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健翔调气推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颈源性眩晕148例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刚 龙翔宇

  颈源性眩晕是指颈椎及相关软组织,如肌肉、韧带和血管神经等组织结构功能性或器质性所致以头晕为主的证候群,包括颈椎病分型中的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型。我院自2007年以来采用健翔调气推拿为主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颈源性眩晕14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8例中男65例,女83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2周~19年,年龄在22~40岁49例,40`60岁68例,60岁以上31例。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张81例,椎间隙变窄78例,颈椎退行性改变132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颈椎病诊断依据及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型的诊断分型标准制定。
  1.2.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退行性病变。
  1.2.2头晕昏蒙,重者如坐舟船,甚则晕倒,多伴颈僵,头痛、耳鸣,记忆力下降,呕恶,失眠等,常由头颈转动诱发。
  1.2.3 x线或CT示颈椎椎体或椎间盘病变。
  1.2.4排除高血压、低血压、贫血及耳源性疾病。
  
  2 治疗方法
  
  2.1 推拿治疗 ①理筋通络:患者取坐位,术者左弓步挺腰站立于患者左后方,左手大鱼际部轻扶患者前额,右手于对侧颈部治疗,右肩关节外展约70°,肘关节屈曲至140°~160°,腕关节基本伸直、拇指应与前臂在同一直线或弧线上,拇指与第二掌骨成50~60°分开。吸气并肩关节紧张,右手拇指随呼气慢慢发力吸紧患者颈部皮肤及肌肉、其余四指均处于自然松弛状态,确保尽可能肩部以上的力只传至拇指;前臂用力带动腕关节作有节律的前后或左右摆动以形成合力。摆动的幅度、频率、紧张度―致,且摆动过程中拇指对治疗部位肌肉要有弹拨感。沿颈部双侧横突、棘突旁,由上至下左右不断交替治疗约10分钟,期间每逢于棘突旁或指下有结节样、条索样改变的部位则加力按压。②点穴通经:右手拇指随呼吸变沉,慢慢加力斜向脊柱点按左侧第一、二颈椎横突,向内上方按压左侧“风池”,右手中指在食指、无名指辅助下随呼吸变沉慢慢加力斜向左点按右侧第一、二颈椎横突,向内上方按压右侧“风池”。肩关节下垂、沉肘、腕关节。由下至上往颅骨底部方向分别随呼吸加力按压枕后隆凸5~8分钟,至头部感觉发胀为度。③疏散少阳:拿、按肩胛部,点按“肩井”5分钟。
  2.2 耳穴贴压 ①选穴:主穴取肝、颈椎、神门、肾上腺、皮质下、肾,配穴取交感、脾、内分泌,用王不留贴压。②操作步骤:将王不留行籽贴于8mmx8mm大小的氧化锌胶布或麝香膏上,再贴在双侧相应耳穴的主穴上。如伴有头痛或较重的恶心、呕吐感加贴配穴,每穴按压r分钟,每日自行按压不少于3次。
  推拿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每天1次,1个疗程后休息3厌,继续第2个疗程,共2个疗程。耳穴贴压3天为1个疗程后休息1天,重新换贴,继续下1个疗程,共6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评估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眩晕、头痛、恶心呕吐、上肢窜麻等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部、肌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1年无复发者;好转:眩晕、恶心呕吐等病症减轻,颈背疼痛减轻;或以上主要症状消失1年内复发经治疗好转者;无效:症状无改善或经治疗虽有好转但1年内多次复发疗效不稳者。
  3.2 治疗结果 治愈91例,好转4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3.9%。
  
  4 讨论
  
  推拿于颈椎横突周围及两侧颈部肌肉通过持续深透的点揉手法,弛张结合,使颈部肌肉放松,解除椎动脉血管痉挛,使椎动脉血流量增加阻力变小,改善了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则症状改善。治疗时患者常可感觉到枕部、头顶及眼部麻胀、头顶可自觉血管跳动,治疗后患者觉头沉重感及头晕症状明显减轻、头脑觉清醒,眼睛明亮,视物清楚,颈肩痛减。颈部的拔伸手法使椎间隙增大,牵开小关节间隙纠正椎体的侧倾、旋转、及后关节的错位,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伸直舒展,改善椎动脉供血,从根本上改变颈源性眩晕的症状和体征。
  注意事项:(1)健翔调气推拿术重在调气。最大特点在于静止的力与运动的力巧妙结合以控制腕关节的松紧,力量通过腕部传至手掌或再通过掌指关节传至拇指尖或螺纹面而作用于体表。静止的力一内力:要求调节呼吸、气沉丹田,用呼吸控制力量;运动的力一借力:推拿的手法虽然靠手部的动作完成、但根据不同治疗部位调节姿势使其主要的力量来自肩关节、脊柱甚至下肢。(2)每次推拿治疗的时间应掌握在30min左右为宜,过短,手法治疗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过长则易导致病人的不适而厌推。(3)耳穴贴压后,患者在结束治疗后,可自行按压,每穴约1分钟,至耳朵有疼痛和发热感。并注意保护,避免耳穴贴压的脱落。
  对于患者而言,治疗结束后注意颈项部保暖,作好颈项部功能锻炼,是巩固疗效的必要措施。平时养成良好的坐卧姿势,采用适当的枕头,避免颈项肌劳损,是预防复发的必要条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321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