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殖民主义文学的表现特征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卜太山 潘先强

  后殖民主义又叫后殖民批判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其理论来源于后结构主义以及随之而来的解构主义思潮。
  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获得独立以后,民族国家内部以及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凸显,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如何重新构建东方民族的文化身份,如何处理东方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与西方殖民统治的关系,自然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
  具有西方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进人学术界,并且积极反思现代性也导致了后殖民主义的兴起。对现代性反思最深刻、最全面的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正是通过对现代性的“解构”,展现出后现代性的特征,其实质就在于重写现代性。西方现代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与西方列强对外的殖民侵略和领土扩张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没有殖民征服,就没有西方的现代性。因为欧洲现代性中的问题总是在一个全球性的殖民领域内展开的。从历史上看,现代性是在世界范围内伴随殖民扩张同时发生的现象,后殖民主义正是对这一现象的回应,而知识分子的学术参与促进了后殖民主义的传播。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进程呈现在世界各国面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各国之间的差异主要通过其文化表现出来。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世界经济、科技体系中的优势,在把商品、资本等输人到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时,也在进行公开的文化传输和潜移默化的观念渗透,宣扬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灌输欧洲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如何在展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就成为举足轻重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后殖民主义的研究目标,具有了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后殖民主义的表现特征
  
  (一)后殖民主义话语主要是关于文化差异的理论研究
  这里的差异主要是指原宗主国与殖民地和第三世界之间不同于殖民主义的复杂关系。后殖民主义者主张,差异首先是一种政治伦理和社会道德价值观,而非一种简单的文化相对论,他们反对用某种单一标准去理解和评价不同的文化。该理论的精髓是主张宽容和平等,在这一点上它和文化相对论又可以找到共鸣。有的理论家更是认为,差异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主要精神之一。
  (二)“话语”与“权力”理论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话题
  法国哲学家福柯的“话语”与“权力”理论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话题。按照这样一种学说,世界上的任何“知识”,归根结底都是一种“话语/权力”的较量。福柯从微观的角度对权力的性质、功用和运作方式进行了剖析,而这种微观的、弥散的权力并非无所不能,不能加以反抗,恰恰相反,福柯认为:“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反抗。”这种权力观正是后殖民主义汲取营养的重要土壤,一种构建在西方殖民霸权之上的、对于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话语暴力,不仅使殖民地文化殖民化,更重要的是,构建在西方叙事上的文化观念使被殖民的民族产生一种被强制的文化认同感,后殖民主义就是试图解构这一建构在不平等话语上的权力知识体系。
  (三)后殖民主义否认一切主导叙述
  后殖民主义否认一切主导叙述,认为一切主导叙事都是欧洲中心主义的,因此批判欧洲中心主义是后殖民主义的基本任务。与此相关联,对以“现代性”为基础的发展观念的质疑和批判是其重要特点之一。福斯特的《印度之行》不仅蕴涵着鲜明的反殖民主义思想,而且还具有浓厚的殖民主义意识。通过从景物描写、人物刻画以及话语分析入手,揭示蕴涵在作品中的殖民主义意识。《印度之行》是作者根据两次访问印度的经历写成的,通过两位英国女士的印度之行,反映了英印人民之间在文化和精神上的隔膜,对造成和加深这种隔膜的英国殖民统治制度提出了质疑。小说通过其中心事件,一个跨种族的强暴案所引发的英殖民统治者与一批觉醒的印度人之间压迫与反压迫、歧视与反歧视的斗争,展现了印度人民渴望自由和友谊的强烈愿望,同时对英殖民统治者对东方民族的文化霸权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四)后殖民主义把批评的注意力由“民族起源”转向“主体位置”
  后殖民主义的着眼角度在于主体形成过程中“自我”与“他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纠结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样,对它来说,混杂性的重要程度远高于差异性。爱德华・萨义德在谈到身份构建时认为每一种文化的发展与维护都需要一种与其相异并且与其相竞争的另一个“自我”的存在,自我身份的建构牵涉到与自己相反的“他者”身份的建构,而且总是牵涉到对与“我们”不同特质的不断阐释和再阐释。每一个时代和社会都重新创造自己的“他者”。因此,自我身份或他者身份决非静止的东西。”从后殖民主义理论看来,“他者”的弱势性就体现于其非中心的、边缘性的位置。殖民主义文化总是要强制性地对所谓“他者”的殖民地文化进行传播和渗透,使得殖民地文化不得不以殖民者话语来确认自我。这样,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的对立就变成了后者对于前者的文化的认同。后殖民主义文化就是要改变在殖民时代的“中心/边缘”既定的文化,用占弱势地位的“他者”来改写传统的主流文化。
  
  二、后殖民主义特征中的矛盾因素
  
  批判主体的非代表性,以及由此而直接导致的理论定位模糊。首先,是因为批判主体拥有显而易见的“特权”从而无法“代表”被压迫者。其次,批判主体本身身份在中心与边缘之间模糊,他们是一些生活在第一世界的第三世界裔知识分子。他们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们为第三世界“边缘”言说时总混合着来自“中心”的杂音,从而缺乏代表第三世界的可信度,进而直接导致了后殖民理论的定位模糊。再则,第三世界文化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一个前提就是要熟悉西方的一整套的理论话语和思维方式,这样才可能使得自己的思想进入到西方文化圈内。然而,如果只用西方的话语模式来介绍和诠释本土文化,那么就很可能使得大量本土特色的或异质于西方文化的部分被抛弃。由于后殖民理论对后现代理论的依赖,它面临着一种两难境地。它既要着力强调其批判对象的虚伪性,同时,却又必须预设自身话语的实在性和合理性,尽管这些话语是从西方话语中拿出来的。它一方面提出“理性”、“正义”、“主体”等一切有关知识的话语皆为虚伪的权力欲望和利益的产物,另一方面又着力证明自身话语的纯洁和真实这种显而易见的双重标准。
  总之,后殖民主义理论来源于后结构主义以及随之而来的解构主义思潮。当西方学者对西方传统文化内部进行反思的时候,一些来自于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从第三世界和第一世界的文化关系着眼,透过表面的现象来揭示知识与权力、文化与霸权、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戴鸿斌.后殖民主义与英国的后殖民小说[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2]但昭熠,翟毅.后殖民主义研究概述[J].社会科学动态,2000,(9).
  [3]李小林.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批评[J].妇女研究论丛,2003,(1).
  [4]罗钢,刘象愚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63-364,369.
  [5]骆文琳.解读《印度之行》中的殖民主义意识[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5).
  [6]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J].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7]张其学.试析后殖民主义反文化霸权的策略[J].东岳论丛,2004,(9).
  
  (作者简介:卜太山,江西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讲师;潘先强,江西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讲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15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