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效应与非遗的活态传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静
【摘要】 本文以国家级非遗项目“福州茶亭十番音乐”的“品牌效应”打造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这个兼顾现实性与建设性的独特非遗传承个案的意义观察与思考,探讨了以“品牌效应”的切实打造、推进非遗的当代文化创造参与、促进非遗的被动保护向活态传承转换的可行性问题,提出并论证了具有当代再生性的活态传承才是更富效益、更具可持续性的非遗保护方略的观点。
【关键词】 茶亭十番;非遗保护;品牌效应;活态传承
[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被提上工作日程。进入21世纪,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質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8)等相关法规及政策文件。这些法规文件不仅给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还给出了明确的工作方针与方向。对于基层非遗工作者来说,我们认为,除了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政策工具,还应该在加深非遗保护目的意义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认真思考、努力探索更加有效、更具实践意义与建设意义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方法路径。本文就是笔者基于对“品牌效应”之于福州茶亭十番音乐传承发展的积极意义的观察与思考,来尝试探讨通过“品牌效应”的切实打造、推进非遗的当代文化创造参与、促进非遗的被动保护向活态传承转换的可行性问题。本文以为,活态的或者说当代再生性的传承乃是更富效益、更具可持续性的非遗保护方略。
2005年,“福州茶亭十番音乐”获批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福州主要的地方音乐,福州茶亭十番最早是由盛行于福州的龙灯舞中的打击乐发展而来的。福州茶亭十番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发展史,现保存有50首的曲牌,突出的有五大牌,即《东欧令》《西江月》《南进宫》《北云傲》《月中桂》(俗称“东西南北中”),此外还有《万年欢》《秦月楼》《一枝花》等也受广大群众喜爱。从音乐内容来看,它主要是吸收了福州民间小调、地方戏唱腔及岭南音乐元素的南方旋律与具有中原味的粗狂打击乐的糅合,故而在整体音乐风格上呈现出既有和谐平衡、优雅抒情的中和之美,又有跌宕起伏、对比强烈的粗犷之美。它是中原文化南渐的“活化石”,是南北文化融合的历史遗存,更是福州地域文化的特色传统与宝贵遗产,也是理解福州人精神气质历史形成的一个有效窗口。作为承传福州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很高的人文研究价值与遗产保护价值。
一、福州茶亭十番音乐传承发展中的品牌效应打造及其积极意义
自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以来,福州市台江区有关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品牌效应打造为着力点,积极推动茶亭十番音乐的传承保护与当代发展。首先是面向文化界的品牌效应打造。这方面的努力主要体现在文献整理出版与学术研究的推进上。比如,为了从遗产的角度留存茶亭十番音乐的文献资料,台江区有关部门专门聘请专家,通过民间走访和采风记录,先后整理出版了台江区文化旅游系列丛书《福州茶亭十番音乐》和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丛书《福州茶亭十番音乐》、录制了《福州茶亭十番音乐》专辑(专辑共收录13首极具代表性的十番曲牌),等等,这些文献的整理出版,大大提高了茶亭十番音乐的知名度,产生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此外,为了促进茶亭十番音乐传承保护的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发展,台江区政府整合台江区文化馆和台江区非遗保护中心场地和人才资源,并于2016年成立了福州茶亭十番音乐研究会,研究会现有成员一百余人,人员构成包括专业院校教授、省市知名专家、民间艺人、基层文化工作者等,专职保护机构的设立和强大人才资源的整合为福州茶亭十番音乐的专业化传承与内行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基础,同时,通过不定期地召开福州茶亭十番音乐研讨会,以及通过发动更多社会学者参与关注茶亭十番音乐,不仅进一步收集到许多有价值的文献(迄今已收集相关文献上百篇),还切实地推进了省市文化界、学术界对茶亭十番音乐的关注、研究与了解。通过知网,我们了解到,不仅有十余篇专门研究茶亭十番音乐的学术文章发表,如马达《福州十番“丝竹锣鼓”的结构形式》(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施冰青《福州茶亭十番演奏特色初探》(载《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S1期)、陈萍《福州十番音乐的价值与意义》(载《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徐慧文《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茶亭十番音乐文化价值及传承》(载《长春大学学报》2014年第11期)、孟丰敏《“茶亭十番音乐”和“老天华”》(载《福建艺术》2017年第3期)等,甚至还有出现了以茶亭十番音乐为选题的硕士学位论文,如林修婷《福州十番音乐的价值研究》(2008年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论文)与施冰青《福州十番音乐调查与研究》(2010年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论文)等。能有这么多研究茶亭十番音乐的学术成果发表,一方面说明茶亭十番音乐有着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也说明茶亭十番音乐引起了较多的学术关注,当然也可以看做茶亭十番音乐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其次是面向社会的品牌效应打造。这方面的努力主要体现在设立传承基地与搭建推广平台上。比如,为了扩大茶亭十番音乐的受众面,更为了使茶亭十番音乐后继有人,台江区非遗工作部门积极跟教育及其它部门洽谈沟通,先后在区第四中心小学、区第三中心小学、福州市老年大学、福州市盲校、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等6家单位设立茶亭十番传承基地,培育对象囊括老中青少,年培育传承人达600余名。由于学校像一条“流动着”学生的“河”,年复一年,茶亭十番音乐通过这些学校,正日益作为一个“传统音乐”品牌为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所了解与熟悉。随着这一代一代的学生走向社会,茶亭十番音乐的社会知名度以及被社会所了解与熟悉的程度也就会持续提高,这就意味着它在社会面向上创造出了日益可观的品牌效应。此外,台江区非遗工作部门打造茶亭十番音乐品牌效应的又一重要举措就是,努力搭建良好的对外交流和宣传推广平台,首先是充分发挥台江区文化馆与台江区非遗保护中心场地和人员优势,通过举办茶亭十番音乐交流演出扩大其社会影响;同时,充分利用文化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积极宣传、普及茶亭十番音乐基本常识,向全社会推介茶亭十番音乐,以此助推茶亭十番音乐品牌效应的打造,从网上日渐提高的点击率来看,应该说取得了预期的品牌宣传效果。 历经十五年的保护传承、实践发展与研究推介,茶亭十番音乐不仅在福州台江生根发芽,成为台江“地标性”的文化名片;作为一个民族音乐品种,也越来越为传统文化界与音乐学术界所关注。这一良好状态的形成,应该说跟台江区非遗工作部门注重“茶亭十番音乐”品牌效应打造的工作思路密切相关。而且,这样的工作思路及成效在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层面都体现出了值得关注的积极意义。比如,在社会层面上,品牌效应直接带动了民众关注度与参与度的提高,扩大了社会影响面,传承保护国家级非遗项目——“茶亭十番音乐”的社会意义逐渐超出非遗传承本身,对台江区社会的内涵式发展和良好风气的养成都开始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由于茶亭十番音乐在马祖、台湾均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十番”的交流性展演也加强了两岸的文化互动,促進了两岸同胞的情感交流;在文化层面上,品牌效应有效扬举了茶亭十番音乐这一极具民族性、草根性、本土性的传统民间音乐在现代化环境中文化魅力,使该乐种中的独特地方乐器(逗管、狼串、云锣)和音乐形态进入更多人的审美视野,增进了人们对传统乐器与地方性音乐的认知,同时也增进了人们对台江区传统文化以及福州风土人情的认知,尤其可喜的是,旨在打造品牌效益的传承基地的开设、排练演出的举行、学术研讨的举办,在当地营造了很好的学习传统音乐的文化氛围;在经济层面上,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对外交流演出的场次也随之增加,现有的传承团体经济收入较之以往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人们对十番音乐的传承不再局限于“兴趣传承”,改善的经济效益也成了提高艺人传承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还有,随着茶亭十番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传统的十番乐器也跟着“火”了一把,一些民间乐器制作技艺老铺看到了商机,卯足劲在改良、创新十番乐器上狠下功夫,进一步推动传统乐器制作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乐器产业发展势头等等。
从这些由品牌效应所带来的社会、文化、经济等诸方面的积极意义中,我们看到了茶亭十番音乐的当代传承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全面互动。可以说,目前的茶亭十番音乐的艺术实践跟当代其它文艺样式的创作生产一样,是当代福州台江人民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它不仅是一种仪式音乐存在,还是人们的一种审美选择。在这个意义上,茶亭十番音乐应该说仍然很好地“活”在当代,或者说成功实现了“活态”传承。作为一个体现出诸多积极意义的成功案例,茶亭十番音乐的传承保护实践有力地证明了,通过品牌效应的积极打造、促成非遗“活态”保护与传承的现实可行性。
二、推进非遗的当代文化创造参与,实现非遗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章建刚研究员对包括非遗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活态”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必要性问题有过深刻的阐述:“说到底,文化的实质在于创造性。连续不断的创造与发现、表达与交流、认同与解释是其活的生命。因而对传统文化单纯的保护是不够的。在保护传统文化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揭示其中蕴藏着的创造性基因,要让隐藏在传统文化或文化传统中的真理因素充分释放出来,使传统文化继续并持续表现为有可辨识性的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现代形态。的确有必要让传统文化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1]茶亭十番音乐的当代保护与传承及其品牌效应的打造,完全就是这一活态保护与传承思想的实践。
除了面向文化界与面向社会的品牌效应打造促成了与当代社会交融互动的“活态”保护,茶亭十番音乐还通过面向当代的文化创造参与,实现了具有发展内涵的“活态”传承。比如,有关部门不仅为确保茶亭十番的本真传承,加大传承保护力度(如通过制定《台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保护机制》,以及每年定期拨付专款用于项目与传承人的补助,以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等),还积极开展茶亭十番传统曲牌的当代改编、创编工作,如陈泽明创作改编的十番音乐《闽江龙舟》荣获福建省第10届音乐舞蹈节三等奖、葛清创作的十番音乐《酒歌》荣获福建省第11届音乐舞蹈节银奖,等等。这些揉进了现代审美思维的茶亭十番音乐的现代改编、创作与演出,不仅留存了茶亭十番音乐的精髓,还激活了蕴藏在茶亭十番传统曲牌中的创造性基因,使其切实地成为了一种兼具当代审美趣味的传统地方音乐形式,在严格的意义上体现出了一种返本开新的当代文化创造,是一种兼顾茶亭十番的传统真髓留存与当代创新发展的“活态”传承。这样的活态传承,由于在艺术本体上引入了现代审美因素,乐于为当代人所接受与宣扬,因此,实际上也是面向当代受众打造品牌效应的一个重要而极具成效的举措。这一举措,我们认为对于其他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具有普遍的参考与借鉴意义。因为这一举措不仅给出了一个“活态”保护与传承非遗项目的可行性实例,而且给出了一个可以让非遗项目持续“活”下去的经验,这就是,在保全非遗真髓的同时揉进时代性的审美趣味,这样,在一代又一代的非遗传承中,移易的就只会是时代性内容,留存的永远是具有传承价值的非遗的传统精髓,而且这些传统精髓因为新时代内容的糅合,又总是活在每一个时代中。只有众多的传统文化都富有生命力与独特魅力地“活”在当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才能说得到了真正的保护。当然,要实现这样的“活态”传承,除了品牌效应的打造,除了非遗的当代文化创造参与,政府部门的持续发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比如,如何通过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让非遗项目从狭小的地域中走出去,扩大传承发展范围、拓宽宣传渠道、加强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三、结语
任何一种文化创造都是一种社会存在,任何一种文化传承也都应该是一种社会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能是独立于社会发展之外的传承,那样会丧失文化作为社会存在的根本意义。在这个全球化、科技化、信息化、市场化日益发展的时代,要让非遗项目实现更广大意义上的社会性传承,就必须让它面向这“四化”、参与到当代社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而努力打造品牌效应,无疑是一个切实有效的“参与”方略。茶亭十番品牌效应的成功打造,更是充分证明了这一方略的现实可行性。我们希望并且相信,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经济日益繁荣的伟大新时代,随着越来越多沉淀着丰富历史信息、文化信息的非遗项目实现社会性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当代社会能够迎来生机勃勃、异彩纷呈的真正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章建刚.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文化——关于推动传统文化保护、创新和交流问题的思考[M]//章建刚.制度创新 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14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