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干预对于治疗慢性创面效果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2-0422-01
【摘要】目的: 针对慢性创面难愈合、治疗效果差的情况采取改良后系统换药措施,方法:对 2011年1―9月48例慢性创面采取改良后换药方法,与2009年同期使用传统换药方法对创面愈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论:改良后换药方法明显提高慢性创面愈合率,缩短换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改良后换药方法 有效减压 健康教育
近10多年来,对创面愈合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飞速的进展,传统的干性、开放换药已被湿性愈合理念取代,各类湿性创面治疗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但迄今为止,临床对于一些难治或称慢性的创面如压疮(最多见)、各类溃疡(下肢静脉溃疡、糖尿病溃疡)等往往久治不愈,且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预防手段,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增加护理难度。通过疆外进修学习,我院近两年对部分慢性创面(压疮、糖尿病足)采取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换药方案及对病人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等系统干预,明显加快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增加患者舒适度,现报到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我院2011年1―9月各病区上报的二期以上压疮创面患者共计48例,男33例,女15例,年龄15―91岁,平均年龄(55±2.3)岁;糖尿病足3例,男1例,女2例,年龄55―72岁。Braden压疮评分6―12分(均为压疮高危患者),采用改良后换药方法,创面均好转或痊愈。
1.2 方法:
1.2.1系统评估: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运用Braden压疮评分量表进行评估[1],对创面情况分析:一期压疮创面不做为研究对象(因创面无破溃、水泡,常规采取减压、氧吹、外敷赛肤润或安普贴敷料即可转归);二期以上创面病例建立慢性创面治疗登记表,包括姓名、年龄、体重、血糖值、诊断、压疮部位大小性状、换药时间、方法、帖敷材料、每次换药疗效观察、创面愈合转归情况等;创面大于3*3厘米以上病例及时上报护理部质控人员,质控人员必须到病人床前检查、指导、协助科室制定个性化换药方案并定期采集图片(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进行前后对比[2]。
1.2.2 改良后换药方法
1.2.2.1 二期压疮(创面小于3*3厘米、创面新鲜或水泡未破溃)处理方案:创面边缘5厘米范围使用0.1%黏膜碘溶液消毒→创面局部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氧吹15分钟促使创面干燥、红润→安普贴薄膜覆盖创面(超出创面边缘1―2厘米)→透明胶带封边→2―4天更换1次(如敷料边缘渗漏随时更换敷贴)。
1.2.2.2 二期以上压疮(创面大于3*3厘米或中心有凹陷、创面有黄白色坏死组织或呈紫黑色,有时伴有黑痂)处理方案:
方案1:创面边缘5厘米范围使用0.1%黏膜碘溶液消毒→创面局部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清创:使用3%双氧水清洗坏死组织,病人能耐受时使用无菌剪或镊机械清除坏死组织后生理盐水再次清洗创面→氧吹15分钟促使创面干燥、部分转红润→水凝胶或藻酸盐敷料填塞创面→渗液吸收贴或安普贴覆盖,透明胶带封边→1―2天更换1次(如敷料边缘渗漏随时更换)。
方案2:创面边缘5厘米范围使用0.1%黏膜碘溶液消毒→创面局部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清创:病人能耐受时使用无菌剪或镊机械清除坏死组织后生理盐水再次清洗创面→氧吹15分钟促使创面干燥、部分转红润→使用普济褥疮膏涂在无菌纱布块上约2毫米厚,帖敷于创面上,如创面有窦道或中央凹陷大于1厘米以上时可使用普济化腐生肌油纱条填塞后外敷普济褥疮膏纱布→干纱覆盖,胶带固定→每天换药1次。
方案3:创面有黑痂时,应先溶痂(清洗创面后可使用水凝胶覆盖溶痂或无菌油纱覆盖自溶等方法),然后采取方案1或方案2进行换药。
1.2.3 有效减压与健康教育:
1.2.3.1 制定并落实有效减压护理措施:建立床旁翻身卡,病情允许翻身的患者,协助患者或家属每1―2小时翻身1次并保持有效体位;不可翻身的患者提供气垫床或小米枕垫于身下;骨突处垫水囊或软枕,有条件时使用减压贴;每1―2小时将患者平移抬高1次防止患者下滑;创面勿受压;保持肢体功能位,维持关节活动与肌肉张力,防止废用性萎缩;交接班时检查病人全身皮肤及创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3.2 健康教育:慢性创面患者多为高龄、截瘫、卧床、消瘦、低蛋白合并有心脑肺或多脏器功能减退,机体抵抗力低下、组织愈合能力差,仅靠换药无法满足创面愈合需求,合理的营养支持与健康教育必不可少。因此,要与患者家属加强沟通,取得配合:制定饮食计划,为患者补充高维生素、优质蛋白饮食,教会家属正确的翻身、体位摆放与功能锻炼方法等,方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
2 结果
2.1 收集2009年1―9月慢性创面40例使用传统换药方法(常规消毒创面后无菌油纱覆盖、干纱固定,创面可外涂抗生素、高渗糖或金因肽),与2011年1―9月进行系统干预并采取改良后换药方法48例进行效果比较如下表(好转例数均为患者出院或死亡):
表1 传统换药方法创面治疗情况统计表
表1 系统干预后创面治疗情况统计表
2.2 比较结果显示:系统干预及采取改良后换药方法在换药频次、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愈合率提高19%―25%,而且减轻患者疼痛感、减少护士工作量,敷料固定牢固方便患者更换体位。
3 体会
3.1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有序的生物学过程,各个阶段都受到生长因子的调节,体现出高度的有序性、完整性、网络性。改良后的系统换药模式针对患者全身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从创面评估、随时调整换药方法、有效减压、健康教育四个方面入手,确保创面治疗的规范、科学[3],能有效提高疗效、减少换药次数、节省护理人力成本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3.2 氧疗法是利用纯氧抑制创面厌氧菌的生长,提高创面组织中氧的供应量,改善局部组织代谢;氧气流吹干疮面后,形成薄痂,利于愈合。氧疗不仅对二、三期患者有效,对一期压疮效果更明显,氧流量为5~6L/min,每次15min,一次氧疗(15分钟)后软组织发红现象即明显减退,这种方法既有效又经济,易于推广。
3.3 创面使用消毒剂会影响肉芽组织生长,最高效的清洗液是温和的生理盐水;少量的伤口渗出液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频繁的去除伤口渗出液是不必要和有害的。
3.4 创面是否使用抗生素,目前争议较多,一些说法认为局部用抗生素对成纤维细胞有毒性作用且延迟愈合,同时会导致菌群失调;也有研究表明,如霉菌、结核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等特殊感染创面局部用药可减少全身用药对脏器的毒性作用并加强局部抗感染能力。建议感染创面可以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间断使用敏感抗生素外敷。
3.5 改良后换药方法所使用的湿性愈合材料存在单价较高、均是自费的缺点,在临床推广有一定难度,但从平均住院总费用、换药费用比较,与传统换药方法并无显著差异[4]而且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进一步推广并需要取得患者理解配合。
3.6 系统干预换药方法并非绝对采取湿性愈合理论,而是针对创面不同阶段(尤其是深层损伤创面)与患者经济情况,采取开放式换药(如普济褥疮膏使用)与密闭式湿性换药相结合的方法,更加有利促进创面愈合。
参考文献
[1] 杨丛萍,杨晓平,李满平等。胸外科预防压疮管理流程应用及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1(8):603-604.
[2] 韦兰春,廖婵娟,黄凤枝等。压疮管理小组在压疮护理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 10(11):815-816.
[3] 蒋琪霞,李晓华,刘云等。伤口护理专科培训方法及其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8):732-734.
[4] 李卡,杨婕,张丽娜等。新型造口伤口治疗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474-475.
作者单位:833600 新疆独山子石化医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47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