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考核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传统的高职高专英语活动课程存在着学生活动目的不清楚,任务分配不合理;老师评价定标准难,考核方式不科学等问题。本文主要是通过建立角色、量化考核目标等方式来探讨高职高专英语活动课程如何进行形成性评价考核的思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活动课程;分角色量化;形成性评价
  一、高职高专英语活动课程的特点
  2000年10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中明确指出: “高职高专教育的英语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从这里可以看出,高职高专英语更关注于语言的实际运用与操作,更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大量的实践来达到锻炼和提高的目的。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在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中推行活动课程就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而现阶段我们的活动课程大部分照搬本科课程,没有照顾到高职高专学生基础差,听说能力弱的特点——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做、怎么才能做好,一次次的受到打击;老师也不知道如何去考核:學生水平有高有低,单个逐一考核,不能体现出课程合作和参与的目的;分组进行考核,每个组里又存在分工不匀——通常成绩比较好,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会承担绝大部分的工作,而另一部分能力较弱的同学要么分配到的任务比较轻松,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要么就是干脆袖手旁观,完全失去了兴趣。同时,活动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不能是“一杆子”式的,到了期末通过一次性的考试来评定整个学期的教学成果。活动课程的考核应该是形成性的,贯穿于整个学期的学习中——即整个学期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整个考核和评价形成的过程。
  从2012年开始,四川天一学院外文系在院领导的关怀和领导下开始对英语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方式进行探讨和实验。笔者作为少儿英语教育专业的负责人之一对少儿英语教育专业同学活动课程的评价考核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得到了一些结论和成果。在本文中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已经取得的成果展示和操作心得。
  二、形成性考核方式的特点和角色分配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需要形成性评价,高职高专英语活动课程更是需要形成性评价。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准确把握学生的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组织能力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在我院英语课程形成性考核方式思路中,我们的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量化目标,细化角色;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角色被赋予的任务来达到练习与考核的目的。”
  我们通过调研和总结,把整个活动需要的任务分配量化出三个主要的角色——组织者、参与者、评论者;并且给每一个角色制定了不同的任务和要求。课程中,学生在每次活动里需要扮演三个角色中的一个;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来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去,尽力去完成每个角色应该完成的任务并且同扮演其他角色的同学进行配合。而老师在整个活动计划中只起一个指导和最后总结的作用,把所有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自和权力尽可能的交给学生。
  每个角色的任务描述和锻炼目标如下:
  组织者(Organizer):组织者,顾名思义,是组织整个活动的领导者。作为一名组织者,需要制定本次活动的主题,做好策划,规定各个组员的任务并监督执行。并且在活动完成之后需要对本场活动做一个总结。组织者主要是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协作能力;组织者在制定活动主题以及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时能得到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外,大部分时间是他与自己选定的组员一起完成所有的事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的角色。
  参与者 (Participator):参与者是配合组织者参与到所有活动过程中的一个角色。帮助组织者构思活动的主题和计划,在活动准备阶段帮助组织者准备必要的活动道具,图片,制定规则;在活动过程中帮助组织者顺利的实施整个活动;在活动结束后帮助组织者总结互动的得失等。对于那些开始比较羞涩,或者不知道怎么去做的同学而言,扮演一个参与者是非常适合他们开始参与到全班互动中的一个开始。
  评论者 (Evaluator):评论者通常由对活动富有经验的同学来扮演。这个角色从一开始就监督整个活动的进行——从设想,到布置,到实施——所有的流程都在评论者的观察之下。评论者在活动进行完后,会对整个活动进行一个点评,这个点评主要包括整个活动是否符合前期策划的主题,整个活动流程进行是否科学合理,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等各种评价要点。评论者这个角色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考核都是非常有效的。
  三、活动课程的操作和考核方式
   整个活动课程就是在课程中把学生分配成小组,所有的同学担当各种角色,开展各种活动与评价中进行。在细化了角色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量化我们的目标。因为我们对每一个角色的任务都有很明确的要求,学生在分配到各自的角色之后,不会存在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作什么的情况。这样就从源头上理清了学生的思路,让他们能按照老师所希望的方式来进行练习,但是又有自己的创意和个性化的安排。
   而且,在活动最后,两个要求比较高的角色:组织者和评论者还要求他们需要各自出一个活动总结报告,这个报告是在活动进行中需要对活动过程不停地观察和思考才能得出的,这样使学生在组织和实施整个活动的时候精力和注意力要求更为严格,避免了活动流于形式,没有意义。而且对于学生的大局观和逻辑能力都是不小的要求。
  同时,我们也要求学生不能仅仅只扮演一个角色,要求三个角色都要轮流去扮演。这样的要求:一是照顾了学生水平的差异性——能力强的同学可以直接从扮演组织者和评论者开始活动,而能力较弱的同学则可以从扮演参与者入手;二是对活动积极性比较弱的同学或者能力比较弱的同学形成监督和督促,让他们不能在活动中袖手旁观或者仅仅满足于最基础的参与活动的最低要求。
   为了避免活动的拖沓或者无意义,我们也对活动的时间做了范围的规定。在每个学期中,每一位同学扮演三种角色的次数和做最后评价的时间都会有详细的记录,并且在每个人的表格上签名。
  组织者(Organizer):每位同学一学期至少担当一次。组织者需要组织一个不少于10分钟,不多于15分钟的一个英语活动。每次活动至少需要找到不少于五位的参与者(Participator)和不少于三位的评论者(Evaluator)。每次活动后组织者需要当场口头呈现一个总结报告,报告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不得多于5分钟。
  参与者(Participator):每位同学一学期至少与三位组织者(Organizer)合作,担当三次参与者的角色。在活动过后协助组织者(Organizer)呈现他的活动报告。
  评论者(Evaluator):每位同学一学期至少担任三位不同的组织者(Organizer)的评论者角色。在活动结束后,每一位评论者需要对组织者的活动做一个不少于5分钟,不多于8分钟的评论报告。
  活动完成后,评论者需要在组织者的活动表格上签名,证明你参加了此组织者的活动。
  四、结语
  活动课程的难在于学生没目标,老师没标准。如何量化考核体系,做出形成性评价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目标。本论文就量化与形成性评价做出了一些小小的设想,通过实践证明,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老师的评价与考核标准与结论也日趋科学合理。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高专英语类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以四川天一学院为例》的阶段性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627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