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运动疗法对急性内侧副韧带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的效果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运动疗法配合针灸对急性内侧副韧带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急性内侧副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的患者, 采用抛硬币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运动疗法,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ysholm评分及屈膝范围。结果 治疗6周后, 研究组患者屈膝范围(125.69±7.03)°大于对照组的(120.92±7.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回访两组患者屈膝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研究组患者Lysholm评分为(35.66±3.23)分, 对照组患者为(36.19±3.51)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6, P>0.05)。治疗6周后, 研究组患者Lysholm评分为(79.24±7.42)分, 高于对照组的(75.33±6.2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9, P<0.05)。治疗前, 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为(5.13±1.29)分, 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81±1.24)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4, 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为(3.88±1.42)分, 低于对照组的(4.75±1.41)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174, P<0.05)。结论 采用运动疗法配合针灸治疗急性内侧副韧带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 临床疗效良好, 值得深入推广。
【关键词】 针灸;运动疗法;急性内侧副韧带;内侧半月板损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7.071
急性内侧副韧带损伤属于较为常见的膝关节损伤, 有资料统计, 急性内副韧带损伤占膝关节韧带损伤的46.2%, 占膝关节扭伤的80%以上[1]。通常情况下, Ⅰ、Ⅱ度急性内侧副韧带损伤采取保守治疗临床效果较好[2]。半月板损伤主要症状包括关节间隙疼痛、活动受限、伸膝迟滞、膝关节肿胀, 严重患者会出现发病侧下肢肌肉萎缩, 依据半月板破裂的类型以及组织活力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等方案[3]。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内副韧带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 研究运动疗法配合针灸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为后期研究推广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50例急性内副韌带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入院治时间3 h~7 d, 平均入院治疗时间(37.12±48.95)h。采取抛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25例。研究组中男18例, 女7例;年龄19~39岁, 平均年龄(26.65±6.64)岁;平均病程(35.79±40.21)h;其中左膝伤患者13例, 右膝伤患者12例。对照组中男19例, 女6例;年龄18~42岁, 平均年龄(27.16±6.97)岁;平均病程(35.32±36.77)h;其中左膝伤患者8例, 右膝伤患者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伤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过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及X线摄片确诊为急性内副韧带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 且属于Ⅰ、Ⅱ度损伤, 适合采取运动疗法配合针灸治疗。
1. 2 方法 对照组在支具的保护下采取运动疗法, 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在发生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前4周避免过多行走, 可进行适度康复训练, 休息时锁定支具, 保证处在完全伸直位。进行>500次/d无痛性肱四头肌等肌力训练, 膝关节绷直的情况下向上勾脚尖, 抬腿至离床5 cm的高度, 保持10 s, 3~4组/d, 30次/组, 同时进行与上述动作相反方向的后抬腿练习和外侧抬腿练习, 高度与次数要求相同。3组/d踝泵, 5 min/组。在进行肌力训练的同时配合进行活动度练习, 进行3次/d髌骨内推, 15 min/次。进行逐渐增加强度的被动屈伸膝练习, 1~2次/d, 当屈膝能够到达90°时, 每周增加10°屈膝, 争取在受伤后1个月达到120°, 完成被动屈伸膝后需要立刻冰敷20 min, 如果患者出现关节部位发胀和发热的情况, 应当进行2~3次/d的冰敷。适当增加伸展练习, 将患病肢体抬离床面, 放松肌肉。在患病的第4周指导患者进行静蹲练习、卧位或坐位肢体练习、俯卧位勾腿练习。
在5~8周时患者在睡眠时可以不佩戴支具, 调整支具范围, 保证患者90°屈伸, 逐步增加角度, 如出现关节不稳的现象重新进行调整。在受伤后6周进行平衡训练, 双脚与肩同宽, 左右方向交换重心, 最终实现单腿站立。提高被动屈伸膝角度至140°, 达到与健康体侧相同标准。进行立位勾脚、侧向和前后方向的跨步练习、跨向和静蹲练习、患肢单腿蹲练习, 增加固定自行车练习, 逐步增加负荷。在9周~3个月期间主要通过训练强化关节的灵活性和肌力, 保持关节稳定, 逐步恢复生活能力和基本运动能力, 在3个月后全面恢复健康。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针灸, 主要采用平衡针刺和多针浅刺的方法。多针浅刺选择犊鼻、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梁丘、委中、阿是穴, 加电针30 min, 结合患者情况增加刺激量, 1次/d, 6次/周。平衡针刺主要选择2寸毫针针刺膝痛穴, 直刺1.5寸位置, 患者出现胀麻感时立即出针, 1次/d, 6次/周。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Lysholm评分和屈膝范围。VAS评分每周记录1次, 共记录6周;Lysholm评分每2周记录1次;屈膝范围每周测量1次, 1年后回访。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6周及1年后屈膝范围比较 治疗6周后, 研究组患者屈膝范围(125.69±7.03)°大于对照组的(120.92±7.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回访两组患者屈膝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比较 治疗前, 研究组患者Lysholm评分为(35.66±3.23)分, 对照组患者为(36.19±3.51)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6, P>0.05)。治疗6周后, 研究组患者Lysholm评分为(79.24±7.42)分, 高于对照组的(75.33±6.2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9, 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 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为(5.13±1.29)分, 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81±1.24)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4, 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为(3.88±1.42)分, 低于对照组的(4.75±1.41)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74, P<0.05)。
3 讨论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是膝关节稳定和运动的重要结构, 能够限制胫骨外翻、后移、内外旋转[4]。急性内侧副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会出现局部肿痛、关节活动受限、伸膝迟缓、关节源性肌肉萎缩、保护性肌痉挛。运动疗法是利用体育锻炼以及多种不同形式的功能练习, 恢复患者局部或者全身的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 通过肌力、关节活动度等方面的练习帮助患者康复, 运动疗法需要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保证達到应有的效果[5]。在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加入针灸能够减轻疼痛对运动疗法的影响, 通过多针浅刺和平衡针疗法, 可以实现患病位置的镇痛消肿。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6周后, 研究组患者屈膝范围(125.69±7.03)°大于对照组的(120.92±7.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回访两组患者屈膝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研究组患者Lysholm评分为(35.66±3.23)分, 对照组患者为(36.19±3.51)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6, P>0.05)。治疗6周后, 研究组患者Lysholm评分为(79.24±7.42)分, 高于对照组的(75.33±6.2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9, P<0.05)。治疗前, 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为(5.13±1.29)分, 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81±1.24)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4, 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为(3.88±1.42)分, 低于对照组的(4.75±1.41)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74, P<0.05)。
综上所述, 采用针灸结合运动疗法对患者的康复更为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路怀民, 谭佳汶, 刘蓓, 等. 运动疗法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早期创伤性半月板损伤. 中医正骨, 2016, 28(3):68-70.
[2] 秦红照. 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早期创伤性半月板损伤83例. 中医研究, 2018, 31(4):15-18.
[3] 陶胜国, 齐伟. 中医推拿联合早期运动康复对膝半月板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 34(10):2424-2426.
[4] 徐小鸿, 黄小艳. 温针灸疗法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探讨. 基层医学论坛, 2018, 22(20):2847-2848.
[5] 干贤亮, 周芳迪.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膝半月板损伤44例疗效观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 38(5):45-46.
[收稿日期:2018-09-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4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