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回顾性观察研究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以及不同突出节段之间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性,旨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中医综合保守治疗的适应症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临床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1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科治疗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分别为L4/5椎间盘突出组、L5/S1椎间盘突出组和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组。三组患者均给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B两组优良率显著优于C组,A、B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不大。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确,但以单节段L4/5或L5/S1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而对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差。
【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1],常见于20-50岁患者,男女之比约为4-6:1,为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非手术治疗可使80%-90%的患者症状缓解[3],而本病非手术治疗方法较多[4],单一的治疗方法其临床效果均欠佳。本文对我院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中医综合保守治疗的适应症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临床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自2006年1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科治疗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分别为L4/5椎间盘突出组、L5/S1椎间盘突出组和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组。A组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20--66岁,平均52.5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5年;B组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19--61岁,平均45.7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4年;C组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20--78岁,平均53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4年。全部患者均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典型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其表现呈棘突与椎旁的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下肢皮肤的感觉异常,踝反射的减弱等。上述患者在性别与年龄以及病程上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卧硬板床休息直到症状明显缓解。(2)采用电脑多功能牵引床进行腰椎间歇牵引,患者屈髋屈膝仰卧位牵引带骨盆牵引,牵引力为20~50kg,牵引时间为3~5分钟,松弛1~2分钟,总计时间20分钟,每日1次,1周为1疗程,牵引力具体重量依据病人耐受能力而定,一般不超过患者体重的110%。(3)给予推拿手法治疗。揉按法:用揉法、拿法按摩患侧腰部肌肉,再点揉环跳、殷委中、承山、昆仑等穴,最后重点揉按突出间隙椎旁压痛点部位。手法治疗每周一、三、五各1次,每次治疗时间20~30分钟。(4)给予外用骨友灵擦剂中药离子导入20分钟每天一次、超声药物透入20分钟每天一次、腰部红外线照射20分钟每天一次。(5)中药内服:腰椎间盘突出症专方“消髓化核汤”:生黄芪20g,防己10g,当归10g,川芎15g,白术10g,地龙10g,水蛭6g,威灵仙10g,木瓜10g,白芥子6g。(6)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卧位直腿抬高、抱膝滚床、“拱桥式”锻炼[5]、“飞燕式”锻炼、站立两手叉腰后仰挺腰锻炼等。上述综合保守治疗方法连续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针对下腰痛疾患制定的疗效评分标准(JOA评分)[6]对治疗前后的腰椎功能状态进行评价。
1.4 疗效判定标准(1)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开始前对患者进行J0A评分,3周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J0A评分,计算功能改善率(RR)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功能改善率(recover rate,RR)RR=(治疗后JOA评分-治疗前JOA评分)/(29-治疗前JOA评分)×100%。(2)治疗效果:优:改善率(RR)≥75%,良:50%≤RR<75%,中:25%≤RR<50%,差:RR<25%或治疗后症状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 17.0(产品与服务的统计学解决方案)软件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及处理,以X2检验应用于计数资料,将P<0.05作为其差异标准。
2 结果
三组120例病人经过3周中医综合保守治疗,各组疗效见表1
表1 三组病人治疗3周后临床疗效比较(n)
由表1可以看出,A组优26例,良11例,优良率为92.5%;B组优25例,良13例,优良率为95.0%;C组优6例,良18例,优良率为60.0%。对3组资料进行Kruskal-Wallis H检验后,得出P<0.05,认为3组在总体治疗疗效上有差别。再应用Nemenyi检验对3组资料进行两两比较后,得出(1)χ21,2=1.26,P1,2>0.05,可认为A、B两组在疗效上无显著差别;(2)χ21,3=9.17,P1,3<0.01,可认为A、C两组在疗效上有显著差别,A组疗效好于C组;(3)χ22,3=12.20,P2,3<0.01,可认为B、C组在疗效上有显著差别,B组疗效好于C组。
3讨论
3.1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基于腰椎间盘退变出现纤维环的破裂,以及髓核突出,进而产生大量炎性渗出,并刺激神经末梢,同时突出部位还可直接压迫患者神经根以及硬膜囊,出现疼痛与麻木以及功能障碍。除此之外,本身的退行性变,同外因(比如外伤及慢性劳损)促使其功能单元发生结构改变,所以对本病治疗需恢复患者腰椎内外的力学平衡,并调整组织间的关系,从而解除对其神经根产生的压迫,使神经根瘀血及缺血状态减轻,以便促进炎症及时吸收消散,最终阻断其炎症介质对于神经根产生继发性的损害。
3.2 卧床休息及正确卧床体位可使腰椎间盘失去重力的影响,局部的微循环得以改善,并使紧张的肌肉、韧带、关节囊松弛,从而改善局部充血,减轻水肿,进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缓解疼痛,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牵引(traction)作用机制是增大椎间隙、增加髓核内的负压回吸力及后纵韧带对突出髓核产生的回压作用、纠正后关节位移、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空间位置关系,促进炎症消退、有利于损伤的软组织修复,解除肌肉痉挛、切断疼痛的恶性循环。推拿手法治疗是一种常见的非手术疗法,也是我国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色有效方法之一,其疗效显著、简便、经济。中西医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神经根无菌性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阻止炎症介质对组织的进一步侵害,并降低神经根的敏感性。
3.3从L4/5突出组与L5/S1突出组临床资料统计数据上来看,χ21,2=1.26,P1,2>0.05,可认为A、B两组在疗效上无显著差别,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2.5%及95.0%,说明综合保守治疗对单一节段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性症状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绝大多数病人经过3周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从多节段突出组分别与L4/5突出组及L5/S1突出组相比较统计数据的结果来看,A、B两组疗效均优于C组。多节段突出组达优者仅为6例,治疗优良率为60.0%,低于单一节段突出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常病情复杂,临床上往往同时混杂出现多条神经根受压所表现出的肌力、腱反射及皮肤感觉等改变的症状,且常并发腰椎管狭窄症,出现间歇性跛行等腰椎管狭窄症状,治疗疗程较长,需要3周以上的治疗往往方能获得满意疗效,且临床上易出现病情好转后又反复加重的情况,治疗较困难。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等.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75
[2] 许军花,林丽萍,王建勋等.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单病种中医专科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3):146-147
[3] 鲁玉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00-306
[4] 王力平,黄承军.试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外治疗法中的辨证论治和整体观[J].中医杂志,2011,52(4):288-291.
[5] 郁文英.牵引推拿加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痛杂志,2005,26(2):156
[6] Toyone T,Takahashi K,Kitahara H,et al.Visualisation of symptomatic nerve roots.Prospective study of contrastenhanced MRI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J Bone Joint Surg Br,1993,75(4):529-5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68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