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57例溃疡性结肠炎的综合治疗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耿威

  【摘要】 目的 探讨加用丹红注射液的综合治疗方法对于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7例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易消化、低纤维、富营养食物,忌食海鲜及奶制品。病情严重者禁食,给予肠外营养,并适当休息。同时采用美沙拉嗪抗炎、复方白芨液灌肠、复方谷氨酰胺胶囊促进肠黏膜康复、抗感染及对症等治疗。同时,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应用10~14 d。结果 57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痊愈32例,痊愈率56.1%;好转25例,总有效率10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果 加用丹红注射液的综合疗法用于治疗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综合治疗;丹红注射液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性反应,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1]。笔者采用综合疗法对57例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7例,男31例、女26例,年龄25~61岁,以腹痛、腹泻反复发作为主诉,大便为黏液脓血便、无病原体,结肠镜表现为黏膜粗糙、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血管模糊,黏膜活检病理呈炎性反应。均根据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2]确诊。
  1.2 治疗方法 对本组患者给予易消化、低纤维、富营养食物,忌食海鲜及奶制品。病情严重者禁食,给予肠外营养,并适当休息。同时采用美沙拉嗪抗炎、复方白芨液灌肠、复方谷氨酰胺胶囊促进肠黏膜康复、抗感染及对症等治疗。同时,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 ml静脉滴注,1次/d,应用10~14 d。
  1.3 疗效判定标准[3]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内镜检查肠黏膜检查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内镜检查肠黏膜检查较前明显改善,大便检查少量红细胞、白细胞;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无改善或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本组57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痊愈32例,痊愈率56.1%;好转25例,总有效率10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位于大肠,呈连续性非阶段分布,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期可因饮食失调、劳累、精神刺激、感染等诱发发作或加重症状。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病程呈慢性经过,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有左下腹轻压痛。大便呈黏液脓血便。结肠镜下可见病变呈连续性分布,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血管模糊,质脆易出血,有多发性浅溃疡,后期可形成炎性息肉。黏膜病理活检呈炎性反应,可有糜烂、溃疡、腺体排列异常、杯状细胞减少及上皮变化。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重型,预后较差,癌变机会将增加,故应给予积极正确的治疗。为了探讨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对本组57例患者给予易消化、低纤维、富营养食物,忌食海鲜及奶制品。病情严重者禁食,给予肠外营养,并适当休息。同时采用美沙拉嗪抗炎、复方白芨液灌肠、复方谷氨酰胺胶囊促进肠黏膜康复、抗感染及对症等治疗。同时,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应用10~14 d。结果表明,经综合治疗后,痊愈32例,痊愈率56.1%;好转25例,总有效率10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美沙拉嗪主要是通过抑制白三烯、前列腺素E及自由基的产生而发挥抗炎作用。丹红注射液是由丹参、红花为主要成分提取的复方制剂,研究证明丹红注射液可以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减少GPⅡb/Ⅲa受体的激活从而减少血小板的聚集[4],改善微循环改善肠黏膜缺氧、促进肠黏膜康复、预防微循环血液淤滞、抑制肠道微静脉血栓形成,从而有效改善局部肠血流。同时,丹红注射液还可通过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达到巩固疗效的目的。本文结果提示,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因此,笔者认为加用丹红注射液的综合疗法用于治疗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田士军.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进展.医学综述,2009,15(17):2612-2615.
  [2] 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355.
  [3] 孙惠英,凌梅.溃疡性结肠炎47例临床疗效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4):4430-4431.
  [4] 刘华玲,安慧.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547-5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57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