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儿上肢手术两种麻醉方法的比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观察臂丛复合氯胺酮麻醉与氯胺酮麻醉行小儿上肢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方法:80例择期臂丛复合氯胺酮麻醉下行上肢手术的患儿,采用氯胺酮组(A组, 40例)和氯胺酮组(B组, 40例),观察术后患儿躁动,恶心呕吐的发生。结果:A组躁动,恶心呕吐的并发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臂丛复合氯胺酮麻醉可明显减少患儿上肢手术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并发症。
  【关键词】小儿;臂丛复合氯胺酮麻醉;上肢手术
  【中图分类号】R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293-02
  氯胺酮广泛用于小儿各个领域的麻醉,它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特别适合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但氯胺酮麻醉后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不良反应,除恶心、呕吐等外,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在麻醉苏醒期内肢体不自主运动较常见,具有发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期氯胺酮麻醉下行上肢手术的80例患儿,男72例,女8例, ASAⅠ或Ⅱ级,年龄4~12岁,体质量14. 5~31kg。80例患儿分臂丛复合氯胺酮组(A组,n=40)和氯胺酮组(B组,n=40),一般身体状况良好,无严重心、肺、肾、肝功能不全。2组患儿年龄、体质量和性别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和监测:
  1.2.1 精神心理准备:4-6岁小儿自我意识已形成自控能力差,可塑性强,对其鼓励和夸奖以后,可取得其配合。>6岁小儿对自我已有较清楚的认识尽管很幼稚,对手术或陌生的环境常显现出恐惧和不安,但离开父母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较易取得其配合。
  1.2.2 所有患儿术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01-0.02mg/kg,入室后检测ECG、BP、SPO2,经静脉留置针给予咪达唑仑1-1.5mg。A组 患儿去枕仰卧位,头偏向对侧,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摸前中斜角肌,穿刺针于穿刺点垂直刺入皮肤,略向足侧进针出现异感或触及椎横突,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后注入局麻药1%利多卡因2-4mg/kg+0.25%罗哌卡因2mg/kg,注药完毕静脉给予氯胺酮1-2mg/kg,若患儿不能较好的配合则在穿刺前给予静脉麻醉药B组 入室后肌注氯胺酮4-10mg/kg,术中视流泪或体动(+)性酌情追加,术毕送恢复室并观察患儿有无躁动,恶心呕吐。
  2 结果
  2.1 血液动力学情况A组术中BP、HR较平稳,与术前比波动小,而B组较术前高且波动较大,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2 氯胺酮用量及术后恢复情况术中A组氯胺酮药用量明显少于B组;术后镇痛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P<0.01,A组苏醒时间明显比B组快P<0.05 ;A组恢复期较平稳,且患儿苏醒期出现哭闹及精神症状较B组少。A组的躁动发生率12. 5%(5/40)显著低于B组90. 0% (36/40) ,A恶心,呕吐发生率7.5%(3/40)显著低于B组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3 讨论
  氯胺酮属于苯环已哌啶类静脉麻醉药,属于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广泛应用于各类儿童短小手术麻醉,它能选择性阻断痛觉冲动向丘脑和大脑皮层传导,镇痛作用强,起效快,但对大脑边缘系统则表现为兴奋作用,大脑功能呈分离状态,即产生“分离麻醉”的效果,导致肌松效果差,甚至肌张力增加。在苏醒期内药物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加,易出现躁动。有学者曾做过研究氯胺酮麻醉后患儿躁动发生率高达97. 2%[1]。患儿躁动时往往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从而增加出血的机会,躁动时的体动挣扎会危及缝合线造成伤口裂开、出血甚至出现意外伤害及自伤的可能。
  罗哌卡因属酰胺类局麻药,作用时间长,镇痛效果好,术后在较长的时间内仍能保持一定的镇痛作用,术中减少了氯胺酮的用量,术后使患儿苏醒平稳,降低了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有效减少了术后疼痛带来的其他不良反应,而氯胺酮的应用也可降低臂丛麻醉恢复时的不适感。
  总之,小儿臂丛复合氯胺酮麻醉可取长补短,有效减少上肢手术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定位简单,从理论上讲可阻滞整个上肢,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不失是一种好法,既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又可平顺苏醒,提高了家长,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周金梅,张绍蓉,陈梨.眼科患儿氯胺酮麻醉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24(3): 70-72
  作者单位:455000 安阳市中医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461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