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颈内静脉置管在危重患者的应用服护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总结颈内静脉置管在抢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危重患者颈内静脉置管40例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危重患者40例行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2.5%,发生并发症4例(10%)。结论: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高,做好置管及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颈内静脉;重症;护理
  颈内静脉属置管深筋脉置管,是急诊和重症监护病房常用的方法。周围静脉穿刺时间长,是无法穿刺患者通常使用的置管方法",与外周静脉相比,颈内静脉保留时间较长,患者痛苦及创伤性小,操作方便,并发症发生率少。由于患者水肿或脱水、基础疾病重、免疫功能低下四,需要迅速补液,维持生命通道,颈内静脉置管尤为重要,它解决了反复穿刺或高分子、刺激性药物输人造成的机体损伤及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为总结颈内静脉置管的效果和应用情况,2016-2017年收治重危患者40例,分析颈内静脉置管应用情况,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重症适合颈内静脉置管患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40~80岁。
  方法:(1)术前准备:术前告知患者或家属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必要性及目的,告知患者置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置管的部位及方法,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鼓励提高患者的勇气和信心。(2)置管方法:①如果不是紧急情况,应做好个人卫生处置,于置管前1d沐浴,更换病号服,修剪指甲及胡须,病房紫外线消毒,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②物品准备:一般情况下在治疗室进行,因部分患者病情重不宜搬动,在房间行紫外线消毒。③把床升至操作者舒适的高度,患者取10°~15°头低脚高位,有利于静脉充盈,防止和减少空气栓塞发生的风险。④肉眼辨别体表位置,结合超声或X线识别确认最佳置管位置。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首先按照手术室消毒程序做好准备工作。⑥对置管部位消毒铺巾,用2%普鲁卡因施以局部麻醉,从已确认的体表位置开始试探穿刺,穿刺方向为向外30°~40°偏外进针,确认穿刺成功后,固定穿刺针,经尾端送人导丝,取出穿刺针,沿导丝插入扩张器,并撑开皮下组织,退出扩张器沿导丝插入留置导管,插人长度约15cm,退出导丝,确认置管成功后,做好固定及后续处理工作。告知患者家属及患者注意事项,并做好记录工作。
  并发症:①感染:局部感染是行穿刺术后极为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穿刺置管保留时间长,加上患者体液分泌和固定材料的问题,会造成周围皮肤瘙痒和红肿。护理方法主要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及时消毒和更换物料并检查有无栓头及滑脱。②堵塞:可能原因为频繁抽血或受压,肝素冲洗过少,导致血液凝固,输液过慢或异物堵塞,脂肪乳剂黏稠,导致血栓形成。处理方法一般是保证颈内静脉导管输液的连续性,停止输液后用肝素加生理盐水冲洗封闭。③空气栓塞:预防患者空气栓塞尤为重要,接管时必须排尽空气再连接,输液过程要加强观察,及时更换输液瓶防止发生液体漏空,避免栓塞形成。④气胸、血胸:一般较少发生,操作时尽量选用右侧进针,不要多次尝试,动作轻缓,操作前做好患者凝血功能评估,判断胸部情况。⑤深静脉血栓:患者肢体与颈部、锁骨周围皮肤疼痛、肿胀、发绀,皮肤温度降低,冲洗肢体发麻或不适,应立即通知医生怀疑及诊断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判断是否有拔管的必要性,并及时配合药物治疗。
  结果
  40例危重患者行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2.5%,发生并发症4例(10%)。
  讨论
  对重症患者或长期周围静脉输液及癌症患者应用颈内静脉置管成功率极高,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减轻了患者痛苦4。该治疗方式建立了稳定的静脉通道,可确保药物顺利输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提高生存率,保证治疗方案成功施行。在临床中只要准备充分,严格按标准进行操作,熟悉掌握技巧,每日护理中注意事项落实到位,可确保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置管保留时间长。
  综上所述,颈内静脉穿刺比较安全,留置时间较长,预防好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精心护理,可大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及危急时刻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
  [1]刘瑞霞经锁骨下静脉置入动脉鞘管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内科,2014(2):202.
  [2]林伟芬,杨西宁,李赛梅,等.肺癌患者四种深静脉置管方式比较[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4,22(6):381-386.
  [3]李萌.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國药物经济学,2017,12(3):59-61.
  [4]邓静,甘晓琴,聂智容.不同途径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在脑外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5(19):2694-26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69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