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区老年血脂异常防治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索行之有效的社区老年血脂异常防治健康教育的适宜模式。 方法:选取在本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确诊为血脂异常的120名60岁以上老年人,实施血脂异常防治管理小组干预,通过健康大课堂、微信远程教育、电话随访、门诊指导等干预方式,加强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监测并记录干预前后6月BMI及血脂四项水平,对血脂异常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血脂异常生活方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通过健康教育后居民血脂异常防治健康知识知晓水平大大提高,居民生活方式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自我健康管理后,BMI、LDL-C、TC、TG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社区高血脂的老年人中,成立血脂异常防治管理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血脂异常防治健康教育指导,可提高干预对象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脂水平,促进社区老年慢性病综合防治和管理。
  【关键词】 社区; 血脂异常; 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9-002-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准日益提升,中国人群血脂水平逐步升高。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将导致ASCVD发生风险增加。不良的生活方式能加速血脂异常的发生与发展,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防治高血脂有重要意义。在我中心健康体检的60岁以上老年人中,高血脂的检出率达到36.45%,但其中大部分人对血脂的危害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认识不足,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差,长期体检存在血脂异常。为进一步了解社区老年居民对血脂异常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生活方式情况,控制他们的血脂水平,降低老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研究以求探索科学有效的社区高血脂防治健康教育的适宜模式,现将在甘家口社区老年健康体检中确诊的血脂异常的120人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4在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60岁以上居民120名,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血脂异常诊断标准,经生化检测TC ≥ 5.2mmol/L , LDL-C ≥ 3.4mmol/L , TG≥ 1.7mmol/L ,HDL-C < 1.0mmol/L,非HDL-C≥ 4.1mmol/L 确诊为血脂异常,其中男68例,女52例,平均年龄(68.13±2.04)岁。
  1.2 研究方法
  1.2.1 血脂健康知识认知调查:采用自拟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前后调查。制定血脂异常的健康知识问卷内容包括:是否知道自己血脂水平、血脂异常的病因、血脂异常相关表现和危害、血脂检查的常用指标、哪些不良生活方式容易导致血脂异常、预防血脂异常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认知行为等。
  1.2.2 健康宣教干预 实施血脂异常管理小组干预,组织血脂异常的居民成立血脂异常管理小组,由全科医生、全科护士、预防保健医生组成血脂异常防治社区服务团队服务干预对象,通过健康大课堂、微信远程教育、电话随访、门诊指导等干预方式,加强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包括:首次给干预对象每人发放 《认识高血脂》宣传手册1本;每天通过微信平台推送血脂防治相关科普知识;每月給高血脂管理小组成员开展2次健康大课堂;每2月通过电话联系随访一次;每月或每季度门诊随诊时给予门诊指导。教育干预对象记录膳食运动生活日记,实时进行个体化指导,个别辅导健康教育内容包括:①告知干预对象诱发高血脂的多种危险因素,如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缺乏体力活动等不良生活方式。②告知居民肥胖是血脂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③告知干预对象防治高血脂的重要手段是养成和维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营养膳食,积极参加有氧锻炼,戒除不良生活行为等。
  1 . 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分别监测BMI、LDL-C、TG、TC、HDL-C 4 项指标,干预前后测评居民血脂异常防治知识水平及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应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 检验; P < 0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20例老年人高血脂防治知识水平知晓情况
  2.2 干预前后居民生活行为方式变化情况
  2.3 干预前后居民BMI及血脂四项指标变化比较
  3 讨论
  血脂中TC、LDL-C是导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的病理基础,其水平的升高将促进和加速血管硬化,导致发生ASCVD风险增加。2012 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 40.40%,流行病学资料统计提示,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将导致2010 年-2030 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约增加 920 万[2]。由此可见,血脂异常的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目前高血脂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血液中的隐形杀手。
  饮食和生活方式异常对血脂异常有重要影响,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3]。在我中心参加老年人健康体检者中,他们很多不知道自己存在高血脂,甚至很多人长期喜食高能量、高脂和高糖食物,有吸烟、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对血脂危害及其防治方面认识不足。加入血脂异常管理小组后,通过反复强化健康宣教,他们能够合理膳食,做到每日胆固醇摄入小于 300 mg,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 7%,每日烹调油少于 30 g,植物固醇 2~3 g/d,水溶性膳食纤维 10~25 g/d,碳水化合物摄入以薯类、谷物类和全谷物为主,坚持每周参加5次以上每次保持30分钟的有氧锻炼,保持健康体重,干预半年后,他们对血脂危害、健康生活方式认识有了很大提高,较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长期持续的高血脂小组管理,居民逐渐摒弃了吸烟及饮酒等不良嗜好,6月干预后,吸烟者由37人降为12人,饮酒人数由38减到11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脂饮食和中等强度锻炼较干预前人数增加。这也证实,组织高血脂健康管理小组,开展血脂异常相关的健康教育,居民改变了以前高脂饮食、饮酒、吸烟、运动少等不良生活习惯,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血脂异常认识同时,也促进了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说明高血脂健康宣教是成功的,抓住了社区防治血脂异常的核心环节。   LDL-C 水平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TC 是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TC水平受饮食、遗传、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长期高脂饮食会增高TC。LDL-C 或 TC 水平对个体或群体 ASCVD 发病危险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4-6],TG受生活饮食、运动及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调查资料表明,血清 TG 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者患冠心病危险性增加[7]。HDL 能将外周组织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即胆固醇逆转运,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HDL-C 高低受遗传因素影响,研究表明运动和少量饮酒会升高 HDL-C。本组研究中,通过6月高血脂健康管理小组干预后,居民BMI、TC、LDL-C、TC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这与他们改善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及加强有氧运动有很大关系,而HDL-C没有变化可能与干预时间比较短,研究对象为老年人有关,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血脂异常的一级预防重点在社区,尤其是老年人,合并慢性病较多,ASCVD风险评估属于高危或极高危人群。高脂血症发病与其知识、认知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社区,做好老年人血脂异常的一级
  预防是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因此,将血脂异常健康管理小组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在患者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同时,开展全面系统科学的健康教育指导,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利于血脂控制,促进慢病管理和防治。这种知信行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慢性病管理服务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 .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 (2015 年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5.
  [2] Moran A, Gu D, Zhao D, et al. Futu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 markov model and risk factor scenario projections from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olicy model-china. 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 2010, 3: 243-252.
  [3] 中華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正确认识合理使用调脂药物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2001, 29: 705-706.
  [4] 武阳丰 , 赵冬 , 周北凡 , 等 .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诊断和危险分层方案的研究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2007, 35: 428-433.
  [5] Zhao D, Liu J, Xie W, et al. Cardiovascular risk assessment: a global perspective.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 2015, 12: 301-311.
  [6] 王薇 , 赵冬 , 刘静 , 等 . 中国 35~64 岁人群胆固醇水平与 10 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2006, 34: 169-173.
  [7] Miller M, Stone NJ, Ballantyne C, et al. Triglycerid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11, 123: 2292-23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642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