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三踝骨折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中医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三踝骨折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来治疗,对照组采用复位加石膏外固定的西医治疗。结果 在治愈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在症状缓解方面,治疗后8周内两组有显著的差异,治疗24周后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中医正骨手法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关键词】三踝骨折;中医正骨手法;中医
三踝骨折是比较常见的踝关节损伤,其会严重影响踝关节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经过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牵引侧扳,背伸跖屈”的中医正骨在治疗三踝骨折上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对20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在1998年2月―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研究组中男44例,女56例,年龄25―63岁,平均40 .2岁。对照组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27―64岁,平均39.6岁。按照中医分类法,200例患者中有内翻型52例,外翻型70例,外旋型78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采用中医正骨的治疗手法,总体上包括根骨牵引和正骨,并采用小夹板进行外固定,具体方法如下:(1)根骨牵引:连续2―3天采用4kg的重量对根骨进行牵引,肿胀有所减轻后就进行手法复位。(2)根据内翻、外翻、外旋等不同的移位,按照“牵引侧扳或者侧旋,背伸跖屈”的独特中医正骨手法进行复位。
对于外翻型患者,不需要麻醉。牵引方法同上,纠正内踝骨折和外踝骨折与内翻型相反,分别需要推挤外踝向内和内翻踝关节。极度背伸踝关节来纠正后踝骨折,接着捋筋。最后摸踝部骨折部位是否光滑平整。【1】。
(3)行功能位,用夹板外固定超踝关节。选用塑形夹板5块、压垫3块来外固定踝关节。(4)开始治疗后的两周内继续行跟骨牵引,并且在牵引的过程中活动踝关节的功能。(5)行牵引两周后拆除,用夹板外固定六周,然后继续行踝关节的功能活动。(6)6周后可以拆除固定夹板,进行部分负重行走训练。
1.2.2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并且通过石膏进行外固定的西医方法来进行治疗。患者入院1周后就进行手术治疗。首先进行解剖复位并固定。对照组所有的患者术后都用前后石膏托固定,4周后解除石膏并进行踝关节活动,术后第8周部分负重行走。
1.3疗效标准
1.3.1评分标准按照Baird踝关节的评分标准来进行评分,在开始治疗后的第2天、第2周、第4周、第8周和第24周观察患者症状,并进行相关项目的评分。
1.3.2评定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好转、未愈。200例患者在开始治疗后第8周时进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2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评分比较
表一 两组得分情况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评定比较
表二 两组评定情况
3讨论
3.1中医正骨手法的机理踝关节是人体及其重要的承重关节,是负重最大的屈戊关节。三踝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应求解剖复位整复【2】。对位不良会使踝穴的形态发生变化,在其中的位置距骨没有恢复,导致关节不稳定,负重时感觉剧烈疼痛,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创伤性关节炎。
在骨折的初期会存在一种自然的回复力,因为骨折移位后,周围软组织有牵拉,所以有将移位骨折端拉回复位的回复力【3】。在初期进行手法复位,消除回复路径的障碍,用较小的力就能骨折端拉回到正常的部位。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三踝骨折就是利用这个机理。
3.2中医正骨手法的手法要领三踝骨折虽然有内踝骨折、外踝骨折、后踝骨折等几种类型,但各个部件之间相互有联系。在整体性“牵引侧扳或者侧旋,背伸跖屈”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把上面五个部件简化一种单一的旋转或者移位的骨折【4】。在行手法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牵引要有力、持久,这样让骨折端在牵引的作用下有效分离。在纠正外翻、外旋、内翻的过程中,要运用侧旋或者侧扳的手法,一次到位。在进行跖屈、背伸手法的过程中,需要极度背伸踝关节,使后踝在关节囊的牵拉作用下复位。
对于三踝骨折患者,中医正骨法可以促进患者肿胀消退和骨痂的生长外,减轻其疼痛感,避免僵硬、关节粘连、僵硬,同时还可以修复相对不平的关节面,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世昌, 宋飒, 沈龙祥, 等. 腓骨远端干骺端钢板固定外踝和后踝治疗三踝骨折[J]. 实用骨科杂志, 2011(10):891-894.
[2]于晓辉, 方庆山, 姬洪全. 经腓骨入路显露后踝治疗三踝骨折[J]. 中国骨伤, 2009(02):138-139.
[3]费红良, 董根荣, 石盛生, 等. 三踝骨折合并踝关节脱位的综合术式评价[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06):155-156.
[4]陆维举, 李斌, 郭亭, 等. 三踝骨折伴踝关节半脱位的治疗[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2(03):243-2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68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