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在献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献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6月于笔者所在献血站献血的8 369例献血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8年2-6月献血的8 497例献血者设为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平均献血量、一次捐献300、400 ml率、静脉穿刺一针率、非标量采集率、献血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献血量、一次捐献300、400 ml率、静脉穿刺一针率、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非标量采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献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对提升无偿献血者血液采集的质与量均有较明显作用。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献血护理 静脉穿刺一针率 非标量采集率 献血者满意度
doi:10.14033/j.cnki.cfmr.2019.28.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28-0-03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efined Nursing in Blood Donation Nursing/DONG Xiuming.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19, 17(28): -11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efined nursing in blood donation nursing work. Method: A total of 8 369 blood donors who donated blood from February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routine nursing was used. And 8 497 blood donors who donated blood from February to June 2018 were se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s, and refined nursing was used. The average blood donation volume, one-time donation rate of 300 ml and 400 ml, a needle rate of venous puncture, non-scalar collection rate, and blood donation service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average blood donation volume, one-time donation rate of 300 ml and 400 ml, a needle rate of venous puncture, and total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non-scalar colle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refined nursing in blood donation nursing work is good, and i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blood collection of unpaid blood donors.
[Key words] Refined nursing Blood donation nursing A needle rate of venous puncture Non-scalar collection rate Blood donor satisfa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Nanping Central Blood Station, Nanping 353000, China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用血需求量逐年递增,无偿献血工作面临更大的压力与挑战。献血护理是血站采供血工作的源头,也是血站的重点工作之一,直接影响着采集血液的“质”与“量”,影响着献血者队伍的稳定和壮大[1]。精细化护理是参照20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提出的欧美国家的精细化管理的概念,通过制定相应的护理标准和制度,使得护理方法和技术更加具体,保证工作效率和安全性[2]。笔者所在献血站于2018年2月开始将精细化护理引入到献血护理工作中,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6月及2018年2-6月在笔者所在献血站各采血点参加无偿捐献全血的16 866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制定纳入标准:(1)首次献血年龄18~55周岁;(2)多次獻血者年龄延长至60周岁;(3)体重:男≥50 kg,女≥45 kg;(4)献血间隔期:两次献全血时间≥6个月,单采血小板后参加捐献全血间隔期≥4周;(5)身体健康,符合无偿献血要求[3]。排除标准:(1)空腹;(2)24 h内饮酒;(3)严重睡眠不足、熬夜;(4)1周内服药、感冒、胃肠炎;(5)女性月经期前后3 d、妊娠期、哺乳期或流产后不足6个月。按献血时间先后顺序及是否实施精细化护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017年2-6月献血的8 369例献血者设为对照组,男4 592例,女3 777例;年龄18~60岁,平均(39.74±10.92)岁。2018年2-6月献血的8 497例献血者设为观察组,男4 604例,女3 893例;年龄18~60岁,平均(39.53±11.1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献血前指导献血者填写健康征询表,对献血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讲解无偿獻血相关知识,并了解献血者近期身体健康状况、用药情况及当天饮食、饮酒、睡眠情况;献血过程中与献血者保持互动,关注面色、表情等一般情况,发现献血反应及时处理;献血后指导献血者按压针眼处并休息5~10 min后再离开,告知献血后注意事项如穿刺点敷料应保留4 h以上、多补充水分、当晚早些休息、24 h内不做剧烈运动、不进行高空作业,归途中如有不适就地休息并与献血热线联系等;献血后7个工作日通过短信平台将血液检测结果告知献血者。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采血过程实行更加细致、具体、人性化的护理措施。(1)献血点(屋、车)的装饰、灯光选用暖色基调,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营造舒适温馨的氛围。(2)采血护士着装整洁、面带微笑,仪表端庄、举止得体稳重,遵循服务礼仪,使用文明用语、语调、音量适中,技术操作娴熟,为献血者提供良好、安全的心理导向。(3)采血前为献血者提供一杯温开水或饮料,认真仔细选择清晰可见、粗大、充盈饱满、弹性好、较固定、不易滑动的静脉,选择合适的穿刺点。(4)献血过程中主动与献血者沟通交流,指导献血者抓握拳配合采血,观察血液流速,观察献血者表情、唇色、面色、肢端温度、是否有与气温不相适宜的出汗现象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止血液采集,采取相应处理措施。(5)采血完成拔出针头后,指导献血者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按压穿刺点[4]。使穿刺点位于中指或无名指压迫面内,同时伸直肘关节,大拇指轻扣在肘关节后方以适当的力度(以献血者感受到较大压力而不感觉疼痛为度)压迫5~10 min。(6)在告知献血后注意事项的同时,提醒献血者采血穿刺侧手臂2 h内不提重物。(7)献血后7个工作日内发送检测结果短信,在血液制品(主要指红细胞制品)发放到用血单位时再次短信告知献血者血液去向。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平均献血量、静脉穿刺一针率、一次捐献血液量、非标量采集率、献血服务满意度。(1)从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取采血总人次及采血总量,计算平均献血量、一次捐献400 ml率及一次捐献300 ml率、非标量采集率;(2)根据血液采集时静脉穿刺操作情况收集、计算静脉穿刺一针率;(3)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献血者的满意度,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资料、献血环境、献血服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总体评价、意见建议等6个方面12小题。总评分为100分,分为不满意、满意及非常满意,分别为<70分,70~90分及>9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Excel和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献血量比较
观察组平均献血量为(338.70±66.10)ml,高于对照组的(317.19±77.3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捐献300、400 ml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静脉穿刺一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标量采集率较对照组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献血服务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精细护理是技术精细化和服务人性化的结合[5]。具体到献血护理工作中,就是以献血者为中心,加强护理服务意识,关注献血者献血全过程的生理、心理需求,将“精”和“细”体现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提升献血者满意度[6-7]。本研究中,将精细化护理运用到献血护理全过程,献血点暖色调的装饰,有别于医院的白色氛围,可以为献血者提供温暖的正性暗示;护理人员操作熟练,献血者可以通过观察采血人员熟练的工作流程得到心理暗示,从而减轻心理压力,降低对静脉穿刺的恐惧感,提升献血的良好体验[8];在沟通交流中结合献血相关宣传资料或图片等,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进行科学专业的解释,可以增加献血者的心理安全感[9]。精细护理注重各个护理细节的优化,在献血的“量”与“质”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效果。(1)从“量”的方面看,观察组一次捐献400 ml率、一次捐献300 ml率较对照组分别高8.77%、3.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献血量也从(317.19±77.33)ml提高到(338.70±66.1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精细化护理效果明显。(2)从献血护理“质”的方面来看,观察组静脉穿刺一针率为99.11%,较对照组的98.49%明显提高。非标量血液是指因各种原因,献血者实际血液采集量没有达到献血者自身预期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提示的400、300、200 ml标准献血量。献血护理的质量表现在护理工作的每个细节中,体现在护士的每个具体的操作中[1]。非标量血液的采集与采血护士的静脉穿刺技能、采集前静脉的选择、采血过程中的人文关怀等具体的、细节性的操作有较大关系,非标量血液的采集率可以反映出献血护理质量的高低。本研究中,观察组非标量血液采集率为0.67%,较对照组的0.69%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今后仍要加强对护士采血技能的培训,特别要加强对静脉选择这一环节的重视[10]。(3)满意度是评价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服务品质的有效手段,一直被医疗临床单位当作一项重要指标[11]。本研究中,从献血服务满意度调查情况看,观察组总满意度(97.29%)较对照组(95.10%)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精细化护理对改善献血者对献血过程中护理的体验、提高献血者满意度是有效的。献血服务满意度的提升有利于稳定献血者队伍、扩大固定献血者群体。根据WHO公布的数据,发展1个新的献血者,采供血机构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比保留1个老献血者要高6倍以上[12]。献血者队伍稳定,特别是固定献血者群体的壮大,有利于降低血站的运营成本。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在献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提升无偿献血者血液采集的质与量均有较明显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秋菊.无偿献血护理质量管理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5):497-499.
[2]陈艳艳.我国精细化护理实践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9,17(10):1182-118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467-201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4]柏则蓉,王小芹,宋海彬.无偿机采献血者皮下瘀血原因分析与护理[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3):178-179.
[5]张晓华.精细护理在减少急诊护理纠纷中的重要性[J].医学美学美容,2015,24(4):540-541.
[6]潘龙芳,段均,张祖莉,等.精细化管理在预防PICC导管堵塞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8,43(2):293-296.
[7]王新娟,郭杰,田素斋.精细化护理预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5):594-597.
[8]李云国.探讨血站采血护理人员与青年献血者沟通技巧[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260-262.
[9]伍华东,庄立,郭德华,等.元认知心理干预模型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4):367-369.
[10] Ghosh K,SenDasgupta C,Mahapatra S.Our experience of intra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valve surgery[J].Indian Journal of Thoracic & Cardiovascular Surgery,2015,31(2):133-140.
[11]陳素珍.人文关怀对献血护理质量的影响[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7,19(5):521-524.
[12]王永均,肖康康,李剑波,等.大理州初次与重复献血人群献血情况统计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12):1387-1388.
(收稿日期:2019-08-12) (本文编辑:李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743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