的现象。而校园文化建设恰恰是一项不能过分统一,完全一致的工作。统一则没有活力,一致则没有特色。同时,也不利于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相反,鼓励和支持各级各部门、各类人员共同为校园文化建设献计出力,共谋发展,才能真正体现校园文化的多元性、先进性和代表性。
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各系(部)、各专业、各班级建设体现系(部)特质、专业特点、班级特色的校园文化,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通过调查发现,有的高职院校表面上看起来到处都是标语口号、文体设施、小桥流水、徽标雕塑,但却让人感觉不到一点文化气息。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没有特色,没有内涵。而有的院校看起来只是一排排校舍、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林荫小道、公告栏里层层叠叠的通知告示,但处处给人一种清新自然、舒适厚重的感觉。这是由于其独具物质的校园文化已经融入到了学院的方方面面、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已经不再是表面的张扬,而是自然的流露。
校园文化不是虚幻文化,不是官样文章,也不是做样子、摆架子。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真东西。很多院校多提出了要通过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培养高素质人才,其实质都是文化育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必将对社会文明、人类进步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范成宝、牛方,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14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