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与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德育教育是我国教育任务中重要的一环,而在针对培智学生的教学中,德育教育就更显重要。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培智学生也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应该将培智学生的德育教育贯穿于各个年级的各个学科教学始终,更要寓教于乐,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认识水平低、理解能力差等特点,应该运用多方面、分层次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培智学生 德育 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2—0145—02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是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因此,培智学生的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培智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培智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当今社会,大力提倡提高人口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面对这样的社会发展趋势,学校教育中德育越来越重要,培智孩子因为自身的特殊性,对他们进行德育势在必行。
第二,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俗话说,“嫩枝易弯也易直”。思想基础打得好坏对培智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健全孩子还是特殊儿童,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加强对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
第三,培智的孩子注意力很不集中,爱做小动作,认识水平低下,情感调节机能差,容易冲动、固执、吵闹,情绪不稳定。很多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从来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有的整天呆在家里处于半隔绝状态,有的受到家长过分的溺爱迁就,诸多環境及家庭因素促成了他们性格孤僻,不会与人交往,不懂得谦让,目无他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思品教育是培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抓好。
第四,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可以塑造弱智儿童美好的心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还可以促进培智学生全面发展。培智孩子如果能够养成适当的道德品质,那么他们的人际交往、情绪情感等很多方面都会良性发展。
二、培智学生德育教育的实践
对智障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培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认真抓好。在教育内容上应该反对抽象空洞的说教,强调德育与日常生活、学习相结合,应该渗透于各年级的教学中。对智障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结合教学内容,不能像思想品德课那样直接灌输给学生,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和个体差异,实现寓教于乐、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下学习,并调动他们的兴趣,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教育,以养成基本的道德行为习惯。但由于智障学生大脑思维与正常孩子有所不同,理解问题比较肤浅,判断能力很低,行为表现及理解问题比较片面,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多方面、不同层次的教学手段。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实践中培养智障学生的道德品质:
1.学科与德育相结合
道德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只凭我们说,培智学生是理解不了的,它看不到、摸不着,智障学生更是难以理解。因此在学校德育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学科和德育相结合,在具体实践中进行德育教学。课堂教学既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阵地,也是进行德育的主阵地,应该在充分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对培智学生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的德育功能。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各学科教师都应该结合本学科知识教学,使学生获得思想品德的培养。
第一,在唱游与律动教学中,应注意将思想教育渗透其中,在歌词乐曲的熏陶感染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例如,社会主义价值观里面的“爱国”,也就是热爱祖国,而这种感情和学生去说,根本说不清楚。于是利用我们每个星期一升国旗时的《国歌》。在唱游与律动课上学唱《国歌》,利用歌词及铿锵有力的节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雄壮,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使学生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成为自食其力的有用人才,去回报我们的祖国。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爱国”的感情,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感恩的心》手语视频,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学习手语动作,学生们上课积极性非常高,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为什么要“爱国”,应该怎样爱国,也知道了“爱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行动来证明我们爱我们的祖国。可以说音乐的旋律及手语的律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潜移默化中已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在生活语文的教学中,要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之美,接受文明礼仪的培养。通过“小组互助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学会合作。
第三,在康复训练课上,我们通过“万象组合”障碍赛、一对一接抛球、各种互动游戏等,训练培智学生的协调性、精细动作、粗大运动等。在坚持训练的过程中,锻炼培智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第四,在劳动技能课上,让培智学生感受到劳动的辛苦,从而体会父母家人每天的辛劳,珍惜家人的劳动成果,做一个力所能及的好帮手,感受勤劳带给我们的快乐,从而逐渐形成自强自立的品质。
第五,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废品“变废为宝”,进行手工制作,针对培智学生随意浪费、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指导他们动手动脑,逐步纠错,提高环保意识。
2.引用绘本故事
低年级学生理解力比较差,单凭讲课是不能让他们明白的。我们可以利用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进行教育,讲给他们听,让他们通过故事了解道理,这就简单多了。例如在讲《对不起,没关系》时,同学们可以边看绘本中的图片内容,教师边讲:“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小刚,他们在一起做游戏,突然小明一不小心把小刚绊倒了,小明急忙扶起小刚并连说“对不起”,小刚站起来笑着对小明说“没关系”,然后他们继续快乐地做游戏。同学们,你们说他们是不是两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呀?”学生答:“是的”。这时,再渗透德育思想告诉学生们:“我们都应该像他们学习,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经常使用文明用语,和同学们友好地交往。”这样学生就知道了应养成好习惯、常用文明用语,也懂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面所讲的“友善”的道理。 3.开展各种活动
培智学生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的发展,而忽略了“德”的培育。要抓住重大节日等契机,多策划一些培智学生能够参与的活动,比如在助残日文艺汇演活动中,让培智学生跳舞蹈《左手右手》,“在困难来临的时候,请你举起你的左手,左手代表着方向,它不会向困难低头……”让特殊儿童在美好舒缓的音乐中稳定情绪、情感,陶冶良好品质,树立独立自强的性格,对自己充满信心,顽强地学会做好自己、不受社会舆论的影响,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舞蹈动作中,还可以调节情绪,帮助训练学生的肢体协调性,让学生听着音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肢体语言感受音乐形象,表达思想感情,通过协调肢体动作去感受歌曲的内涵,真心地感受自己作为残疾人的一分子,不仅要有独立自强的自信心、更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祖国、社会、家庭给予他们的爱护和关心。
培智学校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還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教学实践表明,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既能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又能陶冶美好的情操,为培养社会主义独立自强人才做贡献。
4.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执教品先行,育人先育己。”教师是学生德育教育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更应该是人格的塑造者以及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德育者必有德,德育者必先德育自己,加强自己的品德与知识修养。教师必须有爱心,要用爱来交换爱。培智学生也是活生生的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有师者有份慈爱和温情,学生才会认为老师可亲可敬,才会打开心窗,接受老师对自己灵魂的启迪和改造。
培智学生机械模仿能力强,而学校里的特殊教育教师最容易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培智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时时处处成为学生的楷模,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正确引导他们的思想习惯。“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片岩石,无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壮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无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边;我们用真情收容每一个学生,无论其优劣,所以我们才桃李满园。”
总之,德育教育在培智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培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教师付出百倍的爱心、千倍的耐心,一步一步地熏陶、感化、引导、塑造,才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使他们心理情感健康发展,残而有德,残而不废。
参考文献:
[1]张兰香.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
[2]班建武,檀传宝.改革开放30年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变迁与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8(24).
[3]詹万生.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教育研究,2003(1).
[4]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责任编辑:张正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77132.htm