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自我管理教育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基于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方法 144例COPD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每组72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 基于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开展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自我管理水平及健康行为。 结果 干预后, 观察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我责任、自我管理水平总分分别为(21.25± 4.32)、(20.63±2.87)、(28.74±5.96)、(47.36±7.32)、(117.98±16.35)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17.04±4.26)、(18.06±2.11)、(20.63±5.24)、(35.14±6.71)、(90.87±12.51)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观察组躯体活动、心理健康、营养状态、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健康责任感、健康行为总分分别为(22.54±3.96)、(23.14±3.21)、(18.15±4.12)、(24.15±5.63 )、(28.19±7.26)、(28.14±7.47)、(144.31±9.86)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14.85±3.65)、(13.92±3.52)、(12.96±3.92)、(17.15±4.56)、(21.05±6.30)、(19.12±6.82)、(90.05±17.05)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基于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提高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并养成健康行为。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为改变整合理论;自我管理教育;健康行为
COPD属于呼吸内科疾病, 临床特点表现为气道受限呈进行性、持续性、不完全可逆的发展, 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1]。由于患者缺乏COPD医学知识的了解, 加上自护意识差, 导致病情反复发作, 对其身心健康带来较大的痛苦。因此, 临床需重视COPD患者的自我健康宣教, 改善预后。本研究将收治的144例COPD患者纳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3月就诊于本院的144例COPD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每组72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4∶38;年龄53~82岁, 平均年龄(65.23±10.15)岁; 病程2~10年, 平均病程(6.03±1.54)年。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9∶33;年龄54~85岁, 平均年龄(66.03±11.24)岁;病程3~10年, 平均病程(6.23±1.47) 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评估患者病情及危险因素, 为患者介绍COPD疾病知识及防治手段, 解释服药方法, 说明注意事项, 多做有氧运动, 指导患者居家氧疗及呼吸锻炼;护士定期上门访视, 评估患者病況及心理, 辅以心理疏导, 解答患者提问。
1. 2. 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 基于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开展自我管理教育:①个体化评估。护士评估定期患者的疾病感知、危险因素、行为变化阶段, 并引导患者自行判断其生活是否存在不健康行为。②知识、技巧指导。按照患者自评结果, 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疾病管理知识、技巧, 并指导患者应用于生活中;并开展健康行为课程, 重点讲解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模糊点;讲解运动锻炼的训练方法、注意技巧。③建立健康行为方案。由护患双方合作制定短期、长期康复目标, 并督促患者培养健康行为, 加强行为管理;教授腹式-缩唇呼吸法, 双手置于前胸, 呼吸深入且缓慢, 鼻吸气至腹部升至最高, 再缩唇慢呼气, 早晚各1次。④重视健康宣教。医生、护士、康复师共同拟定宣教内容, 如疾病知识、症状管理、情绪调节、生活管理等, 做成手册、视频等形式, 提供给患者观看;定期组织交流会, 邀请患者参加, 分享自我管理经验, 列举不足之处, 提出改进建议。院后定期随访, 按照健康评价结果决定是否维持原有管理行为。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参照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自我管理水平, 从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我责任等方面判断, 总分51~255分, 评分越高, 自我管理能力越强[2]。采用健康行为测定量表(HPL)评估健康行为, 从躯体活动、心理健康、营养状态等方面评价, 4级评分法, 总分52~208分, 分数越高, 健康行为越佳[3]。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自我管理水平比较 干预后, 观察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我责任、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健康行为比较 干预后, 观察组躯体活动、心理健康、营养状态、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健康责任感、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美国专家Ryan提出了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在健康教育中取得较大的成功, 这是一种将各种影响健康行为变化整合的理论模式, 如社会促进、自我调节、健康行为变化等理论, 而整合的目的在于让医护人员能准确理解行为变化的过程、作用, 以科学指导患者, 助其建立并保持健康行为[4]。
在本次研究中, 本院对收治的COPD患者在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基础上开展自我管理教育, 结果显示, 干预后, 观察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我责任、自我管理水平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躯体活动、心理健康、营养状态、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健康责任感、健康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与陈府芳等[5]的研究结果相似, 可见, 基于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开展的自我管理教育, 能促进COPD患者健康行为的建立, 并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帮助病情转归。分析原因可能为:依据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开展自我管理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建立健康行为的动机, 积极参与临床的康复治疗。该项管理模式的施教对象以患者为重点, 教育为指导式, 通过评估患者健康行为的变化, 与患者共同拟定干预内容, 注重社会支持, 使得教育更具针对性, 满足患者实际需求, 从而达到良好的宣教效果[5]。同时, 为患者提供针对性讲解疾病管理知识及康复训练的方法、技巧;此外, 护患双方共同确定康复目标, 并督促患者培养健康行为, 依照个体情况订制锻炼方案, 护士教授腹式-缩唇呼吸法, 有助于提高呼吸运动能力, 增加通气量, 降低耗氧量, 避免小气道早期闭塞, 使腹肌张力增加, 改善肺泡的换气、通气功能, 增强肺部活动;同时组织病友交流会, 互相学习有利于病情改善的健康行为[6-8]。通过家属的鼓励、监督, 能相互促进个体、行为、环境的转变, 养成健康行为, 确保机体健康。
综上所述, COPD患者依照行为改变整合理论进行自我管理教育, 能有效建立健康行为, 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文娟, 顾亮, 钦光跃, 等.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无创通气治疗COPD临床研究.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2):287-288.
[2] 黄仕明, 黄泽礼, 李江旭, 等.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实用预防医学, 2015, 22(10): 1207-1210.
[3] 植毓媛. 自我管理与健康教育对COPD患者健康行为及康复的的应用价值. 中国医学创新, 2017, 14(14):127-130.
[4] 梁瑶, 黄霞, 王淑云, 等.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 中华护理教育, 2016, 13(7):557-560.
[5] 陈府芳, 朱飞琴, 王水芳.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患者管理对COPD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作用. 中国医院统计, 2017, 24(2):150-152.
[6] 马伟光, 郭爱敏, 崔英, 等. 基于网络的自我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8): 901-905.
[7] 高赞美, 楼仙, 蒋亚芬.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COPD患者健康行为及康复的影响. 中国健康教育, 2016, 32(2):165-168.
[8] 高瑛, 华亚芳, 孙志岭.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对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5, 32(3):210-211.
[收稿日期:2018-09-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37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