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联合同步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评估并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动态血压联合同步监测方法应用于临床中的效果。 方法 150例高血压患者, 均接受动态心电图加动态血压同步监测方法, 观察所有患者的监测结果。 结果 56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与血压改变存在关系, 占37.33%, 心电图明显变化时出现显著的血压波动占53.57%, 出现心律失常现象占30.36%, 出现传导阻滞现象占7.14%, 同时发生心律失常以及ST段压低现象占8.93%。46例患者心电图变化时发生血压上升现象占82.14%, 心电图变化时发生血压下降现象占8.93%, 表现临床相关症状时血压下降现象占8.93%。结论 采取动态心电图与动态血压联合同步监测可呈现良好临床效果, 可以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血压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临床疾病诊治, 呈现一定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同步监测
动态心电图监测方法和动态血压监测方法均存在无创性, 相关操作比较便捷, 花费比较少, 相对经济, 患者也易于接受, 对临床疾病的诊治存在重要价值[1]。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入诊断及治疗的1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并探讨将动态心电图与动态血压联合同步监测方法应用于临床中的效果及意义,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入诊断及治疗的1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女80例, 女70例;年龄最大76岁, 最小26岁, 平均年龄(46.82± 9.80)岁;病程最长18年, 最短1年, 平均病程(10.63±4.32)年; 高血壓类型:原发性高血压100例, 继发性高血压50例。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其家属认真阅读医院下发的知情同意书并签名同意参加本研究, 上报本院医学伦理会后审批通过并盖章允许;③纳入研究前没有采取药物治疗或已停止应用降压药物>7 d。
1. 2. 2 排除标准 ①有瓣膜病变的患者;②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③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1. 3 方法
1. 3. 1 动态心电图监测方法 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器为Motara 12通道心电图仪, 对患者予以24 h同步动态心电图监测,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仔细记载生活日志。动态心电图判定心肌缺血的指标如下:①ST段发生明显位移情况, 维持时间>1 min;②基线ST段均高于等电位, J点后60~80 ms测定ST段为下斜型或是水平型降低≥0.1 mV, 维持时间>1 min; ③心肌缺血发作间隔>5 min。若与患者生活日志比较后, 患者无心绞痛症状, 则判定阳性不存在心肌缺血症状。
1. 3. 2 动态血压监测方法 动态血压监测仪器为Meditech动态血压监测仪, 对患者予以24 h血压测定, 使袖带固定于患者左上臂, 相隔30 min测定1次血压, 如果患者发生头晕、胸闷等情况, 则增加血压测定频率。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统计并分析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动态血压结果, 其中, 血压正常的判断标准:患者24 h血压测定均值<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 患者的白天血压测定均值<135/85 mm Hg, 患者的夜间血压测定均值<120/75 mm Hg。
2 结果
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中, 56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与血压改变存在关系, 占37.33%(56/150), 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变化为ST段压低或抬高、传导阻值失常、心律失常等。56例患者中, 30例患者心电图明显变化时出现显著的血压波动情况, 占53.57%(30/56), 其中, 25例患者发生ST段压低, 占44.64% (25/56), 5例患者发生ST段抬高, 占8.93%(5/56);17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现象, 占30.36%(17/56);4例患者出现传导阻滞现象, 占7.14%(4/56);5例患者同时发生心律失常以及ST段压低现象, 占8.93%(5/56)。46例患者心电图变化时发生血压上升现象, 占82.14%(46/56);5例患者心电图变化时发生血压下降现象, 占8.93%(5/56);5例患者表现临床相关症状时血压下降现象, 于心电动态血压监测中观察到心率加快现象, 占8.93%(5/56)。见表1。
3 讨论
动态心电图监测、动态血压监测均为临床常用的监测方式, 对患者开展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检出常规心电图无法检出的心电图异常情况, 对患者开展动态血压监测能够对患者血压状况予以及时了解, 有利于对患者开展对应干预并进行血压控制, 避免患者的血压发生太大波动。同步监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能够了解症状表现、心电图异常及血压波动之间的关系[2, 3]。一般情况下, 血压呈现的晨峰程度与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存在严密相关性, 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多发生在早上及上午等。所以, 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状况予以动态心电图监测结合动态血压监测, 进而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效参考[4-8]。
本文研究发现, 37.33%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与血压改变存在关系, 心电图明显变化时可能会出现显著的血压波动, 发生心律失常, 出现传导阻滞, 同时发生心律失常以及ST段压低情况等。表明高血压患者心脏病变会引发血压波动, 开展动态心电图与动态血压结合监测有助于分析患者的血压和心电图之间的关系。而82.14%高血压患者心电图变化时出现血压上升, 8.93%高血压患者心电图变化时发生血压下降, 8.93%高血压患者表现临床相关症状时血压下降且心率加快。结果提示, 动态心电图与动态血压联合同步监测还可以为寻找发生临床症状的原因提供一定参考。
综上所述, 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动态血压联合同步监测可呈现良好临床效果, 可以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血压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临床疾病诊治, 呈现一定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雪来, 吕作启. 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在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33): 76-77.
[2] 赵希祥. 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在 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32): 157.
[3] 吴优, 杨健威, 张华, 等.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同步监测的研究.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2(4):591-593.
[4] 王磊, 于芳, 魏新伟. 肾血管性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的差异性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35):26-28.
[5] 杜珊. 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评价高血压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32):73-74.
[6] 郭冰, 朱红梅. 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社区医学杂志, 2016, 14(12):65-66.
[7] 梁超, 赵兴山, 刘建英, 等. 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联合同步监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医疗卫生装备, 2014, 35(12):130-132.
[8] 吴盛忠, 刘长鑫, 赵明星, 等. 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19): 2590-2591.
[收稿日期:2018-1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39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