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医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 旨对中医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n=50)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中医护理组(n=50)予以中医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对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予以评定。结果 中医护理组NIHSS及ADL评价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常规护理组为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护理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既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也可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并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中医护理;急性脑梗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中图分类号:R743.3;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16X(2019)02-0195-03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9.02.030
  研究发现,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并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2]。但是,学界在此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西医护理方面,对中医护理干预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则就中医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丰富临床急性脑梗死中医护理干预方法提供更多的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35~79岁,平均(63.11±3.30)岁。本研究根据患者不同护理需求将上述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护理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6~79岁,平均(62.92±3.10)岁;中医护理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35~80岁,平均(63.55±3.70)岁。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者;首次发病患者;生命体重平稳者;神志清醒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者如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肿瘤患者;严重感染患者;伴严重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常规护理组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如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强化护理巡视以及完善相关基础性护理操作。中医护理组护理干预则是立足于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合理的拓展。(1)辩证施膳。护理人员在进行饮食护理过程中,要结合患者不同体质、不同病情帮助其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如中脏腑阴闭证患者可予以山药汤;如风痰阻络证患者则可以采用菊花泡茶饮或松子仁泡茶饮等;如阴虚粉风动证患者可予以养阴生津饮食,如绿豆粥、芹菜粥等;如风火上扰证患者可以结合不同症型予以莲子粥、荷叶粥等[3,4]。(2)康复护理。研究发现,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因此,护理人员应结合急性脑梗死患者实际病情予以合理、科学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如选取百会穴、内关穴、三阴交、气海穴、曲池穴等进行点穴疗法进行康复护理干预[5,6]。另外,还要对患者进行肢体、语言等康复训练。①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应结合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体质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如早期可对患者开展一些病床上的被动肢体训练—肩、肘、腕、髋、踝等关节的被训練;也可以帮助、引导患者在病床上完成自主移动、体位交换或是站立等;对病情较轻者,可以鼓励、协助患者在床下进行小范围的活动,如散步、站立平衡等训练,在逐步增强患者肌力的同时,也可以指导患者利用健侧肢体去带动患侧肢体,使之能够逐步完成大小便、穿衣、洗漱等日常活动[7]。另外,在患者进行功能康复锻炼过程中,应每隔4h进行一次按摩,按摩时可选足心、三里、承山等穴,以帮助患者提高相关肌肉、关节运动能力。②语言功能训练:护理人员还应针对有语言功能障碍者进行相应的训练,如完成患者肢体训练后,可鼓励患者自主与家长、病友、护理人员等进行简单交流,且要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以此来促进、激发患者的语言与交流意识,提高其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促进其语言功能恢复、改善其原有负性心理均具积极作用[8]。③中医耳穴埋豆康复:耳穴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方法简单、实用性强,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用王不留行籽贴敷于所选穴位(神门、三焦、脑干、皮质下、内分泌、交感等穴)上。贴敷后,用手指按压,3~5次/天;3分钟/次;按压程度应以患者耳朵发热、发红、发胀为宜,不可用力过猛;另也可以结合患者情况采取单耳或双耳埋豆(多以双耳交替进行为宜)。贴敷1次,可保续2~4d。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分为四个评价标准,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及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100。根据NIHSS量表分值减分率进行治疗效果评价,计算方法:(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100%;痊愈:90%~100%;显效:46%~89%;进步:18%~45%;无效:<18%[9]。
  1.4 统计学处理:运用20.0版SPSS统计软件对临床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数据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校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比较:中医护理组NIHSS及ADL评价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中医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50/50),常规护理组为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4,P<0.05)。
  2.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中医护理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梗死属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患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随着学界对该疾病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后发现:早期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相结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传统中医学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但就中医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就中医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中医护理组NIHSS及ADL评价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中医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常规护理组为82.00%,这也说明,中医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既可以结合患者的病情、病因作为基础进行辩证、有效的护理,并在突出以人为本、个性化护理的基础之上,也实现了中医护理干预的创新性应用。同时,中医护理干预还能够满足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需求,该护理模式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疾病,也能够有机地针对患者的心理、精神、社会方面等潜在的护理需求进行辩证护理。刘梨等[10]、张晓娟[11]也就中医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相关研究后均提出:中医护理应立足于患者的情志调理、饮食指导以及中医辩证施护等入手,这对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治疗效果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本文研究结果与上述学者的研究相符。
  由此可见,中医护理干预既能够符合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及训练需求,如针对不同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训练、语言功能训练等,进而有利于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尽早恢复其正常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同时,也能够全面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这对提升医疗机构护理水平及服务质量均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齐茂玲.脑卒中急性期中医整体护理临床运用5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156-157.
  [2]曾明梅,李瑞英,马玲,等.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6):83-85.
  [3]李莹.中医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4,29(B12):27.
  [4]董水妹,徐永紅,王育红.中风偏瘫病人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4):194-195.
  [5]陈宝珍.早期针灸理疗与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02-303.
  [6]邓莉.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效果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3,34(3):470-472.
  [7]林红霞,黄汝英,陈慧玲.中医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1上):117-118.
  [8]吴雪婷.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及预后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15):124-125.
  [9]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281-293.
  [10]刘梨,张月娟,廖若夷,等.脑卒中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2):654-659.
  [11]张晓娟.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控制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水平中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献,2017,17(102):286-287.
  (收稿日期:2018-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09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