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都发上了更本的改变,从重视疾病到重视整体身心护理,心理护理已经逐渐被临床护理工作者所重视,显现出了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心理护理就是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处理患者的心理反应,并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作出调整更好的完成护理工作。
[关键词]心理护理;患者需求
1 患者心理需求
人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及陌生的环境都会产生患者特殊的心理需求。
1.1安全需要:患者住院治疗后进人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对在医疗活动中不同检查、治疗、用药的可选择性会感到茫然。由于患者未受过相关的医学知识教育,在医疗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害性,相关费用的不确定性会都产生焦虑情绪。因此患者住院期间对于各种检查、治疗,既寄予希望又充满担忧。
1.2爱与归属的需要:患者住院后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在由医务人员、病友共同组成的新群体里,渴望能与病友沟通,相互之间关系融洽。患者住院期间想家,想孩子,如能得到家人、朋友的关爱与照顾则有利于患者产生积极情绪。
1.3尊重的需要:患者往往因丧失部分能力,处于被动地位,更增加了对自尊的需要和渴望被人尊敬。患者可能通过与医务人员亲切的感情交流而使自己受到重视,也希望得到关照。有一定地位的患者可能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自己的社会身份,希望能得到认可。如果患者
感到自己在医务人员心目中没有得到重视往往会产生伤感,从而降低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战胜疾病的勇气。
1.4自我实现的需要:患者住院后疾病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但也会担心因此而耽误工作和学习。
2 措施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态度、表情和姿势等,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具体说:(1)协助患者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帮助患者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患者之间的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2)解除患者对疾病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尽可能为患者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2.1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创造良好舒适的诊疗、治疗环境比如: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简捷的就诊流程,热情、礼貌的工作人员。让患者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有条不紊的顺利完成各个就诊程序,有利于消除患者的顾虑。对需住院的患者,提供安全、安静、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方便的生活起居,和谐的人际关系等都可消除患者在治疗中的心理紧张情绪,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
2.2语言行为交往的心理护理:与患者接触中,护理人员应热情友好,诚恳礼貌,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积极作用,帮助患者减轻和消除消极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医疗活动中护理人员应多巡视病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变化多与患者交流,注重患者主诉,做到有效沟通。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给予患者心理上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2.3个体化差异护理:在治疗前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对不同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的患者,不同性格、文化、身份、需求的患者在沟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区分,尊重和满足患者的正常需求,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2.4住院期间开展疾病相关知识讲课,鼓励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提高双方对疾病的认识,并且达成共识。在家属的陪伴与支持下,既增强了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又解除了治疗过程中的顾虑,有利于患者疾病康复。
护理心理学与临床整体护理工作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是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医学心理学原理,解决医患之间,特别是患者的心理问题进一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并最大可能的为患者创造有利于治疗或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战胜疾病,尽早康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78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