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新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机制优化问题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已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伴随着我国与国际合作交流的不断加强,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迫切需要高校不断优化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将主要分析当前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提出优化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社会保障;人才培养
   20世纪90年代末,为适应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改革需要,高校设置了社会保障这一专业,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这一学科从无到有、不断发展、不断成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充分满足了国家的发展需要。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学内容相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等。这就要求我们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优化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我国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研究探索提升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支持。
   一、社会保障专业简述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了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种保障制度,主体是国家和社会,对象原理上是全体国民。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其关注的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保障,以求得社会的平稳发展。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代,各个国家都将社会保障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制度。而社会保障专业是培养社会保障及相关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新兴专业,也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1998年3月,在原劳动部基础上组建了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专业是为顺应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而设立的新型专业。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是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新设置的专业名称。
   社会保障是维护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力量,当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经济发展过热或经济发展萧条时,它都会起到一定调节作用,基于这个背景,关于社会保障人才的培养就十分重要。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将会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各相关高校及用人单位都很重视、加强对社会保障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人才的职业道德、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以满足单位、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起到调节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新时期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空洞,缺少特色,与实际脱节
   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包含三方面:①专业知识与能力;②培养规格和要求;③就业方向。我国部分很高校在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协调统一方面缺乏科学、合理表述,整个培养目标给人以空洞、泛泛之谈之感。还存在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性较弱,主要表现为不同层次的高校所开的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表述基本类似,这样出现了各类学校的毕业生共性趋同、缺乏特色优势、实践技能不强等问题。
   (二)专业知识结构设计不合理
   由于缺乏前提专业调研,部分学校存在知识结构设计不科学,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程比重失衡等问题,为适应经济活动要素的整体教学力度不够,导致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强、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部分高校存在偏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片面认为学生学习、掌握较强的理论知识就可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没有做到理实化一。
   在课程设置时,学生的实践课时相对较少,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局限于简单的实践课程。学校对于运用真实的项目、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的意识严重不足,在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方面的培养较欠缺。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毕业走入社会后,不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弱,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缺失。对于这些制约学生发展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合理设计理论和实践课程比例,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新时代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一)科学、合理设定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社會保障专业本身具有所学科目交叉的特点,因此,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进取精神,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熟练掌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现代管理等基本技能,面向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劳动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单位的应用性、技术型、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毕业生毕业后跟踪调查显示,我国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因此,高校社会保障专业应根据在自身优势学科设置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断设计、整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就业品质、提高适应社会行业发展需要的目的。同时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教师要定期到与专业相关的各类企事业进行调研,让企业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社会保障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应统筹考虑劳动经济、劳动关系及社会保障等三个方面;选修课程各地方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地区发展特点设置,让学生具有更多的就业选择,实现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发展需要。
   (三)科学处理复合型人才、特色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高校社会保障专业应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我国本科教育的发展方向更多的突出通识性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性知识与时代发展脱节现象较严重,高校也应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积极的心态、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善于分析问题及总结问题的思维能力、与人协作能力等等,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及在工作岗位、社会中处理问题的通用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就专业自身而言,专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发掘、理解、认知专业的核心问题及其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高校可根据优势资源制定自身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向。人才特色的培养要根据专业所在院校、地处地区的优势资源,切不可没有原则、没有方向盲目追求,最终失去自身的优势,因此专业特色发展应该务真求实。此外,由于对于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相对有限,存在专业特色发展有利、弊两个方面,因此要用有限的资源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专业特色,实现特色化发展。    (四)加强实践方面教育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高校應开设关于实践教育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或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这样有利于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这需要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目标,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宗旨,不断强化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意识,建立专业建设与创新创业相融合的科学、合理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教育教学机制。同时,要不断创新实践教学理念、方式和方法,打造具有鲜明创新创业特色的专业课程教育体系,并突出专业特色。教师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项目教学、案例分析现场教学法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高校要加强社会保障实验室的建设,开展符合未来工作岗位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掌握专业岗位基本技能。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为此,要创新课程考核方法,以过程考核、学生能力评价为着力点,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方面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五)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确保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一,要打造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既通过学校和学院的政策引进专业优秀的学术领军人才;也可以积极鼓励或创造专业教师参加高层次的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以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第二,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高校应统筹安排专业教师定期到地方政府部门、企业等相关行业单位进行实践学习,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鼓励教师主动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高校要不断加强学生专业实践基地建设,聘请校外有丰富实践经验政府、企业等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相关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工作,以及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建立一支由专兼职教师组成的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师队伍,服务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教师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教师应积极主动参加国际会议,了解国内外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教学经验来思考我国社会保障的改革方向;中青年教师通过各种渠道短期或者长期出国访问,学习国外名校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回国后可中西结合,丰富和提高专业教学效果。
   (六)加强专业宣传,提高社会影响力
   国家应大力支持社会保障专业相关人才培养,对本专业的科研项目进行经费审批,为教师提供多渠道的科研基金,提高师资力量,从而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打下基础。国家在本专业就业层面也应做出适当的优惠政策或专业对口政策,解决本专业的就业面宽,就业竞争压力大的问题,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就业方面的担忧。
   面对目前大类招生的形势下,学校应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大力宣传本专业,向学生及家长宣传本专业的特色。只有学生对社会保障专业有全面的了解后,学生才会主动报考本专业,才能提高学生对社会保障专业的归属感,学校才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社会保障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长远.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基于对六所高校的调研[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4(12).
  [2]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育,2015(04).
   [3]叶波,李霞,郝一洁.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困境及策略[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
   [4]刘艳红.茶理念协同企业创新的财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福建茶叶,2017(07).
   [5]叶波,张健,李霞.高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三个坚持”和“三个兼顾”[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
   [6]罗孟,李秋萍.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1).
   作者简介:
   宋洋(1985.2-),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潍坊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627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