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广泛流行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1]。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国外研究认为,心理应激、情绪压抑、心理冲突等心理因素可诱发高血压病[2]。为进一步了解60岁以上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效应,我们对86例60岁以上来我院疗养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心理卫生调查,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6年1~10月来我院疗养的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86例为研究组,均符合中国高血压联盟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预防指南》。其中男性47例,女性39例;年龄60~90岁,平均(70.81±5.96)岁;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上。对照组为中国成人常模50~60岁组[3],共计90例。
  1.2方法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按照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3],以个别方式测量,按自评量表指导书的标准换算标准分,并与对照组比较。有关数据以x±s表示,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
  
  2结果
  
  2.1研究组SCL-90量表得分研究组SCL-90量表总分为140.24±21.75,总均分为1.56±0.24,阳性症状均分为2.42±0.35。
  2.2研究组与对照组的SCL-90各因子分比较(表1)研究组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惧、偏执等8个因子和阳性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精神病性因子无显著差异(P>0.05)。
  
  2.3研究组常见的10项症状统计(表2)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60岁以上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主要表现在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惧、偏执等。阳性症状项目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高血压病患者的不适感、情绪不稳定等心理症状显著高于健康人。因此,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应高度重视心理干预,采用多元化的护理模式,使患者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在休养员来院疗养期间,由护士召开并主导进行集体座谈或护士与患者个别交谈等形式,促使患者认同并积极矫正自身某些与疾病有关的不良行为,指导患者保持开朗的心境,避免大喜大悲,学会自我调节,遇高兴事不可得意忘形,遇不高兴事也不可失去控制,任意发泄。尤其是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应用积极乐观态度去对待,增加压力耐受性或免疫能力,无论处于何种状态,都应调整好心理状态尽量回避使血压急剧升高的应激情境,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3.2 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高血压病的预防,关键是体育锻炼和饮食控制,因此在健康教育中指导患者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了解健康饮食结构,制定明智而平衡的饮食计划,少食多餐。指导患者减少脂肪和过多盐的摄入,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和其他微量元素的食品,适当增加有氧运动。
  3.3普及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老年患者由于工作及社会交往活动减少,接受外界信息少,普遍对高血压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因此应通过各种渠道普及高血压病的常识,纠正随意性治疗,积极防止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发生。
  3.4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此组人群中大多担任过领导职务,一旦退休后,待遇及荣誉上的反差常使他们感到难以适应,用药及就医条件上没有在位时优先,患病后因得不到在位时的优越感而不愿意就医、服药造成病情加重。因此,应寻求一种能充分考虑退休后老年人实际情况的保障体制,消除影响其就医及服药效果的种种顾虑。
  3.5充分发挥家庭支持作用稳定的家庭关系对患者的预后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4]。鼓励家属、子女、朋友经常看望老人,与老人聊天,回忆其“辉煌”的历史,协助料理生活等,减少老年患者的孤独感,保持愉快的心情,以利于患者康复。
  总之,心理因素与高血压病可以互相影响,在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应纠正各种心理症状,调整生活方式,真正起到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翟献节,陈京立,董霞.青壮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现状调查[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9):19
  2Coelio R,Santos A,Ribeiro L,et al.Differences in behavior profilie between normotensivesubjectsandpatients with white-coat andsustainedhypertension[J].PsychosomRes,1999,46(1):15-17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31-35
  4高汝兰.首发精神病病人家庭关系调查及干预[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1):17
  (收稿日期:2008-04-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55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