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麻醉的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东辉 魏学兰 唐庆祥
[摘要]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臂丛麻醉用于成人上肢骨科手术的优缺点。方法:选择ASAⅠ~Ⅱ级90例拟行上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0.375%罗哌卡因组(R组)、0.375%布比卡因组(B组)和1%利多卡因组(L组),每组各30例,常规监测ECG、SBP、DBP、MAP、SpO2、HR以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效果。结果:R组与 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相似,但较L组长(P<0.05);感觉阻滞维持时间R组与B组相似,但明显长于L组(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R组长于B组,B组长于L组(P<0.05);R组与B组术中和术后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与麻醉前无显著性差异,而L组60 min及术后1 h心率较麻醉前升高(P<0.05)。结论:0.375%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麻醉用于上肢骨科手术安全有效,与0.375%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相比,上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弱且恢复快。
[关键词] 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臂丛麻醉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1(2008)12(b)-148-02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局麻)药,由于其对中枢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低,临床优点明确,国内外应用于硬膜外麻醉的报道较多,目前用于外周神经阻滞特别是臂丛麻醉的报道不多,本研究旨在临床观察该药应用于肌间沟臂丛麻醉时的特性和安全性,并与目前常用的局麻药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作比较,以评价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麻醉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90例拟行上肢骨科手术患者,年龄18~56岁,体重47~85 kg,其中,男50例、女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 R组(罗哌卡因组)30例,B组(布比卡因组)30例,L组(利多卡因组)30例。给药方案:R组用0.375%的罗哌卡因17.5 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35 ml,浓度为0.375%,剂量131 mg;B组用0.75%布比卡因17.5 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35 ml,浓度为0. 375%,剂量131 mg;L组用2%利多卡因17.5 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35 ml,浓度为1%,剂量350 mg。
1.2 麻醉方法
患者均无术前用药,入室后监测心电图(EC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开放静脉通道,由一名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操作,常规肌间沟臂丛麻醉,注入上述药物,R组注0.375%罗哌卡因35 ml,B组注0.375%布比卡因35 ml,L组注1%利多卡因35 ml。
1.3 观察项目
分别记录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开始 、手术开始后15、30、45、60 min、术后1 h的SBP、DBP、MAP、SpO2、HR,针刺法测试阻滞平面,给药后10 min内每2分钟测定1次,以后每5分钟测定1次至手术开始(麻醉30 min开始手术),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指给药后患者上肢出现发热、发胀、麻木等的时间),运动阻滞时间(指给药后前臂不能自主活动的时间),感觉和运动恢复时间(指患者感觉及运动完全恢复的时间),并观察术中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R组与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相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L组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与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较L组长。维持时间 R组与B组相似(P>0.05),但明显长于L组(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R组短于B组,B组短于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和B组术中和术后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组60 min及术后1 h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较麻醉前升高(P<0.05)。
3 讨论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与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布比卡因相比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和药理特性,而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毒性明显低于布比卡因[1]。这一点对于患者尤为主要,低浓度罗哌卡因具有明显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现象,与布比卡因比较,罗哌卡因对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的差异性阻滞作用更强,但是增加罗哌卡因的浓度可降低该差异性阻滞作用[2]。据报道等剂量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感觉阻滞等效,而罗哌卡因的运动神经阻滞相对较轻,此与本研究相一致,罗哌卡因的这一特性,对于骨科手术特别是需要观察神经、肌腱的骨科手术尤为主要,可以观察手的活动情况,而且罗哌卡因维持时间长,方便用于较长时间的手术,克服了利多卡因需要术中追加药物的弊端,减少了感染机会,罗哌卡因应用于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国内有报道2~4 min,而本研究中R组起效时间为(5.5±2.2)min,可能与本研究使用0.375%罗哌卡因有关,而非报道上所用0.75%的浓度。
本研究中,三组患者麻醉期间循环稳定,SpO2均在97%以上,除 B组术中有2例轻度胸闷外,余未见不良反应,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可能与麻醉药直接注射于外周神经丛,未阻滞交感神经干,且麻醉阻滞仅限于一侧,故对循环的干扰程度小,三组患者术中未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这与麻醉医师经验丰富、未损伤血管有关。研究表明罗哌卡因毒性小于结构相似的布比卡因,除了局麻醉药本身的特点外,罗哌卡因本身具有缩血管作用[3],可减少局麻药吸收入血,可能也是罗哌卡因毒性小的原因,这点特别适用血管丰富的肌间沟臂丛麻醉。尽管如此,臂丛麻醉时药量较大,仍需警惕毒性反应的可能,注药时应该注意反复回抽有无血液,否则罗哌卡因大量入血仍然会导致毒性反应。
总之,本研究显示,0.375%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麻醉效果优良,能满足上肢骨科手术需要,术中患者循环稳定,无不良反应,其上肢运动阻滞弱,且恢复迅速,更适合肌腱、神经吻合术的患者,术中便于术者观察吻合的效果,对于肌松要求高的手术,则可以考虑通过提高罗哌卡因的浓度来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杭燕南,庄心良,蒋豪,等.当代麻醉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59.
[2]薛富善.临床局部麻醉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4.
[3]蒋建渝.临床麻醉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5.
(收稿日期:2008-09-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649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