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及预后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观察分析其消除不良情绪及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主要为该院所抽取的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2018年10月—2019年5月为研究时间,并且通过随机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为45例。研究期间为两组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工作,最后对心理护理干预效果以及常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护理效果存在差异,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研究组的护理干预有效率高达95.56%,而对照组仅为71.11%,该数据证实了,研究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最终发现,研究组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起到极为显著的身心状态缓解效果,能够将患者的病情實时地进行观察,应该大力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及预后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2(b)-0060-02
  糖尿病目前属于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发病人群正在迅速增长,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致使糖代谢紊乱而产生的病症。需要患者长期进行治疗,而老年人由于长期受到糖尿病的病症影响,时常出现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老年人糖尿病的康复。由此可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工作十分重要,是帮助患者康复,防止多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因素,具有极为显著的临床意义,现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5月间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收集的90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45例作为对照组,选择45例作为研究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参加该次研究,所有的患者分为两组后,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的基线期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糖尿病诊断;②让患者充分了解该次研究,患者表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②患者表示拒绝参加该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人员为其提供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主要内容如下: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糖尿病的引发原因,以及病症、治疗方案等内容,促使糖尿病患者能够对该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并向患者提供用药指导,为其对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介绍,促使糖尿病患者能够配合用药、合理用药。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向患者介绍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护理措施,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②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首先要与患者进行心对心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饮食喜好,侧面向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与患者家属共同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慢慢地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要向患者讲解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还会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故而提升患者的配合度,保证饮食的科学合理性,同时要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不可进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让患者多多进食粗粮以及新鲜蔬菜,从饮食上保证身体健康。③心理疏导。受到糖尿病疾病的影响,由于该疾病尚无根治办法,故而患者内心会出现极度担忧疾病预后、治疗费用,导致负面情绪产生,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发展成为心理疾病,针对此,护理人员应运用所学,及时地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加强对患者的沟通,让患者家属多多给予情感支持,双管齐下,共同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当患者的身体出现不适时,护理人员应保持冷静,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感到安心,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度。
  1.3  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护理效果,心理状况以%进行计算,护理效果则参考(FMA)评分,护理效果的评判标准分为好、较好、一般、差等4个标准,护理效果=好+较好+一般。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当对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后,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要比对照组高,不良情绪及预后得到有效舒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研究数据表明,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护理效果存在差异,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研究组的护理干预有效率高达95.56%,而对照组仅为71.11%,该数据证实了,研究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发生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不断变化,加之老年人口的总数不断增多,患有老年糖尿病的人数也不断增多,现如今,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是现如今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心理护理相对于传统护理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措施,该护理重在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干预,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而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让患者能够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最终达到促进疾病好转的目的。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在患病后,患者面对疾病存在焦虑、沮丧等情绪,加之糖尿病的治疗周期相对较长,患者家庭承受的压力较大,护理人员通过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地干预,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达到提升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目的,让患者始终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正视未来,对患者的疾病预后有积极作用。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同时伴有糖尿病,不仅对其日常生活有影响,也大大增加了发生其他类型疾病的风险,不利于身心健康。针对此,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心态变化,及时地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虽然传统的护理措施能够一定地改善患者的病情,但是相对而言,心理护理能够全面地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调节患者的情志、改善预后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程序护理模式,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对患者的身心状态进行实时地观察,从而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情绪进行控制,并且提升其康复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有芬.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1):163-164.
  [2]  沈秀虹.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病人心理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8):53.
  [3]  徐芳.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2):157,189.
  [4]  杨青.心理护理、社会支持联合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价值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5):148-149.
  (收稿日期:2019-1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423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